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路渡槽的混凝土砂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553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铁路渡槽的混凝土砂箱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铁路渡槽的混凝土砂箱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砂箱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作业中,例如钢管桩支架现浇梁施工,它可以起到卸荷用途。当钢管桩支架贝雷梁搭设完成后,即开始现浇梁施工,现浇梁施工完成需要拆除支架,这时很难拆除支架,因为梁体自重全部压在支架上,想要拆除支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在做支架时,预先在钢管桩与分配梁之间设置砂箱,砂箱起到千斤顶的作用。现目前的砂箱工作时,是在砂箱里装入精选的工程砂,砂箱底部设计有漏砂孔,当需要拆除支架时,只要把砂箱中的砂子放出,贝雷梁就被缓慢的下落。事先设计好需要下落的高度,比如是30cm,就需要在砂箱中预存30cm的压实砂子。但是,现目前使用的砂箱大多承重能力有限,只能用于较小的承重施工作业,而对于大型的建筑承重来说,存在支撑力不足的缺陷,而且容易出现箱体受压破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砂箱承重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而且可靠性较好的用于铁路渡槽的混凝土砂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铁路渡槽的混凝土砂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钢管支柱上的外箱底板,所述外箱底板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外箱底板为双层结构,外箱底板的下层为支座钢板,外箱底板的上层为砂箱钢板,所述支座钢板和砂箱钢板通过双螺帽加固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外箱底板上安装有圆筒形状的外箱筒壁,在外箱筒壁上设有四个阀门,所述的四个阀门均为分布在外箱筒壁上;在外箱筒壁上还设有四个钢筋吊耳,所述钢筋吊耳的上端为圆弧形钩状,钢筋吊耳的下端焊接在外箱筒壁上,所述的四个钢筋吊耳均匀分布在外箱筒壁上,相邻的钢筋吊耳与阀门之间所成角度为45°;在所述外箱筒壁的上部安装有内箱底板,所述内箱底板固定在外箱筒壁的内壁上部,在内箱底板与外箱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石英砂的空腔,在所述内箱底板上安装有内箱筒壁,在内箱筒壁内设有两个内箱吊耳,所述的两个内箱吊耳为竖向放置的块状结构,所述的内箱吊耳将内箱筒壁内分隔成为三个填充区。

优化地,所述外箱筒壁的厚度大于内箱筒壁的厚度,所述钢筋吊耳与外箱筒壁的连接处高于阀门与外箱筒壁的连接处。这里采用更厚的外箱筒壁目的是保障整体的强度,而将钢筋吊耳与阀门错开,则可以在安装时更加方便。

优化地,所述支座钢板的厚度小于砂箱钢板的厚度,所述内箱底板的厚度为20mm。这里采用较小厚度的支座钢板是考虑到整体成本的因素,只需配置好砂箱钢板和内箱底板的厚度,就能够达到发明目的。

优化地,所述内箱底板为圆盘形状,内箱底板的直径大于内箱筒壁的直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铁路渡槽的混凝土砂箱结构采用了分隔式的砂箱结构,一方面增大的承重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分担局部的压力,避免造成局部受力过大的情况;同时在箱体外侧还增设了加厚的结构,从而使得箱体的整体强度更好,不易变形,能够满足大负荷、大型设备等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路渡槽的混凝土砂箱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图2中省略了内箱吊耳的结构)

图中,1—钢管支柱,2—外箱底板,21—支座钢板,22—砂箱钢板,3—双螺帽加固螺栓,4—外箱筒壁,5—阀门,6—钢筋吊耳,7—内箱底板,8—空腔,9—内箱筒壁,10—内箱吊耳,11—填充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铁路渡槽的混凝土砂箱结构,包括安装在钢管支柱1上的外箱底板2,所述外箱底板2为矩形块状结构,所述外箱底板2为双层结构,外箱底板2的下层为支座钢板21,外箱底板2的上层为砂箱钢板22,所述支座钢板21和砂箱钢板22通过双螺帽加固螺栓3连接固定;在所述外箱底板3上安装有圆筒形状的外箱筒壁4,在外箱筒壁4上设有四个阀门5,所述的四个阀门5均为分布在外箱筒壁4上;在外箱筒壁4上还设有四个钢筋吊耳6,所述钢筋吊耳6的上端为圆弧形钩状,钢筋吊耳6的下端焊接在外箱筒壁4上,所述的四个钢筋吊耳6均匀分布在外箱筒壁4上,相邻的钢筋吊耳6与阀门5之间所成角度为45°;在所述外箱筒壁4的上部安装有内箱底板7,所述内箱底板7固定在外箱筒壁4的内壁上部,在内箱底板7与外箱底板2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石英砂的空腔8,在所述内箱底板7上安装有内箱筒壁9,在内箱筒壁9内设有两个内箱吊耳10,所述的两个内箱吊耳10为竖向放置的块状结构,所述的内箱吊耳10将内箱筒壁9内分隔成为三个填充区11。

进一步的,参见图1和图2,所述外箱筒壁4的厚度大于内箱筒壁9的厚度,所述钢筋吊耳6与外箱筒壁4的连接处高于阀门5与外箱筒壁4的连接处。所述支座钢板21的厚度小于砂箱钢板22的厚度,所述内箱底板7的厚度为20mm。所述内箱底板7为圆盘形状,内箱底板7的直径大于内箱筒壁9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砂箱结构采用分隔式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分担受力,而且使得整体的受力强度提高,能够满足更大重量的承重需求,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