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扣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6524发布日期:2020-12-01 10:5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扣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附属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扣件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快速便捷出行的需求逐渐增加,重载铁路和高速铁路也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的时期。轨道是铁路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轨道结构是铁路运营安全可靠、舒适高效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铁路轨道结构分为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两大类型,其中无砟轨道主要用于高速铁路和其他类型铁路的特殊区段(如长大隧道内),而从铺设的长度来看,有砟轨道仍然是我国铁路的主要轨道结构形式,有砟轨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建设成本低、养护维修方便,但同时也存在着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大的缺点,例如,有砟轨道结构及部件的养护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床捣固清筛、钢轨打磨更换、扣件维修、轨枕更换等,其中道床的捣固清筛是现场工务部门一项重要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铁路钢轨扣件是轨道上用以联结钢轨和轨枕(或其他类型轨下基础)的零件,又称中间联结零件。其作用是将钢轨固定在轨枕上,保持轨距和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的纵横向移动。砟轨道道床在运营过程中,会由于受到轮轨动态荷载的反复作用导致道床出现粉化、下沉等劣化问题。在前期的相关研究中也表明轮轨疲劳荷载会导致道床伤损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道床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降低传递至道床内的动态轮轨荷载是延长道床养护维修周期的关键。枕底弹性垫板是弹性轨枕的核心部件,但是目前公制的枕底弹性垫板存在弹性差、固定效果差等缺点,也会造成轨道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的颠簸问题,在轨道在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因为轨道交通工具驶过带起的杂物撞击导致压紧螺旋道钉的弹条松脱,导致螺旋道钉起不到固定铁轨的作用,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铁轨和轨道交通工具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扣件机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扣件系统中的枕垫弹性小,固定效果、轨道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差和弹条易松脱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扣件机构,包括轨枕,所述轨枕上端两侧设置有挡板座,所述挡板座一端设置有轨距挡板,所述轨距挡板上端设置有弹条,所述轨距挡板之间设置有铁轨,所述铁轨底部设置有弹性枕垫,所述弹性枕垫表面设置有螺栓孔,所述挡板座内侧设置有预埋螺旋道钉,所述预埋螺旋道钉一端位于轨枕内部,所述预埋螺旋道钉另一端穿过弹性枕垫、轨距挡板和弹条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固定装置组件用于固定弹条,所述固定装置组件包括固定装置本体、固定带、第一倒刺和第二倒刺,所述第一倒刺和所述第二倒刺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带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带贯穿所述固定装置本体,所述固定装置本体包括固定装置面板、固定装置底座、解锁装置、固定座、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固定装置面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固定装置面板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底座的顶部,所述解锁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面板的顶部,所述固定装置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倒刺和第二倒刺接触,所述解锁装置包括滑块和滑杆,所述滑杆安装于所述滑块的底部,所述,所述滑杆从上自下依次贯通所述第一通槽、凹槽和第二通槽与第三通槽。

优选的,所述弹性枕垫包括弹性层和保护层,且所述弹性层和所述保护层一体连接,保证弹性垫板基体结实稳固,并且通过所述弹性层提供弹性,有效降低道床的伤损速率,通过所述保护层提供对所述弹性层的保护作用,防止弹性层在运营荷载作用下被所述道砟破坏。

优选的,所述弹性层为微孔发泡结构或实体结构,且组成材料包括橡胶和聚氨酯,从而可以提供适当的弹性,有效降低道床的伤损速率。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橡胶、聚氨酯、掺加帘子布、涤纶和无纺布,从而保护所述弹性层在运营荷载作用下不被所述道砟破坏。

