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扭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49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小扭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扭力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扭力大小的微小扭力工具。
背景技术
请参照附件一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483377号具固定扭力值的微小扭力扳手(一)专利案,其包括有一扳手本体10,所述扳手本体10是具有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所述扳手本体10第二端12是可插置套合于螺件;一固定件30,所述固定件30是具有第一端31及第二端32,所述固定件30的第一端31是固设于扳手本体10第一端11,其第二端32则设有一弹性体351与一钢珠352;一座体40,所述座体40内是设有一容置空间43,所述座体40是可结合于扳手本体10且将固定件30包覆于容置空间43内,且座体40与固定件30间是藉所述弹性体351而具有弹性的顶掣,所述容置空间43于一端还设有两钢柱46,可与所述钢珠352产生跳动关系。其中,当扳转力道大于弹性体351的弹力时,可使固定件30的第二端32与座体40间产生相对的枢摆关系,亦即达到扭力设定值,即可停止扳转动作。
所述固定件30的钢珠352自两钢柱46中跳动离开之后,虽然达到扭力设定值,但因固定件30随即顶靠在座体40容置空间43的内壁面,故扳转过程仍然会施力于螺丝60上,如此容易造成无法确保螺丝60具有一定扭力值的缺点,使用上较不实用,亦不好用。
所述现有结构在实用上仍有多处缺点,由于所述弹性体351的线径、裁切长度、热处理时间或温度等等稍有误差,皆会影响到弹性体351的弹力,故所述弹性体351在生产时无法精确地获得所需的弹力。若无法对弹性体351的弹力加以微调整,则所述微小扭力扳手即无法达到高精度的要求,并不好用、实用。上述微小扭力扳手所衍生的种种缺失,实有加以研发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小扭力工具,其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缺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小扭力工具,其包括有一本体、一固定件、一调整件、一弹抵装置、盖板和驱动件;所述本体是可供使用者扳转,且其内设有一容置部;所述固定件其一端是枢设于所述本体容置部内,且可产生相对的枢摆关系,所述固定件相反于所述本体的一端则可用以扳动工作物,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一调整部;所述调整件是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调整部处,且所述调整件可与所述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关系;所述弹抵装置是设于所述本体容置部与所述调整件之间,且所述弹抵装置可通过操作所述调整件而设定所述本体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扭力值或者改变弹力大小,以达到调整所述本体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扭力值。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微小扭力工具,其中所述调整件可供制造可微调设置出厂时的扭力定值,以确保产品皆具有一标准的扭力大小。
2.本发明微小扭力工具,其中本发明是利用单一构件的卡抵件,所述卡抵件还可一体成型于本体内,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3.本发明微小扭力工具,其中所述卡抵件的斜面可提供所述本体一自动归回原位的效果,使用上相当方便好用。
4.本发明微小扭力工具,其中所述固定件可接设不同的驱动件,具有可更换多种不同接头的效果。
5.本发明微小扭力工具,其中本发明可采用单边设置,亦可采用双边设置,皆可提供使用者一良好的扳动效果。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图1沿3-3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图3沿4-4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图5为本发明图3的延续,表示调整所述调整件;图6为本发明图5沿6-6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图6的延续,表示所述第一顶掣件跳脱出所述卡抵部;图8为本发明图7的延续,表示所述第一顶掣件位于所述斜面上;图9为本发明更换驱动件的立体外观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1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本发明图10沿12-12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图13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更换驱动件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1扳动部;12容置部;13结合槽;14卡抵件;141卡抵部;142斜面;15缓冲槽;16定位孔;17钢珠;20固定件;21延伸部;22容孔;23卡合槽;24孔道;25调整部;30调整件;31调整端;32扳转部;40弹抵装置;41弹性体;42第一顶掣件;43第二顶掣件;50盖板;51穿孔;60驱动件;61驱动部;70驱动件;71驱动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与图2,本发明的微小扭力工具,包括有一本体10、一枢设于所述本体10内的固定件20、一可于所述固定件20内移动的调整件30及一设于所述本体10与所述调整件30之间的弹抵装置40,所述弹抵装置40可藉操作所述调整件30而设定所述本体10与所述固定件20之间的扭力值;其中请参照图2与图3,所述本体10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本体10第二端的外缘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扳转的扳动部11。