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4976发布日期:2019-04-05 19:20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路桥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路桥保护器。



背景技术:

车辆的超重使得路桥损毁加剧,严重影响路桥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在一些特殊路段或桥梁,其承重力是有限的,车辆的超重行驶容易加速路段或桥梁的老化损伤,甚至造成桥梁的坍塌,因此需要路桥保护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路桥保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路桥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右侧壁的顶部铰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左侧铰接有斜板,且斜板的左侧与壳体内腔底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顶板的底部和壳体内腔的底部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壳体内腔前后两侧壁的顶部均铰接有翘杆,两组所述翘杆顶部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第二弹簧的底部贴合,所述壳体前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中间设置有横梁,且横梁位于顶板左侧的下方,且横梁顶部的中间活动设置有第一导电片,且第一导电片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开关电性连接,所述顶板底部的左侧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片相匹配的第二导电片,且第二导电片通过导线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横梁上活动设置有阻栏杆装置。

优选的,所述阻栏杆装置包括转动槽,且转动槽从前到后呈线性排列在横梁的顶部,所述转动槽内腔铰接有阻拦杆,所述阻拦杆底部的右侧与壳体内腔的底侧壁之间连接有推动弹簧,所述斜板上开设有与阻拦杆相匹配的开槽,且开槽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挡尘装置。

优选的,所述挡尘装置包括容纳槽,且容纳槽内腔顶部的左侧铰接有挡尘板,所述挡尘板的顶部与斜板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挡尘板底部的左侧与容纳槽内腔底侧壁之间连接有拉紧弹簧,所述挡尘板竖截面的右侧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导电片相匹配的保护槽,且保护槽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顶部设置有托板,且托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保护槽内腔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导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且托板的顶部与第一导电片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设置有承力板,且承力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顶部贯穿盖板。

优选的,所述斜板底部的左侧均匀设置有滑轮,且滑轮从前到后依次呈线性排列,所述壳体内腔底侧壁上开设有与滑轮相匹配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车辆超重时,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接触,使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提示驾驶员车辆超重,请换一条路行走,且阻拦杆的左侧向上翘起,挡在车辆的前方,阻止车辆继续前行,有效的保护了路段或桥梁的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尘装置左视图。

图中:1壳体、2顶板、3斜板、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翘杆、7横梁、8报警器、9第二导电片、10第一导电片、11阻栏杆装置、111转动槽、112阻拦杆、113推动弹簧、114开槽、12挡尘装置、121容纳槽、122拉紧弹簧、123挡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路桥保护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腔右侧壁的顶部铰接有顶板2,顶板2的左侧铰接有斜板3,且斜板3的左侧与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活动连接,顶板2的底部和壳体1内腔的底部之间均匀设置有第一弹簧4,壳体1前后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5,壳体1内腔前后两侧壁的顶部均铰接有翘杆6,两组翘杆6顶部相互远离的一侧与第二弹簧5的底部贴合,翘杆6与壳体1的铰接点位于翘杆6上的中心偏向壳体1的一端,使翘杆6在不受外力影响时靠近壳体1侧壁的一端上翘,壳体1前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报警器8,壳体1内腔底部的中间设置有横梁7,且横梁7位于顶板2左侧的下方,且横梁7顶部的中间活动设置有第一导电片10,且第一导电片10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开关电性连接,顶板2底部的左侧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片10相匹配的第二导电片9,且第二导电片9通过导线与报警器8电性连接,横梁7上活动设置有阻栏杆装置11,当车辆超重时,顶板2的左侧将翘杆6下压一端距离后,翘杆6从与顶板2底部接触,变为与顶板2侧边接触,然后转到顶板2的顶部,与顶板2分离,翘杆6不在对第二弹簧5施加压力,然后下压阻拦杆112的右侧,并使第一导电片10与第二导电片9接触,使报警器8工作,若车辆不超重,顶板2的左侧会将翘杆6下压一端距离但不会与翘杆6分离,且不会压动阻拦杆112,第一导电片10与第二导电片9不会接触。

