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牵引收起引桥的仰拱栈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3543发布日期:2020-12-15 08:3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可牵引收起引桥的仰拱栈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仰拱栈桥,特别涉及一种可牵引收起引桥的仰拱栈桥。



背景技术:

仰拱是为改善上部支护结构受力条件而设置在隧道底部的反向拱形结构,是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一方面要将隧道上部的地层压力通过隧道边墙结构或将路面上的荷载有效的传递到地下,而且还有效的抵抗隧道下部地层传来的反力。仰拱与二次衬砌构成隧道整体,增加结构稳定性。

仰拱在施工时,会对其他工序造成干扰,因此在仰拱施工时需配合使用仰拱栈桥。仰拱栈桥的使用,可以减少掌子面开挖施工运输和仰拱施工之间的干扰,掌子面所施工的工装料具可以从栈桥上通过,不影响栈桥下部仰拱施工,且为仰拱施工提供了流水作业工作面,提高了施工效率。

仰拱栈桥一般包括栈桥中段以及铰接在其两端的引桥,栈桥中段的两侧也包括桥身侧架用于起到支撑以及围护作用。在栈桥需要移动或者需要进行隧道开挖时,引桥需要进行抬升。在传统的栈桥设计中,通常采用油缸支撑,也就是将油缸铰接在引桥与支腿之间或引桥与桥身支架之间,通过油缸的伸缩来实现引桥的抬升与降落,但这种结构设计,往往容易对油缸造成结构损坏,加上油缸结构伸缩空间有限,导致部分施工无法继续,由此工作效率低。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牵引收起引桥的仰拱栈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牵引收起引桥的仰拱栈桥,以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部分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牵引收起引桥的仰拱栈桥,包括栈桥中段和设置在栈桥中段两端的引桥,栈桥中段上对应两个引桥均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引桥之间通过牵引绳连接,伸缩机构与引桥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牵引绳从第一定滑轮与第二定滑轮之间穿过,顶侧与牵引绳配合的第一定滑轮或第二定滑轮设置在栈桥中段的端部,以防止牵引绳与栈桥中段发生干涉。

可选的,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均设置在栈桥中段的顶侧,第二定滑轮设置在栈桥中段的端部,牵引绳远离引桥的一端依次从第二定滑轮的上方和第一定滑轮的下方穿过。

可选的,第二定滑轮设置在栈桥中段的端部且朝向近引桥的一侧,牵引绳远离引桥的一端依次从第二定滑轮的下方和第一定滑轮的上方穿过。

可选的,栈桥中段包括底架和位于底架两侧的桥身侧架,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以及伸缩机构均设置在桥身侧架上。

可选的,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以及伸缩机构设置在桥身侧架的内侧或外侧。

可选的,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可拆卸连接在引桥与桥身侧架之间。

可选的,第一定滑轮与牵引绳配合的一侧与伸缩机构齐平。

可选的,伸缩机构为液压装置。

有益效果:本申请是利用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这一性质,通过设置两个定滑轮,有效保证伸缩机构的对牵引绳的施力方向始终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伸缩机构在通过牵引绳对引桥的牵引过程中所受到的侧向压力,从而有效的保护了伸缩机构。相较传统的伸缩机构,在本方案中,由于对伸缩机构的位置优势,因此可伸缩范围较大,从而可将引桥提升至较高的高度,为开挖过程提供更多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引桥未提升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引桥提升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引桥未提升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引桥提升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栈桥中段;2、引桥;3、桥身侧架;4、伸缩机构;5、牵引绳;6、第一定滑轮;7、第二定滑轮;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牵引收起引桥2的仰拱栈桥,包括栈桥中段1和设置在栈桥中段1两端的引桥2,栈桥中段1上对应两个引桥2均设有伸缩机构4,伸缩机构4的伸缩端与引桥2之间通过牵引绳5连接,伸缩机构4与引桥2之间依次设有第一定滑轮6和第二定滑轮7,牵引绳5从第一定滑轮6与第二定滑轮7之间穿过,顶侧与牵引绳5配合的第一定滑轮6或第二定滑轮7设置在栈桥中段1的端部,以防止牵引绳5与栈桥中段1发生干涉。

本方案中,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升缩机构的伸缩来实现对牵引绳5的拉伸,从而起到对引桥2的起吊作用,因伸缩机构4可固定在栈桥中段1上,而引桥2则随着栈桥中段1旋转,利用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这一性质来实现对引桥2的牵引。在本申请中,所谓的端部并非严格意思上的端,而是靠近端的一个区域,只要能够使牵引绳绕过相应滑轮顶侧后避免与栈桥中段发生干涉即可。

