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式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44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节式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具,尤指一种柄身由多数个单元所连结而成的多节式扳手,其柄身得以该等相连接之单元而弯折成不同型态,且可定位于所弯折之状态。
然而上揭扳手之缺失在于各单元之间并无定位作用,而会松动,故使用时,柄身常摇摆不定,而难以将夹持端17、18套接螺接元件,同时使用者常须双手握住柄身,以防柄身随意晃动,使用上非常不便。
再者,柄身12由相当多数之片体13、15枢接而成,组装费时。而铆钉16二端之头部均会凸露于柄身外,造成握持上之不舒适性,且亦影响美观。
如图3、图4所示,显示习知另一种多节式扳手20,由多数个单元22枢接呈环状,各单元22一端复往外延伸一夹持端24;相邻二单元间藉由铆接一连接块26而相互枢接。
上揭扳手20具有不同尺寸之夹持端24,可适用多种尺寸之螺接元件,然,因该等单元22间亦单纯以铆接之方式连接,使得单元间同样有容易晃动、无法定位之缺失;而铆钉25二端之头部以及夹持端凸露之二侧241亦均会造成握持上之不舒适感。同时,该扳手可谓相当笨重,使用上并不便利,且成本高昂。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柄身适于握持的多节式扳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多节式扳手,包含有一柄身以及至少一连接于该柄身一端之夹持件,该柄身由预定数目相同构形之连接块沿纵向相互枢接而成,该夹持件具有一套孔,用以夹持螺接元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之二连接块之相向端各往外延伸至少一凸耳,各该凸耳设一横向之穿孔;相邻二连接块之相向端以该等凸耳相互并列;该等相并列之凸耳之穿孔相对应;
预定数目之枢接杆,各枢接杆穿设于相并列之凸耳之穿孔中,以枢接该等凸耳,使相邻之二连接块得以各该枢接杆为支点为旋摆,令该柄身得以弯曲;相并列之凸耳之侧壁间保持贴靠,不会脱离;预定数目之弹性元件,各该弹性元件置于相并列之凸耳之交接面之间,使相邻二连接块间受弹性顶持而产生定位状态;藉此,弯曲该柄身时得使柄身定位于所弯折之状态。
各该连接块二端分别往外延伸一凸耳,该二凸耳位于连接块之同一侧。
各该连接块二端分别往外延伸一凸耳,该二凸耳均分别位于连接块二侧。
相并列之凸耳中,其中一凸耳于其交接面设一凹室,该凹室位于该凸耳所设之穿孔之端;各该弹性元件为一弹性垫片,设于该凹室中。
该夹持件枢接于该柄身一端之连接块,该夹持件与该连接块之相向端各往外延伸至少一凸耳,该等凸耳相并列;一枢接杆,枢接于该等相并列之凸耳之穿孔中;该等凸耳保持相互贴靠不会脱离;至少一弹性元件,设于该等凸耳之交接面间。
该柄身另包含有至少一端块,该端块与该等连接块沿纵向枢接,且位于最外侧;该端块与相枢接之连接块之相向端各往外延伸一凸耳,该等凸耳相互并列;至少一枢接杆,穿设于该等并列之凸耳,使该端块与该连接块得相互旋摆;该等凸耳保持贴靠;至少一弹性元件,设于该等凸耳之交接面间,并于该端块与连接块间提供弹性顶持力;该端块另一端设一凹孔;该等夹持件具有预定数目,各夹持件一端设一插柱;各该夹持件以该插柱插接于该端块之凹孔中,且可自该凹孔取出。
各该枢接杆二端并未凸伸出该等连接块之外。
各该枢接杆为一销体,其部份周面设一压花状之卡啮部;该卡啮部卡啮于相并列之一凸耳所设之穿孔内壁;相并列之其余凸耳得于该销体上转动。
该枢接杆一端设一外径较大之头部;该枢接杆之该卡啮部卡啮于一凸耳;该头部抵于另一凸耳外侧,并位于所卡抵之凸耳之外壁所设之凹入中。
各该枢接杆为一螺丝,其末端螺接于相并列之一凸耳;而其头部卡抵于另一凸耳外壁,且位于所卡抵之凸耳之外壁所设之凹入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本实用新型扳手之各个连接单元受弹性元件顶持,可定位于所挠曲之曲度,故柄身不会松弛晃动,可以单手握持操作。而因扳手不会随意晃动,故可使扳手更易于对准螺接元件而套接。
二、实施


图11与
图15所示之扳手时,夹持件可自柄身拆换,故可搭配如
图16至图20所示之各式夹持件140、142、144、146、148,亦可配合具有不同尺寸之夹持件而使用,故可适用多种尺寸之螺接元件,提高适用性。