优选的,所述的弹条由钢筋制成,所述的弹条呈近似“m”形,所述的“m”形弹条的每个筋都具有一定的弯曲度,所述的螺旋道钉穿过“m”形弹条的中间间隙。使弹条具有很好强度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弹性,固定扣件的牢固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的“m”形弹条的两个自由端甚至有向内延伸的横向挡边,所述的“m”形弹条的中间部分相对于两端向上弯曲,所述的“m”形弹条的前端和后端压在所述的轨距挡板上。横向挡边与轨距挡板接触,起到支撑其轨枕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底部与所述固定装置底座的内壁不接触,所述滑杆的形状为倒t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倒刺的形状和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块的形状和方向相适配,所述第二倒刺的形状和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块的形状和方向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弹性枕垫包括弹性层和保护层,且弹性层的材料包括橡胶、聚氨酯,并设置为微孔发泡结构或实体结构,从而可以提供适当的弹性,有效降低道床的伤损速率。通过设置“m”形弹条,并使用预埋螺旋道钉穿过弹性枕垫、轨距挡板和弹条并通过螺母能够进行牢固的固定,通过设置固定装置组件,将“m”形弹条固定住,在“m”形弹条收到外力冲击时防止“m”形弹条松脱,使得整个轨道扣件即牢固,又能提高枕垫在轨枕上的弹性,解决了轨道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差等问题,在保持良好的弹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弹性枕垫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组件与弹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组件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轨枕1、挡板座2、轨距挡板3、弹条4、铁轨5、弹性枕垫6、螺栓孔7、螺旋道钉8、螺母9、弹性层61、保护层62、固定装置组件10、固定装置本体101、固定装置面板1011、固定装置底座1012、第一通槽1013、解锁装置1014、滑块10141、滑杆10142、凹槽1015、固定座1016、第一弹性件1017、第二弹性件1018、第二通槽1019、第三通槽10110、第一卡块10111、第二卡块10112、固定带102、第一倒刺103、第二倒刺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7所示,一种轨道扣件机构,包括轨枕1,所述轨枕1上端两侧设置有挡板座2,所述挡板座2一端设置有轨距挡板3,所述轨距挡板3上端设置有弹条4,所述轨距挡板3之间设置有铁轨5,所述铁轨5底部设置有弹性枕垫6,所述弹性枕垫6表面设置有螺栓孔7。所述挡板座2内侧设置有预埋螺旋道钉8,所述预埋螺旋道钉8一端位于轨枕内部,所述预埋螺旋道钉另一端穿过弹性枕垫6、轨距挡板3和弹条4并通过螺母9进行固定,所述固定装置组件10用于固定弹条,所述固定装置组件10包括固定装置本体101、固定带102、第一倒刺103和第二倒刺104,所述第一倒刺103和所述第二倒刺104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带102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带102贯穿所述固定装置本体101,所述固定装置本体101包括固定装置面板1011、固定装置底座1012、解锁装置1014、固定座1016、第一弹性件1017、第二弹性件1018、第一卡块10111和第二卡块10112,所述固定装置面板101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1013,所述固定装置面板1011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底座1012的顶部,所述解锁装置1014安装于所述固定装置面板1011的顶部,所述固定装置底座101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015,所述固定座1016安装于所述凹槽1015的内部,所述固定座1016的一侧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一弹性件1017和第二弹性件1018,所述第一弹性件1017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018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二通槽1019和第三通槽10110,所述第一弹性件1017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018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卡块10111和所述第二卡块10112,所述第一卡块10111和所述第二卡块10112分别与所述第一倒刺103和第二倒刺104接触,所述解锁装置1014包括滑块10141和滑杆10142,所述滑杆10142安装于所述滑块10141的底部,所述,所述滑杆10142从上自下依次贯通所述第一通槽1013、凹槽1015和第二通槽1019与第三通槽10110。

优选的,所述弹性枕垫6包括弹性层61和保护层62,且所述弹性层61和所述保护层62一体连接,保证弹性枕垫6基体结实稳固,并且通过所述弹性层61提供弹性,有效降低道床的伤损速率,通过所述保护层62提供对所述弹性层61的保护作用,防止弹性层61在运营荷载作用下被所述道砟破坏。

优选的,所述弹性层61为微孔发泡结构或实体结构,且组成材料包括橡胶和聚氨酯,从而可以提供适当的弹性,有效降低道床的伤损速率。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62的材料包括橡胶、聚氨酯、掺加帘子布、涤纶和无纺布,从而保护所述弹性层61在运营荷载作用下不被所述道砟破坏。

优选的,所述的弹条4由钢筋制成,所述的弹条4呈近似“m”形,所述的“m”形弹条4的每个筋都具有一定的弯曲度,所述的螺旋道钉8穿过“m”形弹条4的中间间隙。使弹条4具有很好强度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弹性,固定扣件的牢固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的“m”形弹条4的两个自由端甚至有向内延伸的横向挡边41,所述的“m”形弹条4的中间部分相对于两端向上弯曲,所述的“m”形弹条4的前端和后端压在所述的轨距挡板3上。横向挡边41与轨距挡板3接触,起到支撑其轨枕1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1017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018的底部与所述固定装置底座1012的内壁不接触,第一倒刺103的形状和方向与所述第一卡块10111的形状和方向相适配,所述第二倒刺104的形状和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块10112的形状和方向相适配,所述滑杆10142的形状为倒t形,将固定带102穿过弹条4并将固定带102的两端插入固定装置本体101,第一倒刺103和第二倒刺104相互啮合,拉动固定带102将弹条4固定,弹条4与固定装置组件10分离时,解锁装置1014向上推动沿第一通槽1013向上运动带动第一弹性件1017和第二弹性件1018向内发生形变,第一卡块10111和第二卡块10112与第一倒刺103和第二倒刺104脱离,抽出固定带102,固定装置组件10与弹条4分离,从而使固定装置组件10具有固定弹条4的效果,避免了运行过程中受到外力冲击二导致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弹性枕垫6包括弹性层61和保护层62,且弹性层61的材料包括橡胶、聚氨酯,并设置为微孔发泡结构或实体结构,从而可以提供适当的弹性,有效降低道床的伤损速率。通过设置“m”形弹条4,并使用预埋螺旋道钉8穿过弹性枕垫6、轨距挡板3和弹条4并通过螺母9能够进行牢固的固定,通过设置固定装置组件10,将“m”形弹条4固定住,在“m”形弹条4收到外力冲击时防止“m”形弹条4松脱,使得整个轨道扣件即牢固,又能提高弹性枕垫6在轨枕1上的弹性,在保持良好的弹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提供使用寿命,解决了轨道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差等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