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90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一般是将背光模组放于托盘上,然后放上面板, 覆盖上铁框,最后通过背光模组上的螺丝孔进行螺丝的锁付处理。随着液晶模组逐渐向大尺寸、轻薄化以及窄边框的趋势发展,需要的产品厚度也逐渐减小,使得背光模组的刚度降低,导致背光模组弯曲度增大。一旦背光模组弯曲挠度过大,将直接影响正面以及侧边螺丝孔的位置,因而影响侧边螺丝的锁付。请参阅图1,图1 中,在将背光模组11上的螺丝孔12连接到铁框13上的螺丝孔14时,由于背光模组11弯曲过大,使得螺丝孔12和螺丝孔14无法连接。上述情况虽然可以由操作员手动去将弯曲的背光模组托回原位,再锁上螺丝,但会增加作业的复杂性,也会影响生产速度。若采用固定的支撑柱来支撑背光模组,在将背光模组翻转后支撑柱将支撑在显示区域。而且,在更换组装设备后,需要逐个调整所有支撑柱的高度,调整时间长,难度大,导致效率低。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组装背光模组时,由于支撑柱过高,在将背光模组翻转时影响显示区域,而且调整支撑柱的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包括多个侧面,所述背光模组开设有螺丝孔,所述设备包括承板,设有至少一开口;支撑柱,穿过所述开口 ;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伸出或者缩回的伸缩控制器件,所述伸缩控制器件连接所述支撑柱。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中,所述伸缩控制器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伸出的压缩件,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缩回的弹出件,所述压缩件和所述弹出件均连接所述支撑柱。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中,所述支撑柱包括滚轮,卡位条,中间柱以及顶拴,所述中间柱穿过所述开口 ;所述压缩件连接所述滚轮,所述滚轮连接所述卡位条,所述卡位条连接所述中间柱,所述顶拴连接所述中间柱;所述滚轮和所述卡位条设置在所述压缩件的一侧;所述顶拴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中,所述压缩件为梯形块状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中,所述弹出件为弹簧结构,所述弹出件设置在所述承板和所述卡位条之间。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组装背光模组时,由于支撑柱过高,在将背光模组翻转时影响显示区域的技术问题,简化了调整支撑柱的过程。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于图2中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的组装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的结构图。背光模组30包括第一表面Bl和第二表面B2,第一表面Bl和第二表面B2之间设置有侧面,背光模组30上开设有螺丝孔(图未示)。所述设备包括承板20,承板20开设有开口 21。所述设备还包括支撑柱以及伸缩控制器件(图未标),所述支撑柱穿过开口 21。请参阅图2,伸缩控制器件包括压缩件22和弹出件23,压缩件22用于控制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20伸出,即控制支撑柱沿预设方向C移动预设距离D ;弹出件23用于控制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20缩回,即控制支撑柱沿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D。其中, 预设方向C垂直于承板20。请参阅图2,支撑柱包括滚轮24,卡位条25,中间柱26以及顶拴27。其中,压缩件 22通过滚轮24连接支撑柱,滚轮24连接卡位条25,卡位条25连接中间柱26,中间柱26穿过开口 21,顶拴27连接中间柱26。其中,滚轮24和卡位条25设置在压缩件22的一侧;顶拴27设置在背光模组30 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压缩件22为梯形块状结构,其梯形的底角为θ,当然,压缩件22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只要能够控制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20伸出即可,此处不一一列举。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底角θ的角度可以灵活的调整,梯形压缩件22的高度也可灵活调整,以方便根据不同的组装设备的高度进行螺丝的锁付处理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弹出件23为弹簧结构,弹出件23设置在承板20和卡位条25之间, 当然,弹出件23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只要能够控制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20缩回即可,此处不一一列举。 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的工作原理为[0033]在对背光模组30的第一表面B 1和侧面进行螺丝的锁付处理时,通过压缩件22 压缩滚轮24,滚轮24进一步的压缩卡位条25,卡位条25压缩弹出件23,进而使得中间柱 26带动顶拴27沿预设方向C移动预设距离D,此时,支撑柱的滚轮24是位于压缩件22的顶面上,支撑柱相对承板20伸出,,并支撑于所述背光模组的所述第二表面,以保证背光模组30在组装时需要的刚度,避免了在进行螺丝锁付处理时的螺丝孔错位问题的发生。