其中,阻栏杆装置11包括转动槽111,且转动槽111从前到后呈线性排列在横梁7的顶部,转动槽111内腔铰接有阻拦杆112,阻拦杆112底部的右侧与壳体1内腔的底侧壁之间连接有推动弹簧113,斜板3上开设有与阻拦杆112相匹配的开槽114,且开槽114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挡尘装置12,当超重车辆落在顶板2顶部的右侧时,顶板2的左侧下移,当顶板2与翘杆6分离后,顶板2将阻拦杆112的右侧下压,使阻拦杆112的左侧上翘,且穿过开槽114,左侧翘起的阻拦杆112阻止车辆继续向前行驶;

挡尘装置12包括容纳槽121,且容纳槽121内腔顶部的左侧铰接有挡尘板123,挡尘板123的顶部与斜板3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挡尘板123底部的左侧与容纳槽121内腔底侧壁之间连接有拉紧弹簧122,挡尘板123竖截面的右侧呈三角形,当阻拦杆112穿过开槽114时,阻拦杆112将挡尘板123的右侧向上推动,方便了阻拦杆112穿过开槽114,当阻拦杆112退出开槽114内腔时,拉紧弹簧122将挡尘板123的翘起端拉下来,盖在开槽114的顶部,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开槽114的内腔;

横梁7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导电片10相匹配的保护槽,且保护槽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顶部设置有托板,且托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保护槽内腔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导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且托板的顶部与第一导电片10的底部连接,通过缓冲弹簧将托板上的第一导电片10向上推动,使顶板2与横梁7顶部接触后,第一导电片10与第二导电片9完全接触,起到导电的作用,且第一导电片10可以下移一端距离,避免顶板2对第一导电片10与第二导电片9施加过大的力,造成第一导电片10与第二导电片9的损坏;

第二弹簧5的底部设置有承力板,且承力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顶部贯穿盖板,承力板使翘杆6转动时对第二弹簧5施加的力更均匀,导向杆对承力板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承力板只能上下移动;

斜板3底部的左侧均匀设置有滑轮,且滑轮从前到后依次呈线性排列,壳体1内腔底侧壁上开设有与滑轮相匹配的滑槽,滑轮与滑槽的匹配减小了斜板3左侧在壳体1内腔底部左侧左右移动时的摩擦力。

工作原理:当行驶车辆缓慢行驶到顶板2上时,顶板2的左侧下移,第一弹簧4分担来自顶板2的部分压力,顶板2下压两组翘杆6的相邻端,使翘杆6的另一端上翘,翘杆6上翘的一端向上推动第二弹簧5,而盖板阻止第二弹簧5上移,实现对第二弹簧5的压缩,使第二弹簧5分担另一部分来自顶板的压力,当车辆超重时,顶板2的左侧会过度下移,当下移一定距离后,翘杆6从顶板2的侧边滑过,且两组翘杆6的相邻端转到顶板2的顶部,这时仅仅一组第一弹簧4不能完全承担来自顶板2的压力,顶板2的左侧迅速下移一端距离,并将阻拦杆112的右侧下压,使阻拦杆112的左侧上翘,且穿过开槽114,左侧翘起的阻拦杆112阻止车辆继续向前行驶,顶板2左侧下降一定距离后,与横梁7的顶部接触,避免顶板2左侧继续下降,且第一导电片10与第二导电片9接触,使通向报警器8的电路连通,报警器8工作发出警报,提示驾驶员车辆超重,不允许通过,车辆离开顶板2后,第一弹簧4推动顶板2的左侧上移,顶板2带动两组翘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向上转动,顶板2的左侧上移到一定高度后,两组翘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再次与顶板2分离,且两组翘杆6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到顶板2的底部,推动弹簧113将阻拦杆112的右侧上推,使阻拦杆112的左侧脱离开槽114的内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