三、本实用新型之各个连接单元之构造简易,易于加工与组装。同时,扳手之重量与体积亦可较习知扳手大幅减少,提高使用上之便利性。
四、本实用新型之各枢接杆二端隐藏于柄身内,使柄身外周无任何凸点,提高握持之舒适性。
相邻之二连接块40以其相向端相插接,以一连接块之第一凸耳44置入另一连接块之凹部48中,使该等凸耳44与46呈左右(side by side)并列状。
预定数目之枢接杆,本实施例所示之各枢接杆为插销50,其中段部位并设有压花状之卡啮部51,各该插销50以机具迫入之方式穿设于各个相对应之穿孔52与54中,将相邻二连接块40枢接在一起。该卡啮部51紧密的卡啮于该凸耳44之穿孔52内壁,如图7所示,使插销50无法脱出连接块,而该二第二凸耳46枢接于该插销二端,插销二端之周面平整,故凸耳46可于插销上自由转动,相连接之二连接块即得以各枢接杆为支点而相互旋摆。各插销二端均未凸伸出连接块。
预定数目之弹性元件,为C形之弹性垫片58,各该弹性垫片58置于各该环形凹室56中,弹性顶持于各凸耳44与46之交接面,以提供该二者44、46间之顶定作用。
该二夹持件60、66之一端各具有一形状不同之套孔62,以供夹持螺帽或螺栓等螺接元件,夹持件60另一端设一凸耳63,该凸耳63之构造相同于该第一凸耳44,并具有一第三穿孔64,以及设于该凸耳二侧壁之凹室65;该夹持件60连接于柄身32一端,以一插销枢接该凸耳63以及一连接块40之二凸耳46,复将二弹性垫片58置入于该二凹室65,以提供该等凸耳63与46间之弹性顶持力。至于该夹持件66之另一端亦具有二凸耳67以及一凹部68,该夹持件66连接于柄身32另一端之一连接块40,由一插销枢接该等凸耳67、44。该等凸耳67、44之交接面间亦受弹性垫片所弹性顶持。
本实用新型于特殊环境中使用时,可如图8所示,将柄身32弯曲,该等连接件40以插销50为支点而转动。藉由该等弹性垫片58之弹性顶持,相邻之二连接件40可定位于所调整之角度,使柄身32定型于所弯折之状态,不会松动,以便握持操作。
如图9、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扳手之另一较佳实施例,所不同之结构在于各该连接块80一端所设之二第二凸耳82、83中,其中一凸耳82于穿孔内壁设有螺纹,而另一凸耳83之外壁设一凹入84;各该枢接杆为一螺丝86,其穿设于相邻二连接块之凸耳82、83、85后,该螺丝86螺接于该凸耳82而不会掉出,而螺丝之头部87容纳于该凸耳83之凹入84中。藉此,使相邻二连接块相枢接,且螺丝二端亦均未凸露出连接块之外。相邻二连接块间同样受弹性顶持而定位。
至于连接于扳手柄身二端之夹持件之凸耳之构造亦相同上述之凸耳82、83、85之结构,容不赘述。

图11、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扳手90之又一较佳实施例,其中其柄身92由四连接块100以及二端块110纵向连接而成。
各连接块100之形状呈T形,其本体二端于同一侧各往外延伸一第一、第二凸耳101、102,相邻之二连接以凸耳101、102左右并列,复以一螺丝105螺接于相并列之该二凸耳。该螺丝之末端螺接于第一凸耳101,而螺丝之头部106容纳于第二凸耳102之凹入107中,并卡抵于该第二凸耳,使并列之该二凸耳相靠触而不脱离。凸耳102之内侧壁亦容设一弹性垫片108,以提供该二凸耳间之定位效果。
各该端块110于一端设一凹孔112,而另一端一侧亦往外凸伸一凸耳114。该二端块110分别连接于该等连接块之二端,端块以其凸耳114与一连接块之凸耳相并列,复以螺丝枢接相并列之凸耳114与101或114与102。
该二夹持件120、122一端往外延伸一插柱124,各插柱124之周面并镶埋一受弹簧所顶柱之珠体125。该二夹持件以其插柱124分别插入于该二端块110之凹孔112中,并由该珠体126嵌入端块所设之通孔118而定位。
本实施例于使用时,相邻二连接块间、以及相枢接之连接块与端块之间,藉由弹性垫片108之顶持而可保持定位,故该柄身92可定型于所弯曲之状态。该二夹持件120、122可自该二端块110取下。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之局部剖面图,其中,该枢接杆一具有头部126之插销125,其末端之卡啮部128卡啮于一连接块120之第一凸耳122,而其头部则卡抵于另一连接块之第二凸耳124,使该二凸耳相互靠抵不会脱离。

图14、
