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37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X光探伤装片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具。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制造中,许多不同结构、不同尺寸的环形零件和盘类零件需要进行X 光探伤检查,X光探伤检查中需要在零件下面布置X光底片和铅板,目前装片普遍采用的方 法是用多个铁夹子将铅板和底片固定到被探伤零件的下表面上。其缺点是需要多人操 作,装片效率低;由于铁夹子的开口不能调整,对有些有倒角或者较厚的零件难以夹住,使 装片不好造成探伤质量不好,浪费底片并延长探伤周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便于操作、装片效率高、能保证装片和探伤质量的 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具,其特征在于,它由 金属薄板制成的两个弹性夹和连接两个弹性夹的连接板组成;每个弹性夹由上弹性片、立 板和下弹性片连接组成,上弹性片、立板和下弹性片的宽度相同,上弹性片长度方向的内边 缘与立板的上边缘垂直连接,下弹性片长度方向的内边缘与立板的下边缘垂直连接,上弹 性片的长度小于下弹性片的长度,立板的高度不小于环形零件的厚度、铅板的厚度和X光 底片的厚度之和;连接板是一个板条,连接板的左端与左侧弹性夹的立板通过整体加工或 者焊接或者铆接连接为整体,连接板的右端与右侧弹性夹的立板通过整体加工或者焊接或 者铆接连接为整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便于操作,一个人就可以方便地装片,大大提高了装片效 率,保证了装片和探伤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双点划线表示被探伤的零件,虚线表示铅 板和X光底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 具,其特征在于,它由金属薄板制成的两个弹性夹和连接两个弹性夹的连接板4组成;每个 弹性夹由上弹性片2、立板1和下弹性片3连接组成,上弹性片2、立板1和下弹性片3的宽 度相同,上弹性片2长度方向的内边缘与立板1的上边缘垂直连接,下弹性片3长度方向的 内边缘与立板1的下边缘垂直连接,上弹性片2的长度小于下弹性片3的长度,立板1的高 度不小于环形零件的厚度、铅板5的厚度和X光底片6的厚度之和;连接板4是一个板条, 连接板4的左端与左侧弹性夹的立板1通过整体加工或者焊接或者铆接连接为整体,连接板4的右端与右侧弹性夹的立板1通过整体加工或者焊接或者铆接连接为整体。所说的探伤夹具由不锈钢薄板整体加工制成,不锈钢薄板的厚度δ = 0. 8mm 1. 2mm。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装X光底片时,先将铅板5和X光底片6放置于探伤 夹具的下弹性片3上,然后将装好铅板5和X光底片6的探伤夹具安装到被探伤零件7上, 铅板5和X光底片6位于被探伤零件7的下表面,上弹性片2位于被探伤零件7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制成不同的系列产品,以便适合于不同的被探伤零件。实施例1被探伤零件7的厚度为10mm,铅板和X光底片6的厚度为10mm,所说的探伤夹具 由不锈钢薄板整体加工制成,不锈钢薄板的厚度δ = 1mm,立板1的高度为20mm。实施例2被探伤零件7的厚度为15mm,铅板和X光底片6的厚度为10mm,所说的探伤夹具 由不锈钢薄板整体加工制成,不锈钢薄板的厚度δ = 1.2mm,立板1的高度为25mm。实施例3被探伤零件7的厚度为8mm,铅板和X光底片6的厚度为10mm,所说的探伤夹具由 不锈钢薄板整体加工制成,不锈钢薄板的厚度δ = 0. 8mm,立板1的高度为18mm。
权利要求1.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具,其特征在于,它由金属薄板制成的两个弹性夹 和连接两个弹性夹的连接板[4]组成;每个弹性夹由上弹性片[2]、立板[1]和下弹性片[3]连接组成,上弹性片[2]、立板[1]和下弹性片[3]的宽度相同,上弹性片[2]长度方向 的内边缘与立板[1]的上边缘垂直连接,下弹性片[3]长度方向的内边缘与立板[1]的下 边缘垂直连接,上弹性片[2]的长度小于下弹性片[3]的长度,立板[1]的高度不小于环形 零件的厚度、铅板[5]的厚度和X光底片W]的厚度之和;连接板[4]是一个板条,连接板[4]的左端与左侧弹性夹的立板[1]通过整体加工或者焊接或者铆接连接为整体,连接板 [4]的右端与右侧弹性夹的立板[1]通过整体加工或者焊接或者铆接连接为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不锈钢 薄板整体加工制成,不锈钢薄板的厚度S = 0. 8mm 1. 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X光探伤装片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环形零件X光探伤夹具。它由金属薄板制成的两个弹性夹和连接两个弹性夹的连接板[4]组成,每个弹性夹由上弹性片[2]、立板[1]和下弹性片[3]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便于操作,一个人就可以方便地装片,大大提高了装片效率,保证了装片和探伤质量。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1897576SQ20102063794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彭恕平, 敖斌 申请人: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