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562阅读:5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修工具,具体的说是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 套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曲轴盲孔中的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一轴的 连接点。曲轴盲孔和一轴导向轴承或套连接相当紧密,当一轴导向轴 承或套损坏,需要更换时,很难拆卸,现在还没有可以拆卸汽车一轴 导向轴承或套的专用工具。当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损坏后,更换一轴导 向轴承或套时,现行的办法基本是使用工具进行敲打,硬拆卸一轴导 向轴承或套,从而导致汽车曲轴盲孔打毛,影响一轴导向轴承或套的 再次安装,使新换上的一轴导向轴承或套容易变形、磨损,影响了一 轴导向轴承或套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方便、快捷的从曲轴盲孔中取 出 一轴导向轴承或套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包括两个力臂圆盘、 一个导向 套、 一个导向旋转轴、 一个调节杆、 一个支撑座,两个力臂圆盘通过 固定轴平行固定,固定轴上固定有外力接杆,导向套为中空圆柱体, 柱体下部外表面设有螺纹,柱面两侧各开有一个导向滑槽,导向旋转 轴为圆柱体,位于导向套内,柱体底面设有螺纹孔,柱体上部设有轴 承通孔,导向旋转轴通过轴承与两力臂圆盘活动连接,调节杆为圆柱
体,柱体上部设有与导向旋转轴螺纹孔内螺纹咬合的螺纹杆,柱体底 部设有限位装置,调节杆通过螺纹杆与导向旋转轴旋转连接,支撑座 为中空圆柱体,内表面设有与导向套外表面螺纹咬合的螺纹,支撑座 通过螺纹与导向套旋转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还包括调节外套,调节 外套为中空圆柱体,其内表面设有螺纹,支撑座外表面设有与调节外 套内表面螺纹咬合的螺纹,调节外套通过螺纹与支撑座旋转连接。
前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中所述调节外套上表 面两侧各设有一个滚珠槽,滚珠槽内设有减力滚珠。
前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中所述滚珠槽两侧设 有力臂圆盘滑道。
前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中所述调节杆柱体底 部打有限位通孔,限位装置由两个可伸縮的限位块组成,两个限位块 位于限位通孔两端,两个限位之间设有压簧,两个限位块一侧各设有 一个限位槽,调节杆限位通孔内对应设有固定销,固定销位于限位槽 内。
前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力臂圆盘 一端各设有两个固定轴孔,另一端各设有一个轴承孔,两个力臂圆盘 一端通过两根固定轴连接固定,另一端通过滚针轴承与导向旋转轴活 连接。
前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轴两端都 设有螺纹,固定轴通过螺母与力臂圆盘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将调节杆插入汽车一轴导向轴 承或套,通过伸縮限位块卡住一轴导向轴承或套,转动力臂圆盘,使
导向旋转轴在导向套滑槽中向上滑动,从而带动调节杆向上移动,达 到方便、快捷的从曲轴盲孔中取出一轴导向轴承或套的目的。本实用 新型将力臂圆盘的圆周行程转换为调节杆沿导向套滑槽方向的直线 行程,具有省力、始终保持与曲轴轴心线同方向用力,不会对曲轴盲 孔产生任何损坏。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适用各种不同车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力臂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两力臂圆盘连接示意图。
图5为导向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向旋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7为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l所示,图2为其左视图, 一种汽车一轴导 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包括两个力臂圆盘l、 一个导向套2、 一个导 向旋转轴3、 一个调节杆4、 一个支撑座5。力臂圆盘1的结构如图2 所示,图3为两力臂圆盘连接示意图,在力臂圆盘1的一端设有两个 固定轴孔8,另一端设有一个轴承孔9,两个力臂圆盘l通过两根固 定轴18连接固定,两根固定轴18两端都设有螺纹,两根固定轴18 通过连接螺母19与两力臂圆盘1固定。两根固定轴18中间焊接有外 力接杆6,在外力接杆6上表面开设有扳手孔7,用于连接扳手。导 向套2的结构如图5所示,为中空的圆柱体,在导向套2的柱面两侧 对称各开有一个导向滑槽10,在导向套2下部外表面设有螺纹。导