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扳手130之又一较佳实施例,同样具有若干相枢接之连接块132与端块134以及插接于端块之夹持件136,其中,各该连接块132呈N形,其二端所凸伸之二凸耳137、138位于不同侧。
权利要求1.一种多节式扳手,包含有一柄身以及至少一连接于该柄身一端之夹持件,该柄身由预定数目相同构形之连接块沿纵向相互枢接而成,该夹持件具有一套孔,用以夹持螺接元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之二连接块之相向端各往外延伸至少一凸耳,各该凸耳设一横向之穿孔;相邻二连接块之相向端以该等凸耳相互并列;该等相并列之凸耳之穿孔相对应;预定数目之枢接杆,各枢接杆穿设于相并列之凸耳之穿孔中,以枢接该等凸耳,使相邻之二连接块得以各该枢接杆为支点为旋摆,令该柄身得以弯曲;相并列之凸耳之侧壁间保持贴靠,不会脱离;预定数目之弹性元件,各该弹性元件置于相并列之凸耳之交接面之间,使相邻二连接块间受弹性顶持而产生定位状态;藉此,弯曲该柄身时得使柄身定位于所弯折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各该连接块二端分别往外延伸一凸耳,该二凸耳位于连接块之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各该连接块二端分别往外延伸一凸耳,该二凸耳均分别位于连接块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相并列之凸耳中,其中一凸耳于其交接面设一凹室,该凹室位于该凸耳所设之穿孔之端;各该弹性元件为一弹性垫片,设于该凹室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夹持件枢接于该柄身一端之连接块,该夹持件与该连接块之相向端各往外延伸至少一凸耳,该等凸耳相并列;一枢接杆,枢接于该等相并列之凸耳之穿孔中;该等凸耳保持相互贴靠不会脱离;至少一弹性元件,设于该等凸耳之交接面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柄身另包含有至少一端块,该端块与该等连接块沿纵向枢接,且位于最外侧;该端块与相枢接之连接块之相向端各往外延伸一凸耳,该等凸耳相互并列;至少一枢接杆,穿设于该等并列之凸耳,使该端块与该连接块得相互旋摆;该等凸耳保持贴靠;至少一弹性元件,设于该等凸耳之交接面间,并于该端块与连接块间提供弹性顶持力;该端块另一端设一凹孔;该等夹持件具有预定数目,各夹持件一端设一插柱;各该夹持件以该插柱插接于该端块之凹孔中,且可自该凹孔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各该枢接杆二端并未凸伸出该等连接块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各该枢接杆为一销体,其部份周面设一压花状之卡啮部;该卡啮部卡啮于相并列之一凸耳所设之穿孔内壁;相并列之其余凸耳得于该销体上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枢接杆一端设一外径较大之头部;该枢接杆之该卡啮部卡啮于一凸耳;该头部抵于另一凸耳外侧,并位于所卡抵之凸耳之外壁所设之凹入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各该枢接杆为一螺丝,其末端螺接于相并列之一凸耳;而其头部卡抵于另一凸耳外壁,且位于所卡抵之凸耳之外壁所设之凹入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节式扳手,包含有:一柄身以及至少一连接于该柄身一端之夹持件,该柄身由预定数目之连接块沿纵向相互枢接而成,该夹持件用以夹持螺接元件;其中:相邻之二连接块之相向端各往外延伸至少一凸耳,而以该等凸耳相互并列;预定数目之枢接杆,分别穿设于相并列之凸耳,使相邻之二连接块得以各该枢接杆为支点为旋摆,令该柄身得以弯曲;相并列之凸耳之侧壁间保持贴靠,不会脱离;预定数目之弹性元件,分别设于相并列之凸耳之交接面之间,使相邻二连接块间受弹性顶持而产生定位状态;藉此,弯曲该柄身时,得使该柄身定位于所弯折之状态。
文档编号B25B13/00GK2486271SQ0123140
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2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