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00387阅读:来源:国知局
卸连接,便于检修和回收再利用。
[0025]竖直杆13和水平杆14可采用强度较高的实心杆件,为了减轻本装置的重量,方便整体推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直杆13和水平杆14均为钢管。
[0026]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2包括调节螺杆121和U形托快122,所述调节螺杆121下端与竖直杆13螺纹配合,上端与U形托快122固定相连。U形托快122增加了与拱形模板2的接触面积,增强拱形模板2的稳定性。采用调节螺杆121调节拱形模板2的高度,实施成本低,强度较高。此外,高度调节机构12也可以是液压油缸和千斤顶等。
[0027]高度调节机构12的数量根据其承载能力与载荷确定,为了进一步地增加拱形模板2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根竖直杆13的顶部均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12。高度调节机构12需要承受拱涵的重量,高度调节机构12数量越多,每个高度调节机构12的受力越小,同时,拱形模板2的受力点越多,受力越均匀,因此,拱形模板2的稳定性越好。
[0028]拱形模板2可以由一块整板成形,为了降低制造与运输的难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拱形模板2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其包括多块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环形的小模板,相邻两块小模板通过螺栓连接。小模板重量较轻,弯曲成形更加容易;且体积小,吊装、运输。组装时更加方便。
[0029]为了提高拱形模板2的强度,所述拱形模板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1,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2与支撑架21接触支撑。支撑架21承受和分散混凝土拱涵对拱形模板2的作用力,能够防止拱形模板2被压变形,提高拱形模板2的承受能力。拱形模板2安装时,利用吊装装置将支撑架21平放在高度调节机构12上即可,操作方便快捷,节约施工时间。
[0030]支撑架21可以为任意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架21由竖直梁、水平梁和弧度与拱形模板2适配的拱形梁相互连接而成,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2与水平梁接触支撑。水平梁能够形成水平的支撑面,将水平梁安放在高度调节机构12上,使各个高度调节机构12顶部的受力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在对高度调节机构12进行调节时,每个高度调节机构12的顶升量或下放量保持一致,方便对调节量的控制。高度调节机构12与水平梁接触支撑,即将水平梁安放在高度调节机构12上,不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使其在支撑架21和拱形模板2重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
[0031]在进行拱涵施工时,支撑骨架I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这些作用力最终会传递至行走车轮11,而行走车轮11的承载能力有限,为了防止行走车轮11被压损,所述支撑骨架I的底部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支撑座16。拱涵浇筑时,调节支撑座16下降,使支撑座16受力,行走车轮11脱离地面,不承受压力,确保模架的整体稳定;浇筑完成后,调节支撑座16上升,使行走车轮11受力,支撑座16脱离地面,以便于推动支撑骨架I移动。支撑座16可以为液压缸、千斤顶等,优选的,所述支撑座16包括底板161和螺杆162,所述螺杆162上部与竖直杆13螺纹连接,下端与底板161固定连接。
【主权项】
1.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I)与拱形模板(2),所述支撑骨架(I)的底部设置有带制动器的行走车轮(11),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12),所述拱形模板(2)安装于高度调节机构(12)上且凸面向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I)包括一组竖直杆(13)和多组垂直于竖直杆的水平杆(14),所述竖直杆(13)与水平杆(14)围成长方体形的多层框架结构,且所述竖直杆(13)与水平杆(14)之间通过扣件(15)连接,所述扣件(15)设置有一个竖直通孔和两个相互垂直的水平通孔,所述竖直杆(13)设置于竖直通孔内,所述水平杆(14)设置于水平通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13)和水平杆(14)均为钢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2)包括调节螺杆(121)和U形托快(122),所述调节螺杆(121)下端与竖直杆(13)螺纹配合,上端与U形托快(122)固定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每根竖直杆(13)的顶部均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12)。6.如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模板(2)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其包括多块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环形的小模板,相邻两块小模板通过螺栓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模板(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21),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2)与支撑架(21)接触支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由竖直梁、水平梁和弧度与拱形模板(2)适配的拱形梁相互连接而成,所述高度调节机构(12)与水平梁接触支撑。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I)的底部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支撑座(16)。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6)包括底板(161)和螺杆(162),所述螺杆(162)上部与竖直杆(13)螺纹连接,下端与底板(161)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拱涵施工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拱涵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包括支撑骨架与拱形模板,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设置有带制动器的行走车轮,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拱形模板安装于高度调节机构上且凸面向上。在一个施工地段将拱形模板安装于支撑骨架后,调节高度调节机构,将拱形模板顶升至设计高度,再进行拱涵的浇注施工。施工完成后,调节高度调节机构,使拱形模板下降,推动支撑骨架,将拱形模板运送到下一个施工地段,进行重复施工。本实用新型,拱形模板经过一次安装,就可以实现多个地段的拱涵施工,不需要在每个地段拆装支架和模板,节约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IPC分类】E01D21/00, E01F5/00
【公开号】CN204753412
【申请号】CN201520411555
【发明人】毛兴平
【申请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