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手动操作动力控制装置的便携式动力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37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手动操作动力控制装置的便携式动力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手动操作动力控制装置的便携式动力扳手。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伸长的外壳和动力控制装置的角度型动力扳手,该外壳具有把手,该动力控制装置形式为位于其后端部的触发部以及位于其前端部的具有输出轴的角度驱动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初始组装顺序期间操作上述类型的角度动力扳手是个难题,其中,在初始惰转阶段(initial running down phase),在动力扳手应该适当地连接至螺旋接头以将转动运动施加到其上的时候,待通过螺旋接头固定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不得不放置在它们正确的位置。当使用现有技术的动力扳手开始组装操作的时候,操作人员不得不使用一只手将待组装部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同时使用另一只手通过外壳后端部处的把手支撑动力扳手。通过后端部的把手支撑动力扳手是必须的,从而才能按压动力控制触发部并启动扳手。这意味着操作人员不得不通过一只手支撑重量并保持动力扳手平衡,同时通过另一只手握持待组装的部件和螺旋接头。仅由后端部的把手支撑动力扳手,对于操作者来说很难正确地保持平衡并引导具有附接到输出轴的螺母插座的动力扳手与螺旋接头进行接合。在实际操作时,操作者通过在角度驱动头抓住外壳而执行这种“点和目标”阶段,并且同时通过一只手将螺旋接头部件握持在正确位置,此时他通过他的另一只手支撑扳手的后端部并启动动力控制触发部。这种双手动力扳手引导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并且需要大量经验再加上特定的手尺寸,从而才能抓住和引导角度驱动头处的外壳以及同时正在组装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的角度型动力扳手,其具有手动操作的动力控制触发部的布置,意在扳手应用于待紧固螺旋接头的期间以及在惰转阶段和最终紧固阶段的期间,使动力扳手的操作更容易。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角度型动力扳手,其具有设置在动力扳手上不同位置的分离的动力控制触发部的布置,以在初始应用和螺旋接头惰转阶段期间以及在最终紧固阶段期间,能够实现动力扳手的安全和容易的操作。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角度型动力扳手,其具有设置在动力扳手上不同位置的分离的动力控制触发部的布置,并且设置有编制两个不同动力扳手操作参数组的动力控制单元,其中每个参数组可以通过两个动力控制触发部的任一个使用。从随附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将会呈现出来。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在图1中,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角度型动力扳手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显示的动力扳手包括有伸长的外壳10,在其后端部具有把手11并且在其前端部具有角度驱动头12。外壳10支撑图未示的电动马达以及将马达接合到输出轴14的动力传输装置,该输出轴14的轴颈置于(journalled)角度驱动头12中。输出轴14具有用于支撑多种尺寸的螺母插座的六角形端部,以与待紧固的螺旋接头相接合。作为共同的特征,在这种类型的工具中在把手11上具有动力控制触发部16,操作者通过该动力控制触发部16能够手动控制马达的动力供应。马达和动力控制触发部16通过多芯缆线17连接至可编程动力供应及操作控制装置,其形式为分离的控制单元18。在控制单元18中,存储有适用于不同动力扳手紧固策略以及不同螺旋接头尺寸的操作参数值。举例来说,控制单元18可以包括有适合于不同的动力扳手操作情况的不同的参数组。这些参数组包括涉及转动速度和扭矩限制的参数值,以及最终目标扭矩水平和用于改变速度的阈值,并且如下文所述存在用于螺旋接头惰转阶段的一个参数组,以及用于最终紧固阶段的另一个参数组。第一参数组包括适合于惰转速度以及适合于完成惰转阶段的扭矩阈值的值,而第二参数组包括最终紧固阶段以及所期望的目标扭矩水平的速度控制参数。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控制装置也可以在动力扳手的外壳10或外壳10的后把手11 中成为一体。具体来说,在电池动力扳手中可以是这种情况。如上所述,应用这种类型的动力扳手到待紧固的螺旋接头,并且在同时握持并引导待通过螺旋接头组装的部件是相当复杂的,并且还需要操作者通过角度驱动头12支撑扳手。这使得很难再去按压位于后把手11处的触发部16,以启动扳手并且开始螺旋接头的惰转阶段。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位于外壳10的角度驱动头12处的辅助触发部20,而基本使得上述问题变得容易。这意味着,动力扳手具有主操作控制触发部(其通过后把手11上的触发部16形成)和辅助操作控制触发部20,从而初始操作阶段(即将承载输出轴的螺母插座应用在螺旋接头上,并且启动动力扳手以使得螺旋接头惰转)通过辅助触发部20控制马达操作而进行。螺旋接头的紧固操作意在通过操作者用手支撑动力扳手而进行,操作者用一只手抓住角度驱动头12,并用另一只手握持和引导螺旋接头部件和/或待通过螺旋接头组装的部件。在操作的初始阶段,通过操作者按压额外的触发部20,动力扳手启动并且被控制。 通过角度驱动头12支撑动力扳手以代替通过后把手支撑(其是在现有技术的动力扳手中常用的方式),在扳手应用到螺旋接头以及螺旋接头的惰转阶段期间,操作者能够对扳手进行很好的控制,并且可以容易地引导输出轴/螺母插座。