在背光模组30的第一表面B 1以及侧面完成螺丝锁付处理后,将背光模组30翻转到第二表面B 2,此时,解除压缩件22对弹出件23的压缩,因此,在弹出件23的弹力作用下,卡位条25带动中间柱26运动,中间柱26带动顶拴27沿与预设方向C相反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D,此时,支撑柱的滚轮24并未位于压缩件22的顶面上,支撑柱相对承板20缩回,保证了支撑柱的顶拴27不会接触到背光模组30的显示区域,而且,由于已经完成螺丝的锁付处理,因此背光模组30整体已经不存在刚度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背光模组30的组装是在一条流水线上完成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在该流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沿水平方向移动。在对背光模组30 的第一表面Bl和侧面进行螺丝的锁付处理时,在背光模组30中其它不需要支撑柱伸出的位置,不安装压缩件22,支撑柱的顶拴27在弹出件23作用下缩回,从而使得支撑柱的顶拴 27不接触背光模组30的显示区域。更具体的,压缩件22安装在需要支撑的工位,即安装有压缩件22的工位,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运动到该工位时顶拴27就会被顶起。图3为基于图2中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的组装流程示意图。在步骤S301中,提供伸缩控制器件、承板以及支撑柱,并使得所述支撑柱穿过承板的开口。在步骤S302中,在对背光模组的第一表面以及侧面进行螺丝锁付处理时,所述伸缩控制器件控制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伸出。在步骤S303中,在将背光模组翻转到所述第二表面时,所述伸缩控制器件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缩回。其中,背光模组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包括多个侧面,背光模组开设有螺丝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伸缩控制器件包括压缩件和弹出件,本实施例通过压缩件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伸出,通过弹出件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缩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支撑柱包括滚轮,卡位条,中间柱以及顶拴,其中,中间柱穿过开口 ;压缩件通过滚轮连接支撑柱,滚轮连接卡位条,顶拴连接中间柱。其中,所述滚轮和所述卡位条设置在所述压缩件的一侧;所述顶拴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优选的,压缩件为梯形块状结构,其梯形的底角为θ,当然,压缩件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只要能够控制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伸出即可,此处不一一列举。而且,底角θ的角度可以灵活的调整,梯形压缩件的高度可以灵活调整,只要方便根据不同的组装设备的高度进行螺丝的锁付处理即可。优选的,弹出件为弹簧结构,该弹簧结构设置在承板和卡位条之间,当然,弹出件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只要能够控制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缩回即可,此处不一一列举。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包括多个侧面,所述背光模组开设有螺丝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承板,设有至少一开口 ; 支撑柱,穿过所述开口 ;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伸出或者缩回的伸缩控制器件,所述伸缩控制器件连接所述支撑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控制器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伸出的压缩件,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缩回的弹出件,所述压缩件和所述弹出件均连接所述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滚轮,卡位条,中间柱以及顶拴,所述中间柱穿过所述开口 ;所述压缩件连接所述滚轮,所述滚轮连接所述卡位条,所述卡位条连接所述中间柱,所述顶拴连接所述中间柱;所述滚轮和所述卡位条设置在所述压缩件的一侧;所述顶拴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件为梯形块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件为弹簧结构, 所述弹出件设置在所述承板和所述卡位条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的组装设备,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包括多个侧面,所述背光模组开设有螺丝孔,所述设备包括承板,设有至少一开口;支撑柱,穿过所述开口;所述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柱相对所述承板伸出或者缩回的伸缩控制器件,所述伸缩控制器件连接所述支撑柱。
文档编号B25B27/00GK202240988SQ20112029579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刘勇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