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搅拌站用搅拌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2472阅读:1294来源:国知局
沥青搅拌站用搅拌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搅拌站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搅拌缸。



背景技术:

沥青搅拌站,指用于批量生产沥青混凝土的成套设备。按照搅拌方式,可以分为间歇式、连续式;按照搬运方式,可以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

公开号为CN10535043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搅拌站,包括依次连通的上料装置、烘干装置、搅拌机构及成品仓,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冷料提升机、密闭烘干塔及热料提升机,其中,所述冷料提升机与所述上料装置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热料提升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搅拌机构的进料口相连通。

沥青等原料在搅拌机构内被搅拌混合时,由于沥青具有一定的粘度,当其溅射在搅拌机构内壁后难以沿着内壁在流入到正在被搅拌的骨料中,当搅拌一段时间后黏附在搅拌机构内壁的沥青堆积较多,该部分沥青无法得到充分的搅拌与利用,从而导致沥青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搅拌缸,其具有沥青利用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搅拌缸,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缸体的上方设有多个用于喷射沥青的喷管,所述缸体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垂直运动的刮片,所述刮片与缸体内壁抵触,所述刮片连有驱动刮片运动的推刮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料落入搅拌缸的缸体后,喷管开启,沥青从喷管喷出喷到骨料上,搅拌装置对骨料进行搅拌;刮片在推刮装置的驱动下上下运动,刮片进行垂直往复运动,对溅射在缸体壁上的沥青进行推刮,将粘在缸体壁上的沥青刮入缸体下方与骨料进行混合搅拌;沥青具有一定的粘度,当其溅射在缸体内壁后难以沿着内壁在流入到缸体骨料中,该部分沥青粘在缸体内壁上得不到搅拌与利用,造成浪费,导致沥青的利用率较低;设有刮片后,对缸体内壁上的沥青进行清理,将其推入缸体中进行利用,提高沥青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刮装置包括固定于缸体外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驱动电机)的一面的边缘处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长度与转盘的半径相等;所述缸体上滑动连接有上下运动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所述刮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柱的一端与连接块铰接;所述转盘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块跟着做上下直线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启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上的连接柱跟着转动,铰接于连接柱上的连接杆在连接柱的拉动下发生转动,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柱铰接,另一端与连接块铰接,与连接柱铰接的端部跟着做圆周运动,带动连接块做上下直线运动,连接块又与刮片相连,刮片在缸体内做上下直线运动,对缸体内壁上的沥青进行推刮;圆盘连杆将驱动电机的转动转化为刮片的上下直线运动,控制结构简单,驱动电机连续转动控制刮片持续做往复运动进行工作,工作效率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上开设有通向缸体外部的连接外孔和通向缸体内部的连接内孔,所述连接块对连接内孔进行封堵,所述连接块在连接内孔处与刮片相连,所述连接块在连接外孔处与连接杆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连接杆与连接块的连接处在连接外孔内进行上下运动,连接块在滑动槽内进行滑动,连接块与刮片的连接处在连接内孔内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刮片进行上下推刮运动,连接块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始终对连接内孔进行封堵;滑动槽对连接块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防止连接块运动轴线发生偏移导致卡死的情况发生;滑动槽开在缸体壁内,连接块在滑动槽内进行滑动,缸体壁上开设有连接外孔,便于推刮装置对连接块的控制;连接块将连接内孔封堵,保证缸体的封闭性,防止沥青或骨料从连接孔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两根水平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轴心至搅拌叶片的边缘的距离L1与搅拌轴轴心至缸体侧壁的距离L2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搅拌轴转动,搅拌叶片相互交错对缸体内的骨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轴转动时,搅拌叶片相对所接触的缸壁向下运动;搅拌轴转动,搅拌叶片与缸体内壁相接触,搅拌叶片对缸体内壁上的沥青进行刮取,将缸体内壁上的沥青刮入缸体下方与骨料进行混合搅拌,增加沥青的利用率,防止浪费;L1与L2的距离相等,保证了搅拌叶片与缸体内壁相互抵触,保证搅拌叶片刮取缸体内壁上沥青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包括纵剖面为“W”字形的缸底,缸底包括两圆弧状搅拌槽,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于搅拌槽内,搅拌轴与搅拌槽同轴,所述搅拌槽的半径R与搅拌轴轴心至搅拌叶片的边缘的距离L1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设于圆弧状搅拌槽内,搅拌叶片与搅拌槽的槽壁相抵触,对搅拌槽内的沥青和骨料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槽的形状设为圆弧形,搅拌叶片与搅拌槽的槽壁进行抵触,减小搅拌槽的死角空间,保证搅拌叶片对搅拌槽内的骨料进行全面搅拌,保证搅拌质量;若缸底底部为平面,两搅拌轴中间位置形成死角,搅拌叶片无法对此处的骨料进行搅拌,影响沥青搅拌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上方设有主管,主管上连有多根支管,所述喷管设于支管上,所述喷管上设有莲蓬状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通过主管输送至各个支管上,通过喷管喷洒在骨料上;喷管上设有喷头,沥青通过喷头喷出时,沥青被分散呈伞状均匀喷洒在骨料上,保证沥青喷洒的均匀,提高搅拌质量;设有多根支管对缸体的横截面进行全面覆盖,保证沥青喷洒的均匀和全面,提高骨料与沥青的混合搅拌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内设有加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缸体内的加热器对缸体进行加热,保证缸体处于较高温度,防止沥青冷却结块粘在缸体壁上造成浪费;沥青冷却结块后难以与骨料进行混合,结块沥青形成浪费,降低沥青利用率;加热器对缸体进行加热,保证沥青处于液态方便沥青与骨料的混合搅拌,提高沥青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片与缸体内壁接触面上设有PEEK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片一直与缸体内壁进行摩擦,长期使用刮片容易磨损变薄,刮片厚度减小与缸体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后,刮片失去推刮沥青的能力;设有PEEK层后,增加刮片的耐磨性,PEEK层磨损后也可进行更换,提高刮片的使用寿命;PEEK层对刮片与缸体进行隔绝,防止刮片长期使用损伤缸体内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有推刮装置和刮片,将粘在缸体壁上的沥青推刮入缸底,与骨料进行混合搅拌,提高沥青的利用率,减少沥青的浪费;设有圆弧状搅拌槽,搅拌叶片对搅拌槽空间内的骨料进行充分搅拌,减少死角,提高搅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连接块与推刮装置、连接块与刮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缸体;2、喷管;3、刮片;4、转盘;5、驱动电机;6、连接柱;7、连接杆;8、连接块;9、滑动槽;10、连接外孔;11、搅拌轴;12、搅拌叶片;13、缸底;14、连接内孔;15、主管;16、支管;17、喷头;18、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沥青搅拌站用搅拌缸,如图1,包括缸体1,缸体1内部上方焊有主管15,主管15上焊有三根支管16,每根支管16下方焊有多根喷管2,喷管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莲蓬状喷头17;沥青从主管15输送到支管16上,从各个喷头17喷出。缸体1内部设有加热器18。

