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4336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纸机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切纸机是造纸工业中切裁成平板纸的设备,主要由机架主体、裁切部件、压纸部件、推纸部件和控制部件组成,其中推纸部件中推纸器做为其主要的构成组件,主要是使纸张运动到指定位置,配合压纸部件使纸张便于裁切。推纸器左右运行时有两个极限位置,即最小极限位置和最大极限位置,用来限制推纸器的运动区间,在极限位置必须设置有限位
>J-U 装直。目前,推纸器极限位置的限位装置采用撞块碰撞行程开关的方式进行限位,行程开关位置调整不当容易撞坏,频繁的碰撞不仅减少了机械使用的寿命,而且是得限位不可靠,造成机械撞击,损坏零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无机械碰撞,安全性高,调整简单的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切纸机工作台6上的推纸器1,推纸器I与由电机7带动的丝杠1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单片机控制装置4和变频控制装置5 ;基准感应开关2固定在工作台6上;距离传感器3设置在丝杠10上;变频控制装置5设置在电机7上;单片机控制装置4设置在工作台6上,并分别连接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和变频控制装置5。进一步,所述的基准感应开关2为光感应开关,推纸器I与基准感应开关2同侧的下方设置有挡板8。进一步,所述的变频控制装置5上设置有显示屏幕9。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通过对基准感应开关2的控制来确定参照点,同时配合丝杠10上设置的距离传感器3对运动位移进行反馈;由单片机控制装置4的控制,经变频控制装置5实现电机7的变速以及正反运转,使得推纸器I无需碰撞就实现位置的限定;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安全可靠,调整方便,操作简单,机械寿命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例2所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推纸器I、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单片机控制装置4、变频控制装置5、工作台6、电机7、挡板8、显示屏幕9、丝杠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例I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切纸机工作台6上的推纸器1,推纸器I与由电机7带动的丝杠10相连接;还包括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单片机控制装置4和变频控制装置5 ;基准感应开关2固定在工作台6上;距离传感器3设置在丝杠10上;变频控制装置5设置在电机7上;单片机控制装置4设置在工作台6上,并分别连接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和变频控制装置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对推纸器I的限位时,当推纸器I开始运动,经过基准感应开关2时,确定推纸器I的位置基点,然后由距离传感器3采集推纸器I的运动位移,反馈到单片机控制装置4中,通过变频控制装置5对电机7进行调节控制,使其进行变速或正转 或反转运动,以通过丝杠10带动设置在工作台6上的推纸器I运动限制在极限位置区间之内。实例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如附图所示,其中基准感应开关2为光感应开关,推纸器I与基准感应开关2同侧的下方设置有挡板8 ;挡板8随推纸器I运动时遮挡光感应开关,就能确定推纸器I运动的基点;变频控制装置5上设置有显示屏幕9,用于显示数据参数。其余结构和使用均同实例I所述。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切纸机工作台(6)上的推纸器(1),推纸器(I)与由电机(7)带动的丝杠(1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单片机控制装置(4)和变频控制装置(5);基准感应开关(2)固定在工作台(6)上;距离传感器(3)设置在丝杠(10)上;变频控制装置(5)设置在电机(7)上;单片机控制装置(4)设置在工作台(6)上,并分别连接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和变频控制装置(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准感应开关(2)为光感应开关,推纸器(I)与基准感应开关(2)同侧的下方设置有挡板(8)。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控制装置(5)上设置有显示屏幕(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纸机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使用寿命长,无机械碰撞,安全性高,调整简单的新型的切纸机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切纸机上作台(6)上的推纸器(1),推纸器(1)与由电机(7)带动的丝杠相连接;还包括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单片机控制装置(4)和变频控制装置(5);基准感应开关(2)固定在工作台(6)上;距离传感器(3)设置在丝杠(10)上;变频控制装置(5)设置在电机(7)上;单片机控制装置(4)设置在工作台(6)上,分别连接基准感应开关(2)、距离传感器(3)和变频控制装置(5);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安全可靠,调整方便,操作简单,机械寿命长。
文档编号B26D5/00GK202517521SQ20122005305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7日
发明者张立明, 车文春, 陈宝民 申请人:张立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