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56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零部加工所用的夹具,具体是一种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所采用的装夹方法是用两爪盘夹着工件的两个焊接端进行加工,所加工出来的底座两端接口与底面的垂直度很不稳定,有20% 的产品超出公差0. 5mm,加工时校正时间每件需要12分钟左右,故加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夹时间短,加工效率高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它是由机板、底板、支撑柱和横梁构成,所述底板垂直设在机板上,所述底板的表面上设有与空气过滤器底座的底面相适应的圆形凹槽,所述底板的表面上且位于圆形凹槽设有两个螺孔,两个支撑柱的一端分别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柱的另一端,横梁的中部设有顶紧螺孔,顶紧螺孔内设有用以顶紧空气过滤器底座的顶紧螺栓。所述底板为长方形,机板为圆形,底板的端面通过五个螺丝与机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所述三角形加强筋板分别与底板和机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将工件的底面作为加工定位的基准,并用顶紧螺栓对工件的顶部顶紧固定,彻底解决了焊接口与底面的垂直度不稳定的问题,使加工后的空气过滤器底座的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升到现在的100%,并且装夹工件的时间至少缩短了十分钟,以年加工3000件的底座工件计算,每年可节约10万元左右的加工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所述纵剖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示意图。图中1、机板;2、底板;3、支撑柱;4、横梁;5、顶紧螺栓;6、三角形加强筋板;7、 顶紧螺孔;8、圆形凹槽;9、螺孔;10、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所示,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它是由机板1、底板2、支撑柱3、横梁4和顶紧螺栓5构成,所述机板1为圆形,底板2为长方形,机板1通过五个螺丝与底板2固定连接,并使底板2与机板1相垂直,底板2的两侧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6,三角形加强筋板6分别与底板2和机板1固定连接。底板2的表面上设有与空气过滤器底座的底面相适应的圆形凹槽8,底板2的表面上且位于圆形凹槽8设有两个螺孔9,两个支撑柱 3的一端分别与螺孔9螺纹连接,所述横梁4的两端通过螺丝10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柱的另一端,横梁4的中部设有顶紧螺孔7,顶紧螺孔7内设有用以顶紧空气过滤器底座的顶紧螺栓5。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机板、底板、支撑柱和横梁构成,所述底板垂直设在机板上,所述底板的表面上设有与空气过滤器底座的底面相适应的圆形凹槽,所述底板的表面上且位于圆形凹槽设有两个螺孔,两个支撑柱的一端分别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柱的另一端,横梁的中部设有顶紧螺孔,顶紧螺孔内设有用以顶紧空气过滤器底座的顶紧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长方形,机板为圆形,底板的端面通过五个螺丝与机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所述三角形加强筋板分别与底板和机板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器底座连接口加工用夹具,它是由机板、底板、支撑柱和横梁构成,所述底板垂直设在机板上,所述底板的表面上设有与空气过滤器底座的底面相适应的圆形凹槽,所述底板的表面上且位于圆形凹槽设有两个螺孔,两个支撑柱的一端分别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柱的另一端,横梁的中部设有顶紧螺孔,顶紧螺孔内设有用以顶紧空气过滤器底座的顶紧螺栓。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加工后的空气过滤器底座的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升到现在的100%,并且装夹工件的时间至少缩短了十分钟,以年加工3000件的底座工件计算,每年可节约10万元左右的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2224969SQ2011202690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刘新文 申请人:肇庆东洋新岛不锈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