所述本体10的底缘则向内凹设有一容置部12,所述容置部12靠近本体10第二端处设有一结合槽13,所述结合槽13可供容置一卡抵件14,而所述卡抵件14亦可一体成型于所述结合槽13内。
所述卡抵件14朝向所述本体10第一端的位置凹设有一卡抵部141,且所述卡抵件14于所述卡抵部141的一侧形成有一斜面142,而所述容置部12靠近所述卡抵件14斜面142的一侧则设有一缓冲槽15。所述容置部12靠近本体10第一端处则设有一纵向的定位孔16,所述定位孔16内是可容置一钢珠17。
所述固定件20的一端是枢设于所述本体10的定位孔16处,且与所述定位孔16内的钢珠17相接触,藉以获得一较佳的枢摆效果。所述固定件20于一侧横向突设有一延伸部21,所述延伸部21内设有一容孔22。所述固定件20远离于所述本体10定位孔16的一端则设有一卡合槽23,所述卡合槽23是呈一非圆形状,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槽23为六角形。所述卡合槽23内设有一孔道24,且所述孔道24的末端处开设有一与所述容孔22相通连的调整部25。
所述调整件30是装设于所述固定件20的调整部25内,且可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关系。所述调整件30靠近所述固定件20容孔22的一端形成有一锥状的调整端31,而所述调整件30异于所述调整端31的一端则设有一扳转部32,所述扳转部32是设为六角状,而得以供六角扳手(图中未示)扳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件30与所述调整部25之间是以螺纹方式相配合。
所述弹抵装置40是设于所述固定件20的容孔22内,且所述弹抵装置40的两端分别顶抵于所述本体10内的卡抵件14上及所述固定件20内的调整件30上。所述弹抵装置40包括有一弹性体41、一第一顶掣件42及一第二顶掣件43。所述弹性体41是顶推于所述第一顶掣件42与所述第二顶掣件43之间,而所述第一顶掣件42是顶抵于所述卡抵件14的卡抵部141,所述第二顶掣件43则顶抵于所述调整件30的调整端3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顶掣件42、43皆实施为一钢珠。
所述盖板50是盖合于所述本体10的底缘处,用以封闭所述本体10的容置部12。所述盖板50相对于所述定位孔16的一端开设有一穿孔51,所述穿孔51是供所述固定件20穿伸而出。
所述驱动件60是接设于所述固定件20的卡合槽23处,而可用以扳动工作物。所述驱动件60于一端形成有一驱动部61,所述驱动部61是用以扳动工作物,而所述驱动件60相反于所述驱动部61的一端则插置于所述固定件20的卡合槽23处。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60设为可与所述卡合槽23相配合的六角状。
参照图3与图4,当所述调整件30装设于所述固定件20的调整部25后,即可进行扭力测试(测试过程并非本案特征,故在此不加以赘述),通过测量出的扭力数据即可知是否达到出厂所需的扭力定值。在此假设其所测得的扭力数据大于出厂所需要的扭力定值。
参照图5,此时可扳转所述调整件30使调整件30下降,令所述弹抵装置40的第二顶掣件43得以沿所述调整件30锥状的调整端31滑移,并逐渐靠近所述调整件30的轴心线,使所述弹抵装置40的弹性体41所提供的弹性顶推力稍微减小,达到降低扭力大小的效果。之后再行扭力测试的动作,在此假设其所测得的扭力数据等于出厂所需要的扭力定值。
参照图6,完成调整扭力大小的设定后,即可提供使用者一具有准确扭力定值的工具。而在操作使用时,使用者所施的扳转力会传达于工作物上,而工作物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若低于扭力定值时,所述弹抵装置40的第一顶掣件42是稳固的顶抵于所述卡抵件14的卡抵部141内,令所述本体10得以连动固定件20,进而得以扳转工作物。
参照图7与图8,当工作物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大于扭力定值时,将使得弹抵装置40中的弹性体41产生压缩并吸收多余的力量,且所述第一顶掣件42将会跳脱出所述卡抵件14的卡抵部141而滑移至所述卡抵件14的斜面142上,同时局部落入所述固定件20的容孔22中,让固定件20可相对于所述本体10产生枢摆动作。此时用户可通过所述弹抵装置40的第一顶掣件42与所述卡抵件14之间的打滑而产生的跳动,来得知扳转工作物的扭力已达到所设定的扭力定值,即可停止扳转动作。
当所述第一顶掣件42跳脱出所述卡抵件14的卡抵部141,而滑移至所述卡抵件14的斜面142之后,所述固定件20与所述容置部12缓冲槽15之间还保持有一相当大的缓冲空间。所述缓冲槽15所提供的缓冲空间可提供所述本体10与所述固定件20之间一缓冲度,避免因惯性旋转而使本体10直接带动所述固定件20持续旋转,造成工作物承受的扭力过大而损坏,为一具有安全考虑的设计。而当使用者不再施力于所述本体10时,所述弹抵装置40的第一顶掣件42将会沿者所述卡抵件14的斜面142而驱使所述固定件20反向枢摆,使所述固定件20可自动归回原位,操作上相当方便。
参照图9,所述固定件20还可接设具有不同型态驱动部71的驱动件70。如图所示是实施为一具有TROX型驱动部71的驱动件70。
