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19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
电动挡杆是在路检收费系统和停车场收费系统中的一个机械挡车装置;电动挡杆是由机箱和横臂组成,机箱内有电机、减速机构和传动装置,使横臂由水平位置转动到垂直位置,或返回到水平位置。在路桥收费站,由于多是在室外,现场有足够的空间,横臂可以高高的竖立起来,因此横臂可以是直臂杆。但在某场合,如地下停车场,由于在建筑物内,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不允许长臂竖立起来;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出现了一种外装式折臂式电动挡杆,该挡杆由外臂与内臂相互铰接组成,在外臂的外侧设置有联动装置,当内臂转动垂直或返回水平时,则外臂始终保持水平位置,这样可满足在地下停车场等条件限制的地方使用;虽然该种折臂式电动挡杆能满足一定场合的使用条件,但其外露的联动装置,则显的很凌乱,不整齐,使用者希望有一种既可象直杆一样美观整洁的挡杆,又能满足地下停车场使用要求的折臂式电动挡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折臂传动装置设置在折臂内腔中,使外部结构整洁,内部结构紧凑的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由外臂、内臂、箱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臂的后端内固定连接有外臂铰链件,在内臂前端内固定连接有内臂铰链件,该内臂铰链件通过转轴与外臂铰链件铰接,在外臂铰链件中部凸出有拉臂,在内臂的内腔内设置有拉杆,该拉杆的前端与外臂铰链件的拉臂铰接,该拉杆的后端与箱体铰接,内臂的后端与箱体内伸出的动力转轴连接。
拉杆两端设有调整螺杆,该拉杆与调整螺杆为螺纹连接。
在内臂后端的拉杆铰接处,设有弧形缺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杆水平工作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杆垂直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臂、内臂连接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如
图1、图2所示,折臂式电动挡杆,横臂由外臂和内臂两段组成,当横臂位于下方位置时,外臂和内臂成一直线,阻挡车辆通行,而当横臂扬起时,内臂转至垂直位置,而外臂依然保持水平方向,这样就适应了建筑物的高度限制,外臂抬起的高度可根据建筑物的有效高度而定。
如图3所示,内装式折臂的工作原理是在内臂的矩形管内紧凑地设计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即由AB杆、BC杆、CD杆、DA杆组成,AB杆-由内臂上的A、B两点铰接构成;BC杆-由外臂上的B、C两点铰接构成;CD杆一由拉杆上的C、D两点铰接构成;DA杆-由箱体上的D、A两点铰接构成,A点为主动轴,即与机箱内电动机的减速机联动;由于ABCD为平行四边形,当转动内臂(即AB杆)时,BC杆即会抬起,并会始终保持与AD平行,即外臂在抬起的过程中,其始终保持着水平位置;此设计妙巧地把内臂本身设计成一个杆件(即AB杆),外臂为BC杆,而把其他部件又都安装在内臂的空腔中,结构十分紧凑,在外边没有任何联动装置,使人感到结构奇妙,有新意。
如图4、图5所示、一种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由外臂1、内臂2、箱体3构成,其特点是在外臂1的后端内固定连接有外臂铰链件5,在内臂2前端内固定连接有内臂铰链件12,该内臂铰链件12通过转轴13与外臂铰链件5铰接,在外臂铰链件5中部凸出有拉臂6,在内臂2的内腔8内设置有拉杆4,该拉杆4的前端与外臂铰链件5的拉臂6铰接,该拉杆4的后端与箱体3铰接,内臂2的后端与箱体内伸出的动力转轴11连接。
在拉杆4两端设有调整螺杆7、10,该拉杆4与调整螺杆7、10为螺纹连接。其中拉杆4可通过其两端的左右螺纹,调整其长短,保持外臂处在水平位置。
在内臂2后端的拉杆4铰接处,设有弧形缺口9,使拉杆4的后端与箱体3铰接通过该弧形缺口9,而不影响内臂转动。
折臂传动装置由拉杆4、外臂铰链件5、内臂铰链件12,配合内臂2、箱体3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折臂传动装置设置在折臂内腔中,使外部结构整洁,内部结构紧凑,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由外臂(1)、内臂(2)、箱体(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臂(1)的后端内固定连接有外臂铰链件(5),在内臂(2)前端内固定连接有内臂铰链件(12),该内臂铰链件(12)通过转轴(13)与外臂铰链件(5)铰接,在外臂铰链件(5)中部凸出有拉臂(6),在内臂(2)的内腔(8)内设置有拉杆(4),该拉杆(4)的前端与外臂铰链件(5)的拉臂(6)铰接,该拉杆(4)的后端与箱体(3)铰接,内臂(2)的后端与箱体内伸出的动力转轴(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其特征在于拉杆(4)两端设有调整螺杆(7、10),该拉杆(4)与调整螺杆(7、10)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其特征在于在内臂(2)后端的拉杆(4)铰接处,设有弧形缺口(9)。
专利摘要一种内装式折臂结构电动挡杆,由外臂、内臂、箱体构成,在外臂的后端内固定连接有外臂铰链件,在内臂前端内固定连接有内臂铰链件,该内臂铰链件通过转轴与外臂铰链件铰接,在外臂铰链件中部凸出有拉臂,在内臂的内腔内设置有拉杆,该拉杆的前端与外臂铰链件的拉臂铰接,该拉杆的后端与箱体铰接,内臂的后端与箱体内伸出的动力转轴连接。折臂传动装置设置在折臂内腔中,使外部结构整洁,内部结构紧凑,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E01F13/04GK2343197SQ98218289
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7日
发明者刘志乔, 刘植青 申请人:北京宏厦电子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