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8996阅读:4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路面。沥青路面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会产生裂缝。目前常用的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是沿裂缝切槽,浇注热沥青,将裂缝密封后阻止水分沿裂缝进入路面内部。这种修补方法需要沿裂缝进行切槽施工及加热沥青,加热沥青时产生的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味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修补方法需要沿裂缝进行切槽施工及加热沥青,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5~6MPa的压缩空气对裂缝进行吹洗,至裂缝内无杂物、无积水;

B、①.当裂缝宽度≤5mm时,向裂缝中注入改性乳化沥青,注入深度为裂缝深度的四分之三,再填入细砂并捣实;

②.当裂缝宽度>5mm时,向裂缝中注入改性乳化沥青,注入深度为裂缝深度的四分之一,再填入补缝材料并捣实,所述补缝材料由改性乳化沥青、细砂和石屑按体积比为2∶3∶5混合而成;

C、步骤B填入的补缝材料高出路面5~6mm,在其表面撒布细砂。

上述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石屑的粒径不超过裂缝宽度尺寸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步骤B中②的裂缝深度>6mm时,补缝材料进行分层捣实,每层厚度为4~5mm。

所述改性乳化沥青,是在制作乳化沥青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成品。用其进行的稀浆封层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开裂性、耐磨以及防水等性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对沥青路面裂缝进行修补,不需要沿裂缝进行切槽施工及加热沥青,节省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避免污染环境。修补后的裂缝与原沥青路面形成一体,强度与原沥青路面相当,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用5~6MPa的压缩空气对裂缝进行吹洗,至裂缝内无杂物、无积水;

B、当裂缝宽度为4mm时,向裂缝中注入改性乳化沥青,注入深度为裂缝深度的四分之三,再填入细砂并捣实。

实施例2

一种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用5~6MPa的压缩空气对裂缝进行吹洗,至裂缝内无杂物、无积水;

B、当裂缝宽度为10mm时,向裂缝中注入改性乳化沥青,注入深度为裂缝深度的四分之一,再填入补缝材料并捣实;补缝材料由改性乳化沥青、细砂和石屑按体积比为2∶3∶5混合而成,石屑的粒径不超过裂缝宽度尺寸的三分之一;裂缝深度为8mm时,补缝材料进行分层捣实,每层厚度为4mm;

C、步骤B填入的补缝材料高出路面5mm,在其表面撒布细砂。

实施例3

一种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用5~6MPa的压缩空气对裂缝进行吹洗,至裂缝内无杂物、无积水;

B、当裂缝宽度为15mm时,向裂缝中注入改性乳化沥青,注入深度为裂缝深度的四分之一,再填入补缝材料并捣实,补缝材料由改性乳化沥青、细砂和石屑按体积比为2∶3∶5混合而成,石屑的粒径不超过裂缝宽度尺寸的三分之一;裂缝深度为12mm时,补缝材料进行分层捣实,每层厚度为5mm;

C、步骤B填入的补缝材料高出路面6mm,在其表面撒布细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