向旋转轴3的结构如图6所示,为一圆柱体,在导向旋转轴3的上部 设有轴承通孔20,导向旋转轴3底面设有螺纹孔21。导向旋转轴3 位于导向套2内,用一根减力轴承16穿过导向旋转轴3的轴承通孔 20、导向套2的两个导向滑槽10,活动固定在两力臂圆盘1的轴承 孔9内,减力轴承16采用滚针轴承。调节杆4的结构如图7所示, 为一圆柱体,调节杆4上部设有与导向旋转轴3螺纹孔21内螺纹咬 合的螺纹杆22,调节杆4通过螺纹杆22与导向旋转轴3旋转连接。 调节杆4底部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由两个可伸縮的限位块13组 成,调节杆4柱体底部打有限位通孔,两个限位块13位于限位通孔 两端,两个限位13之间设有压簧12,两个限位块13 —侧各设有一 个限位槽14,调节杆4限位通孔内对应设有固定销15,固定销15位 于限位槽14内,限制两个限位块13伸出过多。支撑座5为一圆柱体, 其内表面设有与导向套2外表面螺纹咬合的螺纹,支撑座5通过螺纹 与导向套2旋转连接,支撑座5外表面也设有螺纹。调节外套ll为 一中空的圆柱体,其内表面设有与支撑座5外表面螺纹咬合的螺纹, 调节外套11通过螺纹旋转固定在支撑座5上。调节外套11上表面两 侧各设有一个滚珠槽,滚珠槽内设有减力滚珠17,滚珠槽两侧还可 设有力臂圆盘滑道。
由于调节杆4与通过螺纹杆22与导向旋转轴3旋转连接,导向 旋转轴3位于导向套2内,减力轴承16穿过导向旋转轴3的轴承通 孔20、导向套2的两个导向滑槽10,活动固定在两力臂圆盘1的轴 承孔9内。导向滑槽10的长度即是调节杆4可上下移动的距离。本 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调节杆4插入一轴导向轴承或套,由于两 个限位块13中间设有压簧12,在插入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时,两个限 位块13收縮,在插进一轴导向轴承或套后,两个限位块13弹出,卡
住一轴导向轴承或套,两个限位块13—侧各设有一个限位槽14,调 节杆4限位通孔内对应设有固定销15,固定销15位于限位槽14内, 固定销15可卡住两个限位块13,防止限位块13弹出调节杆4。然后 转动力臂圆盘1,使导向旋转轴3导向套2的导向滑槽10中向上滑 动,从而带动节杆4向上移动,达到从曲轴盲孔中取出一轴导向轴承 或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力臂圆盘1的圆周行程转换为调节杆4沿 导向套2的导向滑槽10方向的直线行程。减力滚珠17可减小力臂圆 盘1旋转时的摩擦力。如因车型不同导致的一轴导向轴承或套不同, 可通过更换不同的调节杆4前端部分来满足不同车型。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 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力臂圆盘、一个导向套、一个导向旋转轴、一个调节杆、一个支撑座,所述两个力臂圆盘通过固定轴平行固定,固定轴上固定有外力接杆,所述导向套为中空圆柱体,柱体下部外表面设有螺纹,柱面两侧各开有一个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旋转轴为圆柱体,位于导向套内,柱体底面设有螺纹孔,柱体上部设有轴承通孔,导向旋转轴通过轴承与两力臂圆盘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为圆柱体,柱体上部设有与导向旋转轴螺纹孔内螺纹咬合的螺纹杆,柱体底部设有限位装置,调节杆通过螺纹杆与导向旋转轴旋转连接,所述支撑座为中空圆柱体,内表面设有与导向套外表面螺纹咬合的螺纹,支撑座通过螺纹与导向套旋转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外套,所述调节外套为中空圆柱体,其内表面设 有螺纹,所述支撑座外表面设有与调节外套内表面螺纹咬合的螺纹, 调节外套通过螺纹与支撑座旋转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调节外套上表面两侧各设有一个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 设有减力滚珠。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滚珠槽两侧设有力臂圆盘滑道。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调节杆柱体底部打有限位通孔,限位装置由两个可伸縮 的限位块组成,两个限位块位于限位通孔两端,两个限位之间设有压簧,两个限位块一侧各设有一个限位槽,调节杆限位通孔内对应设有 固定销,固定销位于限位槽内。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力臂圆盘一端各设有两个固定轴孔,另一端各设有 一个轴承孔,两个力臂圆盘一端通过两根固定轴连接固定,另一端通 过滚针轴承与导向旋转轴活连接。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两端都设有螺纹,固定轴通过螺母与力臂圆盘固 定。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外力接杆上设有扳手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修工具,是汽车一轴导向轴承或套拆卸装置,包括力臂圆盘、导向套、导向旋转轴、调节杆、支撑座,两个力臂圆盘通过固定轴固定,导向套为中空圆柱体,下部外表面设有螺纹,柱面两侧各开有一个导向滑槽,导向旋转轴为圆柱体,位于导向套内,底面设有螺纹孔,上部设有轴承通孔,导向旋转轴通过轴承与两力臂圆盘活动连接,调节杆为圆柱体,上部设有螺纹杆,底部设有限位装置,调节杆通过螺纹杆与导向旋转轴旋转连接,支撑座为中空圆柱体,内表面设有螺纹,支撑座通过螺纹与导向套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快捷的从曲轴盲孔中取出一轴导向轴承或套。
文档编号B25B27/02GK201067887SQ20072003846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0日
发明者郁富生 申请人:郁富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