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92838阅读:来源:国知局
齿轮轴3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16,第二锥齿轮轴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体17,每个L形体17的竖直杆均与第二隔架28之间活动连接,且每个L形体17的竖直杆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同步齿轮18,第二锥齿轮轴31另一端的第一同步齿轮16分别与其左右两侧的第二同步齿轮18外啮合;
[0031]左半轴13和右半轴27的周向上均设置有偏心块20 ;右半轴27的右侧伸出端连接有带轮25。
[0032]进一步地,左半轴13上还设置有位于其轴肩处的第二左半轴轴承12,第二左半轴轴承12的周向分别与第一隔架11和第二隔架28相贴合,且第二左半轴轴承12通过设置在左半轴13上的弹性挡圈32轴向固定。右半轴27上还设置有位于其轴肩处的第二右半轴轴承19,第二右半轴轴承19的周向分别与第一隔架11和第二隔架28相贴合,且第二右半轴轴承19通过设置在右半轴27上的弹性挡圈32轴向固定。
[0033]进一步地,驱动链轮6通过键周向固定在驱动轴8的另一端,且驱动链轮6通过链轮挡板7轴向固定。
[0034]进一步地,左锥齿轮14通过键周向固定在左半轴13的右端周向上,且左锥齿轮14通过设置在左半轴13上的弹性挡圈32轴向固定。右锥齿轮29通过键周向固定在右半轴27的左端周向上,且右锥齿轮29通过设置在右半轴27上的弹性挡圈32轴向固定。
[0035]进一步地,带轮25通过键周向固定在右半轴27的右端伸出端,且带轮25通过带轮挡板24轴向固定。左端盖5与左密封盖4之间以及左端盖5与驱动轴8均设置有密封圈。轴承端盖9与激振器左端盖3的左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右端盖23与激振器右端盖22的右端之间以及右端盖23与右半轴27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0036]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部分和振动振荡部分。其中,驱动部分包括空心钢轮1、腹板2激振器左端盖3、驱动链轮6、链轮挡板7、驱动轴8、左端盖5及轴承端盖9等。
[0037]振动振荡部分包括偏心块20、左半轴13、弹性挡圈32、弹性联轴器30、第一锥齿轮轴15、第二锥齿轮轴31、右半轴27、右端盖23、带轮挡板24、带轮25、激振器右端盖22、第一隔架11、第二隔架28、第一同步齿轮16、第二同步齿轮18、L形体17及轴承等。
[003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动力从外部传到驱动链轮6,带动驱动轴8,从而驱动空心钢轮I行走并进行压实。
[0039]动力从外部传递到带轮25后,驱动右半轴27,右半轴27通过弹性联轴器30带动左半轴13,左半轴13和右半轴27同步旋转时,偏心块20的偏心力提供了激振力,从而使空心钢轮I产生振动冲击。
[0040]同时,右锥齿轮29将动力从右半轴27传递到第二锥齿轮轴31 —端的锥齿轮上,第二锥齿轮轴31 —端的锥齿轮带动其另一端的第一同步齿轮16,第一同步齿轮16带动其两侧的两个第二同步齿轮18转动,从而带动L形体17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左半轴13上的各齿轮动力传递形式与右半轴27上各齿轮的动力传递形式相同。
[0041]此外,上述L形体17,在水平方向上,四个L形体17旋转方向相同。每组L形体中的两个L形体17离心力方向相反,因此当偏心轴旋转时,离心力合力为零,存在交变力矩M(t),从而带动空心钢轮I产生扭转振动(水平振荡)。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钢轮(I)和左右对称设置在空心钢轮(I)内壁上的两个腹板(2),左侧腹板(2)的左侧设置有激振器左端盖(3),右侧腹板(2)的右侧设置有激振器右端盖(22),空心钢轮(I)的左右开口端分别设置有左密封盖(4)和右密封盖(26);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架(11)和第二隔架(28)分别设置在空心钢轮⑴中心处的下方和上方,第一隔架(11)和第二隔架(28)的两端分别与激振器左端盖(3)和激振器右端盖(22)相连,且第一隔架(11)和第二隔架(28)与空心钢轮(I)中心的间距相等;激振器左端盖(3)和激振器右端盖(22)的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左半轴轴承(10)和第一右半轴轴承(21),且激振器左端盖(3)的左侧设置有轴承端盖(9),激振器右端盖(22)的右侧穿过右密封盖(26)的中心且设置有右端盖(23); 驱动轴(8)的一端穿过左密封盖(4)固定在轴承端盖(9)的中心,其另一端设置有驱动链轮(6),驱动轴⑶与左密封盖⑷之间通过设置在左密封盖⑷左侧的左端盖(5)密封; 