以牵引绳5远离引桥2的一端依次从第二定滑轮7的上方和第一定滑轮6的下方穿过为例,参照图1,在引桥2未升起状态下,牵引绳5的中段分别与经过两个定滑轮的滑槽,且在第二定滑轮7的限位作用下,牵引绳5不会与第一定滑轮6脱离。当引桥2逐渐升起,参照图2,此时牵引绳5逐渐与第二定滑轮7脱离,而第一定滑轮6的作用下,牵引绳5与伸缩机构4的连接端始终保持方向一致,从而无论引桥2运动到何种位置,伸缩机构4的施力方向可始终保持一致,从而伸缩机构4不会受到来自侧向的外力,进而避免对其结构造成损坏,且因伸缩机构4设置在了栈桥中段1上,因此伸缩机构4可具有较长的伸缩长度,从而可将引桥2提升至较高的高度,这样可为开挖过程提供更多操作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受力达到最佳,依据常规的技术手段,本领域人员会将伸缩机构4设置为以下状态,即伸缩机构4的伸缩端的运动方向的中线与牵引绳5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顶侧与牵引绳5配合的第二定滑轮7设置在栈桥中段1的端部,可以防止牵引绳5与栈桥中段1发生干涉。

具体参照图1至2,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7均设置在栈桥中段1的顶侧,第二定滑轮7设置在栈桥中段1的端部,牵引绳5远离引桥2的一端依次从第二定滑轮7的上方和第一定滑轮6的下方穿过。

本方案则为最优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7以及伸缩机构4均设置在栈桥中段1的顶端,可以最大程度上通过栈桥中段1本身的承载力对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7以及伸缩机构4进行支撑,从而使得在对引桥2的牵引过程中,结构整体受力更加平衡,对结构整体带来的损耗达到最小。而牵引过程可参照上文,不做赘述。

参照图3至4,第二定滑轮7设置在栈桥中段1的端部且朝向近引桥2的一侧,牵引绳5远离引桥2的一端依次从第二定滑轮7的下方和第一定滑轮6的上方穿过。

本方案则是另外一种实施例,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第一定滑轮6和第二定滑轮7实际上都位于端部,只是相互呈90°,该设置的好处是可以使第一定滑轮6和第二定滑轮7排列更加紧凑,从而减小所占用空间,也可减少牵引绳5的长度,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科学。参阅图3,在引桥2未升起状态下,牵引绳5的与第一定滑轮6和第二定滑轮7的滑槽接触,并在伸缩机构4的牵引下不断上升,当上升后,参阅图4,在第二定滑轮7的限位作用下,避免牵引绳5不与第一定滑轮6脱离。顶侧与牵引绳5配合的第一定滑轮6设置在栈桥中段1的端部,可以防止牵引绳5与栈桥中段1发生干涉。

栈桥中段1包括底架和位于底架两侧的桥身侧架3,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7以及伸缩机构4均设置在桥身侧架3上。

通过设置桥身侧架3,可有效提高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7以及伸缩机构4的高度,从而为牵引绳5的牵引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能够更有效的对引桥2进行牵引。

第二定滑轮7、第一定滑轮6以及伸缩机构4设置在桥身侧架3的内侧或外侧。

本实施例的设置则可避免对牵引绳5造成干扰,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需要根据经验或者测量来确定定滑轮的位置,这样是避免牵引绳5在牵拉过程中与桥身侧架3出现剐蹭的情况,但是本实施例则有效避开了这一点,通过对第二定滑轮7、第一定滑轮6以及伸缩机构4位置的设置,可直接避免了牵引绳5与桥身侧架3之间的剐蹭,这样定滑轮在安装时就无需进行测量或校准,可极大的提高安装速度。

参照图2,还包括连接件8,连接件8可拆卸连接在引桥2与桥身侧架3之间。

连接件8的一端可与引桥2铰接,另一端与桥身侧架3可拆卸连接,反之亦然,或者连接件8的两端分别与引桥2与桥身侧架3可拆卸连接,引桥2与桥身之间上都对应设置连接座,连接件8可与连接座之间通过销轴、螺栓等固定。本实施例中,主要是对升起后的引桥2进行支撑,从而可减少对伸缩机构4以及滑轮的损耗。

第一定滑轮6与牵引绳5配合的一侧与伸缩机构4齐平。

本实施例中,则是对伸缩机构4的运动方向进行优化,通过上述设置可使得伸缩机构4的安装更加简易,将伸缩机构4水平设置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当牵引绳5从第一定滑轮6中穿出后,其伸出端水平,且与伸缩机构4的伸缩端的中线位于同一直线。

伸缩机构4为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则较为常用,且实施方便快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