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58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接头与手工具卡制的结构,已开发得十分的成熟,已有诸多结构申请专利在案,其包括如中国台湾第八七二一0五六八号『棘轮扳手之套筒卡制结构改良』,其是于接头上设有凹槽以套设有一O型环,藉由该O型环的弹性与工具相对端面产生卡制,如此的结构卡制的效果十分的有限,且其O型环材质易产生不良的变化,硬化或变脆,使用寿命有限;因此有业者将之改为C形扣的结构,惟其系为一松配合的形态,因此当接头接于工具上时,其C形扣极易产生不当的位移,而使与工具的卡制无法确实的定位,难以达到高定位效果的目的;另有业者改良其单纯C形扣的结构,而以不同的形状提高卡制定位的效果,其中,即如中国台湾第九0二二0七五三号『工具用之卡固装置(二)』新型专利案,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其是将卡固件90两自由端卡制于结合件91的卡槽910上,并于周缘处设有至少二较内缩的限位部900及至少一凸出的卡掣部901,藉限位部900夹固抵靠于卡槽910,卡掣部901则凸露于卡槽910外;如此结构,当其卡固件90卡制于卡槽910上时,其卡固件90仍会在卡槽910内转动,并非为一固定的结构形态,因此其卡固件90卡掣部901外露于卡槽的位置并不确定,且于一点卡掣时,即会产生不当的偏移,而使其卡制无法保持在最稳定的状态下,故有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达到最佳卡固效果以及定位效率的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具有一接头与一卡固件,接头的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为套合端,其套合端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至少一组止转定位部,所述卡固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组与止转定位部相对应的止转部,另端设有至少一组弹卡部。
所述止转部与止转定位的配合为一非圆形定位结构的配合。所述止转定位部平行于接头六角端面。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具有一接头与卡固件,接头的一端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至少一组止转定位部,所述卡固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组与止转定位部相对应的止转部,另端设有至少一组弹卡部。
所述止转部与止转定位的配合为一非圆形定位结构的配合。所述止转定位部平行于接头六角端面。
本发明所采用的再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具有一接头与一卡固件,接头的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为套合端,其套合端设有一平直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至少一组止转定位部,所述卡固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组平直的止转部,另端设有至少一组弹卡部。
所述止转部与止转定位的配合为一非圆形定位结构的配合。所述止转定位部平行于接头六角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结合稳定其卡固件与接头定位槽的结合十分的稳定,不致有不当的相互转动形态,使整体结合结构更为稳定确实,而达到高稳定度的功能;接合安全性高由于其卡固件于接头相互间保持不转动的形态,如此卡固件凸出接头定位槽的位置与结构必然可保持确定,而可确实的达到接合后高稳定性以及高安全性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系统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卡固件与接头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卡固件与接头接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卡固件与接头接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卡固件配合接头套接于工具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已知的卡固件套接于结合件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号说明10接头11驱动端12套合部 120定位槽121止转定位部 20工具30卡固件 31止转部32弹卡部90卡固件 900限位部901卡掣部91结合件 910卡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兹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惟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是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请配合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的接头10可与各式的工具20相互套接,而其接头10具有一驱动端11,其驱动端11邻接一套接于工具20上的套合部12,而其套合部12外径处凹设有一定位槽120,以供一弹性半圈状的卡固件30卡入定位,并有部份凸出定位槽120以与相对的工具20端面弹性卡制定位。
而其中,接头10主要具有一驱动其它工件的驱动端11以及与工具20套合的套合部12外,另于套合部12上有一定位槽120,而其定位槽120至少一侧处设有一平直形态的止转定位部121,其止转定位部121削直的平面与接头10外部的六角端面的任一面成一平行的形态。
而弹性的卡固件30主体为一C形扣的结构形态,而其一端相对于前述的止转定位部121设成一平直的止转部31,其止转部31向另一端延伸出一弧形的弹卡部32,且其弧形半径大于定位槽120,并于末端形成一回转的形态。
当其卡固件30卡制于工具20的定位槽120内时,其止转部31与定位槽120上的止转定位部121相互卡制,使其卡固件30定位于接头10上保持相互不转动的形态。
如此的结构形态,其卡固件30的弹卡部32即可由一定的位置处凸伸出定位槽120,不致产生不必要的转动,而当与工具20套合时,其即可以确定的弹卡部32与工具20相对端面弹性卡制配合,而达到高安全以及高稳定度的功能。
藉由前述的结构,实可获得以下的功效,诸如1、结合稳定其卡固件30与接头10的定位槽120的结合十分的稳定,不致有不当的相互转动形态,使整体结合结构更为稳定确实,而达到高稳定度的功能。
2、接合安全性高由于其卡固件30于接头10相互间系保持不转动的形态,如此卡固件30凸出接头10定位槽120的位置与结构必然可保持确定,即其凸出的形态在一最佳的状态,如此,当如图5所示时,其卡固件30的弹卡部32以最确定的部位与工具20相对位置卡制,而可确实的达到接合后高稳定性以及高安全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故本发明应符专利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具有一接头与一卡固件,接头的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为套合端,其套合端设有一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至少一组止转定位部,所述卡固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组与止转定位部相对应的止转部,另端设有至少一组弹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与止转定位的配合为一非圆形定位结构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定位部平行于接头六角端面。
4.一种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具有一接头与卡固件,接头的一端设有一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至少一组止转定位部,所述卡固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组与止转定位部相对应的止转部,另端设有至少一组弹卡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与止转定位的配合为一非圆形定位结构的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定位部平行于接头六角端面。
7.一种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具有一接头与一卡固件,接头的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为套合端,其套合端设有一平直的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至少一组止转定位部,所述卡固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组平直的止转部,另端设有至少一组弹卡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部与止转定位的配合为一非圆形定位结构的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定位部平行于接头六角端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工具定位式卡固装置,其一接头与一卡固件,接头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至少一组止转定位部,所述卡固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组与止转定位部相对应的止转部,另端设有至少一组弹卡部,以使卡固件扣于定位槽的同时,以止转部与止转定位部相互配合,使卡固件于接头上形成一定位式的卡固形态,不随意转动,而使卡固件其它的定位弹性部,可相对于接头一定的位置处伸出接头的范围,以使扳手等工具的相对端面处进行弹性卡制时,可在固定的位置处卡制,以达到可确实的控制卡制位置,以确保卡制的效果,成为一高实用性的结构形态。
文档编号B25B23/00GK1895852SQ20051003186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3日
发明者陈泰佐 申请人:陈泰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