空心钢轮(I)的中心设置有左半轴(13)和右半轴(27),其中,左半轴(13)的左端套装在第一左半轴轴承(10)上,右半轴(27)的右端套装在第一右半轴轴承(21)上,左半轴(13)的右端和右半轴(27)的左端通过弹性联轴器(30)相连,且在左半轴(13)的右端周向上设置有左锥齿轮(14),在右半轴(27)的左端周向上设置有右锥齿轮(29); 左锥齿轮(14)与设置在第一隔架(11)上的第一锥齿轮轴(15) —端的锥齿轮外啮合,第一锥齿轮轴(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16),第一锥齿轮轴(1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体(17),每个L形体(17)的竖直杆均与第一隔架(11)之间活动连接,且每个L形体(17)的竖直杆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同步齿轮(18),第一锥齿轮轴(15)另一端的第一同步齿轮(16)分别与其左右两侧的第二同步齿轮(18)外啮合; 右锥齿轮(29)与设置在第二隔架(28)上的第二锥齿轮轴(31) —端的锥齿轮外啮合,第二锥齿轮轴(3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同步齿轮(16),第二锥齿轮轴(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体(17),每个L形体(17)的竖直杆均与第二隔架(28)之间活动连接,且每个L形体(17)的竖直杆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同步齿轮(18),第二锥齿轮轴(31)另一端的第一同步齿轮(16)分别与其左右两侧的第二同步齿轮(18)外啮合; 左半轴(13)和右半轴(27)的周向上均设置有偏心块(20);右半轴(27)的右侧伸出端连接有带轮(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左半轴(13)上还设置有位于其轴肩处的第二左半轴轴承(12),第二左半轴轴承(12)的周向分别与第一隔架(11)和第二隔架(28)相贴合,且第二左半轴轴承(12)通过设置在左半轴(13)上的弹性挡圈(32)轴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右半轴(27)上还设置有位于其轴肩处的第二右半轴轴承(19),第二右半轴轴承(19)的周向分别与第一隔架(11)和第二隔架(28)相贴合,且第二右半轴轴承(19)通过设置在右半轴(27)上的弹性挡圈(32)轴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驱动链轮(6)通过键周向固定在驱动轴(8)的另一端,且驱动链轮(6)通过链轮挡板(7)轴向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左锥齿轮(14)通过键周向固定在左半轴(13)的右端周向上,且左锥齿轮(14)通过设置在左半轴(13)上的弹性挡圈(32)轴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右锥齿轮(29)通过键周向固定在右半轴(27)的左端周向上,且右锥齿轮(29)通过设置在右半轴(27)上的弹性挡圈(32)轴向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带轮(25)通过键周向固定在右半轴(27)的右端伸出端,且带轮(25)通过带轮挡板(24)轴向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左端盖(5)与左密封盖(4)之间以及左端盖(5)与驱动轴(8)均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轴承端盖(9)与激振器左端盖(3)的左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其特征在于:右端盖(23)与激振器右端盖(22)的右端之间以及右端盖(23)与右半轴(27)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压路机的振荡振动轮,工作时,动力从外部传到驱动链轮,带动驱动轴,从而驱动空心钢轮行走并进行压实;动力从外部传递到带轮后,驱动右半轴,右半轴通过弹性联轴器带动左半轴,左半轴和右半轴同步旋转时,偏心块的偏心力提供了激振力,从而使空心钢轮产生振动冲击。同时,右锥齿轮将动力从右半轴传递到第二锥齿轮轴一端的锥齿轮上,第二锥齿轮轴一端的锥齿轮带动其另一端的第一同步齿轮,第一同步齿轮带动其两侧的两个第二同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L形体转动。且左半轴上的各齿轮动力传递形式与右半轴上各齿轮的动力传递形式相同。本实用新型用同步齿轮代替了同步带轮,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IPC分类】E01C19-28
【公开号】CN204401412
【申请号】CN201420844036
【发明人】姚运仕, 袁露, 薛阔, 高峰, 王娜, 何义, 李晓辉
【申请人】长安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