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41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辅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图4 6。滑动轴承I俗称Du套,是一种开口的,具有一定的弹性轴承,在自由状态下,滑动轴承I的外径尺寸d大于零件8的内孔尺寸D,在不借助工装辅具和外力的前提下,根本无法将滑动轴承I压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滑动轴承的外径尺寸大于零件的内孔尺寸,在自然状态下无法将滑动轴承压入到零件的内孔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该装置通过压套、旋转螺母、螺纹杆、收紧套、推动扳手、导向套、止动螺母和止动扳手的配合,可以方便地将滑动轴承压入到零件的内孔中。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压套2、旋转螺母3、螺纹杆4、收紧套5、推动扳手6、导向套7、底板9、止动螺母10和止动扳手11。所述收紧套5用于收紧滑动轴承I,在滑动轴承I时,使滑动轴承I的外径小于零件8的内径;所述压套2是同心的圆台结构,压套2中心是通孔,压套2圆台中大圆的外径小于收紧套5的内径,大于收紧后滑动轴承I的外径;压套2圆台中小圆的外径与收紧后滑动轴承I的内径为小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7是同心的圆台结构,在压入滑动轴承I过程中起定心、定向和导向作用,导向套7中心是通孔,导向套7圆台中大圆的外径小于收紧后滑动轴承I的外径,导向套7圆台中小圆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导向套7圆台中大圆与零件8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即稍小于零件8的内孔,大外圆也稍小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外圆。所述底板9用来阻挡零件8,其中心开有通孔,通孔大于螺纹杆4的外径。所述螺纹杆4外圆带有螺纹,其下端是外六方形,螺纹杆4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压套2、导向套7和底板9,在螺纹杆4的上端,旋转螺母3与螺纹杆4配合压在压套2的上端面,推动扳手6 —端的内六方与旋转螺母3的外六方配合。止动螺母10将底板9与止动扳手11隔开,止动扳手11 一端的内六方与螺纹杆4的外六方配合。所述压套2中心通孔与螺纹杆4是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7中心通孔与螺纹杆4是间隙配合。所述止动螺母10是外六方形,其外六方尺寸大于底板9上通孔的直径。所述旋转螺母3是外六方形,其外六方尺寸大于压套2中心通孔的直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设计有压套、旋转螺母、螺纹杆、收紧套、推动扳手、导向套、止动螺母和止动扳手,通过压套、旋转螺母、螺纹杆、收紧套、推动扳手、导向套、止动螺母和止动扳手的配合,可以方便地将滑动轴承压入到零件的内孔中。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I是本发明装置将滑动轴承压入零件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装置将滑动轴承压入零件内孔后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滑动轴承压入エ装辅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的滑动轴承与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滑动轴承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中,I-滑动轴承,2-压套,3-旋转螺母,4-螺纹杆,5-收紧套,6-推动扳手,7-导向套,8-零件,9-底板,10-止动螺母,11-止动扳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參照图I 3。本发明滑动轴承压入エ装辅具装置包括压套2、旋转螺母3、螺纹杆4、收紧套5、推动扳手6、导向套7、底板9、止动螺母10和止动扳手11。压套2是两个同心的台阶外圆零件,中心有一孔,孔稍大于螺纹杆4的外径即可,其中大外圆稍小于收紧套5的内孔,但必须大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外圆,大外圆起挡住并推动滑动轴承I作用,压套2的小外圆和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即稍小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内孔,小外圆起定心和定向作用,这样在压入过程中压套2在通过收紧套5的内孔时,不会被收紧套5的内孔挡住或划伤,小外圆起定心和定向作用保证了压入质量。旋转螺母3即外六方螺母,内孔是螺纹,其外六方尺寸必须大于压套2的中心处孔的尺寸,这样旋转螺母3能压住压套2端面。螺纹杆4外圆是有螺纹的杆类零件,其中一端加工成外六方,止动扳手11 一端加工成内六方并稍大于螺纹杆4的外六方,这样将螺纹杆4的外六方插入到止动扳手11的内六方孔中,将止动扳手11的另一端卡住或放到地上,螺纹杆4也就会被止动扳手11固定住,螺纹杆4在压入过程中就不会转动。收紧套5的内孔稍大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外圆,两者是间隙配合。推动扳手6—端加工成内六方,其内六方尺寸稍大于旋转螺母3的外六方,这样推动扳手6能卡住旋转螺母3的外六方,用手旋转推动扳手6另一端,推动扳手6带动旋转螺母3就会顺着螺纹杆4的螺纹作螺旋运动,旋转螺母3就会推动压套2做直线运动,压套2会推着滑动轴承I也做相应直线运动。导向套7是两个同心的台阶外圆零件,中心有一孔,孔大于螺纹杆4的外径,导向套7的小外圆和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即稍小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内孔,导向套7的大外圆和零件8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即稍小于零件8的内孔,大外圆也稍小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外圆,但必须保证能挡住收紧后的滑动轴承1,这样导向套7的大小外圆在压入过程中起定心、定向和导向作用,保证压入质量。底板9是有一孔的零件,孔大于螺纹杆4的外径即可,螺纹杆4能穿过底板9的孔,底板9 一平面起挡住零件8作用。止动螺母10即外六方螺母,内孔是螺纹,其外六方尺寸必须大于底板9的孔,止动螺母10将底板9和止动扳手11隔开。