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759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政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区域周边设置护栏进行警示,以提醒过往行人或车辆避让,避免造成伤害事故。现有的施工警示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施工点周边拉起一圈绳索,并在绳索上间隔设置许多三角形的彩旗,彩旗随风飘荡时具有较好的警示作用,但行人往往处于好奇心观看施工现场而很容易避开警示绳索,该类警示装置往往形同虚设;另一种是护栏,为了防止行人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方往往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一圈护栏,只在护栏的固定位置设置有供施工人员进出施工区域的进出口,这种护栏虽然能够有效阻止行人进入施工现场,但是施工人员取材料等须中途临时离开施工区域时只能绕道进出口,给施工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性,也影响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警示装置,既能阻止行人进入施工现场,又方便施工人员临时离开施工现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施工警示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棘轮,立柱底部设置有底座,立柱外套设有套管,棘轮和立柱均内套于套管,所述套管两侧均设置有护栏,套管内壁铰接设置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

进一步,棘轮的相邻棘轮齿之间构成棘轮齿槽,每个棘轮齿槽壁上均设置有气囊垫,套管上设置有充气囊,所述充气囊通过管道与气囊垫连通。

进一步,所述套管外位于充气囊的上方套设有挤压套,所述挤压套包括螺纹套体和锥套体,所述螺纹套体与套管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警示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棘轮,立柱底部设置有底座,立柱外套设有套管,棘轮和立柱均内套于套管,所述套管两侧均设置有护栏,套管内壁铰接设置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该结构的施工警示装置,既能阻止行人进入施工现场,又方便施工人员临时离开施工现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施工警示装置,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棘轮2,立柱底部设置有底座3,立柱外套设有套管4,棘轮和立柱均内套于套管,所述套管两侧均设置有护栏5,套管内壁铰接设置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6。使用时,通过并列设置多套该结构的施工警示装置形成围挡,由于棘爪和棘轮构成单向转动结构,因此套管只能绕立柱单向转动,当施工人员需要临时离开施工区域时,推动护栏,使套管绕立柱单向转动,打开缺口即可离开,每打开一次,都需使套管单向转180度的整数倍,避免在非施工人员进出时形成缺口,由于套管与立柱之间为单向转动结构,因此外界行人无法推动护栏形成缺口而进入施工区域内。综上所述,该结构的施工警示装置,既能阻止行人进入施工现场,又方便施工人员临时离开施工现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棘轮的相邻棘轮齿之间构成棘轮齿槽,每个棘轮齿槽壁上均设置有气囊垫7,套管上设置有充气囊8,所述充气囊为自动充气的弹性气囊,充气囊通过管道9与气囊垫连通,所述套管外位于充气囊的上方套设有挤压套,所述挤压套包括螺纹套体10和锥套体11,所述螺纹套体与套管螺纹连接。在某些特殊紧急情况,转动挤压套,使挤压套下移,利用挤压套的锥套体逐步挤压充气囊,通过充气囊往气囊垫内充气,气囊垫膨胀,填充棘轮齿槽,并将棘爪挤出棘轮齿槽,此时,棘爪与棘轮处于非配合状态,套管可绕立柱双向转动,方便施工人员直接推动护栏进出。当紧急情况结束,反向转动挤压套,使挤压套上移,气囊垫内的气体回流入自动膨胀的充气囊内,棘爪重新卡入棘轮齿槽内,使套管恢复单向转动状态。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