如图1和图2,缸体1内部设有上下运动的“回”字形刮片3,刮片3的外壁粘有与缸体1的内壁抵触的PEEK层。缸体1一短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9,滑动槽9的宽度小于该短侧壁的厚度;滑动槽9上开设有通向缸体1外部的连接外孔10和通向缸体1内部的连接内孔14;滑动槽9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将连接内孔14封堵;连接块8在连接内孔14处焊有连片管,连片管远离连接块8的一端与刮片3焊接相连。

如图2和图3,缸体1外壁设有推刮装置,推刮装置包括焊在连接外孔10下方的固定台,固定台上用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连有与输出轴同轴的转盘4。

如图3和图4,转盘4朝向缸体1的一面在边缘处焊有连接柱6,连接柱6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长度与转盘4的半径相等;连接块8在连接外孔10处焊有驱动杆,连接杆7远离连接柱6的一端与驱动杆铰接。驱动电机5驱动转盘4转动,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块8跟着做上下直线运动。

如图1和图5,缸体1包括横截面为“W”字形的缸底13,缸底13包括两个搅拌槽,搅拌槽呈圆弧状,搅拌槽内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与搅拌槽同轴,搅拌轴11上设有若干搅拌叶片12,两搅拌轴11上的搅拌叶片12呈交错设置,搅拌轴11轴心至搅拌叶片12的边缘的距离L1与搅拌轴11轴心至缸体1侧壁的距离L2相等。搅拌槽的圆弧半径R与搅拌轴11轴心至搅拌叶片12的边缘的距离L1相等。

使用本沥青搅拌站用搅拌缸进行搅拌时,骨料落入到缸体1内后,沥青从主管15运输到支管16上,沥青从喷头17呈伞状喷射在骨料表面上。搅拌轴11转动,搅拌叶片12对缸体1内的骨料和沥青进行混合搅拌。驱动电机5启动,转盘4转动,带动连接杆7转动,连接块8跟着做上下直线运动,刮片3在连接块8的带动下上下运动,对溅射在缸体1内壁上的沥青进行推刮,将缸体1内壁上的沥青推入缸底13与骨料进行混合搅拌,提高沥青的利用率,避免浪费。搅拌叶片12在跟随搅拌轴11转动时,搅拌叶片12相对靠近的缸体1内壁做向下运动,搅拌叶片12与缸体1内壁接触,搅拌叶片12对缸体1内壁上的沥青向下刮取,进行混合搅拌,增大沥青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