先用收紧套5将滑动轴承I收紧,再将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套到导向套7的小外圆上,然后将导向套7的大外圆装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这个过程不能将收紧套5从滑动轴承I上去棹,再将螺纹杆4穿过,在螺纹杆4有外六方一端穿过底板9和止动螺母10,并在螺纹杆4外六方一端插上止动扳手11,并将止动扳手11的另一端卡住或放到地上,将零件8和底板9贴平,再将压套2的小外圆装入到滑动轴承I的内孔并利用大外圆台阶止住滑动轴承1,将旋转螺母3拧到螺纹杆4上并止住压套2端面,用推动扳手6的内六方一端卡住旋转螺母3的外六方,然后用手慢慢旋转推动扳手6的另一端,即给予推动扳手6 —定的扭矩,推动扳手6就会带动旋转螺母3顺着螺纹杆4的螺纹作螺旋运动,旋转螺母3就会推动压套2作直线运动,压套2会压着滑动轴承I也做相应的直线运动,直至将滑动轴承I压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在 滑动轴承I即将全部进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时,收紧套5会逐渐从滑动轴承I的外圆脱落,压入完成后,依次卸掉取出各零部件。具体压入过程首先用收紧套5将滑动轴承I收紧,再将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套到导向套7的小外圆上,然后将导向套7的大外圆装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这个过程不能将收紧套5从滑动轴承I上去掉,再将螺纹杆4穿过,在螺纹杆4外六方一端穿过底板9和止动螺母10,并在螺纹杆4外六方一端插上止动扳手11,并将止动扳手11的另一端卡住或放到地上,将零件8和底板9贴平,再将压套2的小外圆装入到滑动轴承I的内孔并利用大外圆台阶止住滑动轴承1,在将旋转螺母3拧到螺纹杆4上并止住压套2端面,用推动扳手6的内六方一端卡住旋转螺母3的外六方,然后用手慢慢旋转推动扳手6的另一端,即给予推动扳手6 —定的扭矩,推动扳手6就会带动旋转螺母3顺着螺纹杆4的螺纹作螺旋运动,旋转螺母3就会推动压套2作直线运动,压套2会压着滑动轴承I也做相应的直线运动,直至将滑动轴承I压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在滑动轴承I即将全部进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时,收紧套5会逐渐从滑动轴承I的外圆脱落,压入完成后,依次卸掉取出各零部件。因为导向套7的大外圆和零件8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保证了定心和定向,并起导向作用;压套2的小外圆和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压套2的小外圆起定心和定向作用。这样滑动轴承I在旋转螺母3的作用力下顺着导向套7逐渐进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直至将滑动轴承I压入到指定要求,解决了将滑动轴承压入到零件内孔中的方法,而且任何形状的零件都可以保证将滑动轴承压入到零件的内孔中,且保证滑动轴承不被损坏。经过大量使用验证,本发明用手动方式将滑动轴承压入到零件内孔中的工装辅具装置,能够解决将滑动轴承压入到零件的内孔中,不需要借助压力机等其它设备,节约了成本,保证了装配质量。尤其在较大零件上应用,其压入不受设备和条件限制,非常方便;而且任何形状的零件都可以保证用手动方式将滑动轴承压入到零件的内孔中,且保证滑动轴承不被损坏。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套(2)、旋转螺母(3)、螺纹杆(4)、收紧套(5)、推动扳手¢)、导向套(7)、底板(9)、止动螺母(10)和止动扳手(11);所述收紧套(5)用于收紧滑动轴承(I),在滑动轴承(I)时,使滑动轴承(I)的外径小于零件(8)的内径;所述压套(2)是同心的圆台结构,压套(2)中心是通孔,压套(2)圆台中大圆的外径小于收紧套(5)的内径,大于收紧后滑动轴承⑴的外径;压套(2)圆台中小圆的外径与收紧后滑动轴承⑴的内径为小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7)是同心的圆台结构,在压入滑动轴承⑴过程中起定心、定向和导向作用,导向套⑵中心是通孔,导向套(7)圆台中大圆的外径小于收紧后滑动轴承(I)的外径,导向套(7)圆台中小圆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I)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导向套(7)圆台中大圆与零件⑶的内孔为小间隙配合,即稍小于零件⑶的内孔,大外圆也稍小于收紧后的滑动轴承⑴的外圆;所述底板(9)用来阻挡零件(8),其中心开有通孔,通孔大于螺纹杆⑷的外径;所述螺纹杆⑷外圆带有螺纹,其下端是外六方形,螺纹杆(4)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压套(2)、导向套(7)和底板(9),在螺纹杆(4)的上端,旋转螺母(3)与螺纹杆⑷配合压在压套⑵的上端面,推动扳手(6) —端的内六方与旋转螺母(3)的外六方配合;止动螺母(10)将底板(9)与止动扳手(11)隔开,止动扳手(11) 一端的内六方与螺纹杆(4)的外六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2)中心通孔与螺纹杆(4)是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7)中心通孔与螺纹杆(4)是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螺母(10)是外六方形,其外六方尺寸大于底板(9)上通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螺母(3)是外六方形,其外六方尺寸大于压套(2)中心通孔的直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压入工装辅具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的滑动轴承在自然状态下无法压入零件内孔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压套(2)、旋转螺母(3)、螺纹杆(4)、收紧套(5)、推动扳手(6)、导向套(7)、底板(9)、止动螺母(10)和止动扳手(11);所述收紧套(5)用于收紧滑动轴承(1),使滑动轴承(1)的外径小于零件(8)的内径;所述导向套(7)在压入滑动轴承(1)过程中起定心、定向和导向作用。通过压套(2)、旋转螺母(3)、螺纹杆(4)、收紧套(5)、推动扳手(6)、导向套(7)、底板(9)、止动螺母(10)和止动扳手(11)的配合,可以方便地将滑动轴承(1)压入到零件(8)的内孔中。
文档编号B25B27/073GK102615622SQ2012100519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刘海峰, 张 浩, 张飞燕, 苏养元, 高云峰 申请人: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