当螺旋接头被适当定位并且惰转阶段完成的时候,操作者改变他对扳手的支撑,并且将他的手从角度驱动头12移动到后把手11。在后一种位置,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主触发部16而控制给马达的动力,并且在直至所期望的目标扭矩水平的最终紧固阶段期间,操作者能够更好地抵消来自扳手的反作用扭矩。在他的角度驱动头扳手支撑位置,操作者只能抵消很少量的反作用扭矩。然而,扳手外壳10、马达以及后把手11的总质量惯性将作为反作用扭矩峰值的吸收装置,从而保护操作者免受不舒服的振动冲击,这种振动冲击在例如非常硬的螺旋接头紧固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在动力扳手的外壳中。为了防止操作者受到过多的反作用扭矩载荷,控制单元18被编程为当使用位于角度头12处的辅助控制触发部20的时候,其可以获得特别的惰转阶段参数组。这意味着, 辅助触发部20只能在扭矩大小处于特定水平下时才能有效控制到达扳手的动力,当达到预定的阈值扭矩水平时辅助触发部便无效了。阈值扭矩水平选择为与惰转阶段最后达到的适当的螺旋接头的情况相对应。连续地紧固螺旋接头以达到所期望的目标扭矩水平是通过操作后把手11上的主触发部16而进行的。适当地,控制单元18可以被编程为在预定的顺序中激活两个不同的参数组,从而在基于第二参数组的最终紧固阶段激活之前,由第一参数组控制的惰转阶段总是必须完成。对于操作者以及螺旋接头和待通过螺旋接头组装的部件来说,这增加了安全性。根据本发明的动力扳手具有以下优点它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平衡的类似手枪的抓握支撑,其包括在螺旋接头惰转阶段期间的工具的良好适用的动力控制。这种可选择的用于动力扳手的支撑和控制的抓握提供了最初惰转阶段期间与螺旋接头接合的动力扳手的便利操作,并且有助于获得动力扳手的改进效率和生产力。需要注意的是,所描述的动力扳手只是一个例子,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自由的变化。例如,图示的辅助触发部20作为按钮而位于角度驱动头12的下侧上,但是根据动力扳手的应用以及出于更适合操作者的考虑,其当然也可以位于其他地方。同样,按钮类型的触发部也可以变换为任何其它类型的触发部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动力扳手,包括伸长的外壳(10)以及手动操作的动力控制装置,所述外壳形成为在前端部具有角度驱动头(12),在后端部具有把手(11),马达支撑在所述外壳 (10)之内并且驱动连接至输出轴(14),该输出轴(14)的轴颈置于所述角度驱动头(12) 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装置分为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上的不同位置的两个独立激活的动力控制触发部(16、20),所述动力控制触发部(16、20)包括主动力控制触发部 (16)和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20),该主动力控制触发部(16)设置为在最终紧固阶段期间被操作,该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00)设置为在待紧固的螺旋接头的初始惰转阶段期间被激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扳手,其中所述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20)位于所述角度驱动头(1 处,所述主动力控制触发部(16)位于所述把手(11)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扳手,其中可编程操作控制单元(18)连接至所述马达并且连接至所述主动力控制触发部和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16、20),所述控制单元(18) 被编程为具有两个不同的操作参数组,其中所述操作参数组的第一组设置为通过所述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00)被激活,所述操作参数组的第二组设置为通过所述主动力控制触发部(16)被激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扳手,其中所述操作参数组的所述第一组适合于在初始螺旋接头惰转阶段期间控制动力扳手操作,而所述操作参数组的所述第二组适合于在最终螺旋接头紧固阶段期间控制动力扳手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动力扳手,其中所述操作控制单元(18)被编程为在特定的顺序中激活所述第一和第二参数组,从而所述第二操作参数组不能被激活除非所述第一操作参数组已经被激活并且螺旋接头的初始惰转阶段完成。
全文摘要
一种角度型的便携式动力扳手,包括具有角度驱动头(12)和后把手(11)的伸长的外壳(10),并且支撑马达。所述动力扳手进一步包括手动操作的动力控制装置(16、20),其包括主动力控制触发部(16)和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该主动力控制触发部(16)位于所述后把手(11)处,该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位于所述角度驱动头(12)处,其中所述马达以及主触发部(16)和所述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20)连接至可编程控制单元(18),该可编程控制单元(18)中存储有分别适合于螺旋接头惰转阶段和最终紧固阶段的操作参数组。所述辅助动力控制触发部(20)设置为仅激活惰转参数组,而所述主动力控制触发部(16)设置为激活最终紧固参数组。
文档编号B25B23/00GK102256748SQ200980151571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H·K·J·布罗丁 申请人:阿特拉斯·科普柯工具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