参照图10与第图11,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主要表示其另一实施型态。本实施例是将第一个实施例的本体10、固定件20、弹抵装置40及盖板50等构件由单边设置改设双边设置,其动作原理、结构特征同于第一个实施例,故于此延用第一个实施例的标号。而本实施例所能达成的功效不但同于第一个实施例,还更可提供使用者施力时一平稳的扳转效果。
参照第图12,当所述调整件30装设于所述固定件20的调整部25后,即可进行扭力测试(测试过程并非本案特征,故于此不加以赘述),通过测量出的扭力数据即可知是达到出厂所需的扭力定值,而本发明的调整件30可提供一调整扭力大小的效果,使出厂时的产品皆具有一个标准的扭力值,提供一好用与实用的效果给消费者。
参照第图13,所述固定件20还可接设具有不同型态驱动部71的驱动件70。如图所示是实施为一具有TROX型驱动部71的驱动件70。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小扭力工具,包括本体、固定件、弹抵装置、盖板和驱动件,其特征在于一本体,供使用者扳转,所述本体内设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于一端设有一供所述弹抵装置顶抵的卡抵件,所述卡抵件于一侧形成有一斜面;一固定件,其一端是枢设于所述本体容置部内,且产生相对的枢摆关系,所述固定件相反于所述本体的一端则用于扳动工作物,所述固定件远离于所述本体一端则设有一供接设不同形式驱动件的卡合槽;一弹抵装置,其是设于所述本体容置部的卡抵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而所述卡抵件的斜面可提供所述本体一自动归回原位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有一调整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一调整部,所述调整件是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调整部处,所述调整件与所述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关系,所述弹抵装置是设于所述本体容置部与所述调整件之间,且所述弹抵装置通过操作所述调整件而设定所述本体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扭力值或者改变弹力大小,调整所述本体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扭力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设有一缓冲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的一端形成有一可与所述弹抵装置接触的调整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端呈锥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与所述调整部之间是以螺纹方式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异于所述调整端的一端设有一供扳手扳转的扳转部。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抵件凹设有一供所述弹抵装置顶抵于内的卡抵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相对于所述卡抵件的位置设有一供容置所述卡抵件的结合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抵件是一体成型于所述结合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内设有一供所述固定件枢设的定位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内容置一与所述固定件相接触钢珠。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于一侧横向突设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设有一与所述调整部相通连而供容置所述弹抵装置的容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抵装置包括有一弹性体、一第一顶掣件及一第二顶掣件,所述弹性体是顶推于所述第一顶掣件与所述第二顶掣件之间,而所述第一顶掣件是顶抵于所述卡抵件上,所述第二顶掣件则顶抵于所述调整件上。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容置部外盖设有一盖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小扭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一供所述固定件穿伸而出的穿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微小扭力工具,其包括有一本体、一固定件、一调整件与一弹抵装置;所述本体供使用者扳转,且其内设有一容置部;所述固定件一端枢设于所述本体容置部内,且可产生相对的枢摆关系,所述固定件相反于所述本体的一端则可以扳动工作物,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一调整部;所述调整件设于所述固定件的调整部处,且所述调整件可与所述固定件产生相对位移关系;所述弹抵装置是设于所述本体容置部与所述调整件之间,且所述弹抵装置可藉操作所述调整件而改变弹力大小,以达到调整所述本体与所述固定件之间的扭力值。
文档编号B25B13/00GK101053949SQ200710105240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
发明者胡厚飞 申请人:胡厚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