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件落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07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件落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件落料模具。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的各种零部件,例如汽车后悬挂盖板、密封垫圈、悬置骨架等,一般采用冷冲压作业方案。一般情况下,冷冲压作业采用单件落料模具,在一次冷冲压作业只成型一件成品。在单件落料成型中,产品一般布置对称在板材的轴线两侧,如图I所示,为汽车后悬挂盖板成型后板材的结构示意图。显而易见的,现有技术中单件冷冲压作业,一次冷冲压也做只能成型一件成品,生产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大规模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成品一般只分布在板材的中部,而两侧的板材被当成废料处理,未对板材进行充分布置和利用,从而造成板材的利用率较低,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成本。有鉴于此,在当前板材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冷冲压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板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承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件落料模具,采用该双件落料模具可提高冷冲压作业的生产效率,并提高板材的利用率。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件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座、连接板、固定板、凸模、缓冲板、卸料板、凹模、下模座和落料机构,其中,连接板固定在上模板的下方,凸模通过固定板固定在连接本的下方,卸料板安装在凸模的外周并可沿凸模上下运动,缓冲板设置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凹模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落料机构设置在上模座、下模座之间以控制上模座相对于下模座上下运动;在凹模上设置两个型腔,所述两个型腔沿落料行程方向左右交错布置,在凸模上设置与所述两个型腔相配合的型芯;在落料行程方向,两个型腔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单个型腔在该方向最大距离的两倍,在垂直于落料行程方向,两个型腔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单个型腔在该方向最大距离的两倍。优选的,所述落料机构为设置在上模座、下模座之间的落料油缸。优选的,所述缓冲板板为橡胶体。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件落料模具,在凹模和凸模上设置相配合的两个型腔和型芯,一次冷加工作业可以成型两个成品,将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满足不能满足大规模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一次成型的两件成品只均匀分布在板材的中轴线两侧,对板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板材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加工成本。

图I是现有技术中为汽车后悬挂盖板单件落料成型后板材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件落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凹模上型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图2的双件落料模具进行汽车后悬挂盖板双件落料成型后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件落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凹模上型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图2的双件落料模具进行汽车后悬挂盖板双件落料成型后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件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座I、连接板2、固定板·3、凸模4、缓冲板5、卸料板6、凹模7、下模座8和落料机构,其中,连接板2固定在上模板I的下方,凸模4通过固定板3固定在连接本2的下方,卸料板6安装在凸模4的外周并可沿凸模4上下运动,缓冲板5设置在固定板3与卸料板6之间,所述缓冲板板5为橡胶体。凹模7固定在下模座8的上;落料机构设置在上模座I、下模座8之间,用于控制上模座I相对于下模座8上下运动以控制凸模4向下运动并于凹模7配合完成落料动作,优选的,所述落料机构为设置在上模座I、下模座8之间的落料油缸9。在凹模7上设置两个型腔71,所述两个型腔71沿落料行程方向左右交错布置,在凸模4上设置与所述两个型腔71相配合的型芯41 ;在落料行程方向,两个型腔71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单个型腔71在该方向最大距离的两倍,在垂直于落料行程方向,两个型腔71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单个型腔71在该方向最大距离的两倍。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件落料模具,在凹模和凸模上设置相配合的两个型腔和型芯,一次冷加工作业可以成型两个成品,将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满足不能满足大规模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一次成型的两件成品只均匀分布在板材的中轴线两侧,对板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板材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的加工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双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I)、连接板(2)、固定板(3)、凸模(4)、缓冲板(5)、卸料板(6)、凹模(7)、下模座⑶和落料机构,其中,连接板⑵固定在上模板(I)的下方,凸模(4)通过固定板(3)固定在连接本(2)的下方,卸料板(6)安装在凸模(4)的外周并可沿凸模(4)上下运动,缓冲板(5)设置在固定板(3)与卸料板(6)之间;凹模(7)固定在下模座(8)的上;落料机构设置在上模座(I)、下模座(8)之间以控制上模座(I)相对于下模座(8)上下运动;在凹模(7)上设置两个型腔,所述两个型腔沿落料行程方向左右交错布置,在凸模(4)上设置与所述两个型腔相配合的型芯;在落料行程方向,两个型腔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单个型腔在该方向最大距离的两倍,在垂直于落料行程方向,两个型腔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单个型腔在该方向最大距离的两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机构为设置在上模座(I)、下模座(8)之间的落料油缸(9)。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件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板(5)为橡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件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座(1)、连接板(2)、固定板(3)、凸模(4)、缓冲板(5)、卸料板(6)、凹模(7)、下模座(8)和落料机构,在凹模(7)上设置两个型腔,所述两个型腔沿落料行程方向左右交错布置,在凸模(4)上设置与所述两个型腔相配合的型芯;在落料行程方向,两个型腔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单个型腔在该方向最大距离的两倍,在垂直于落料行程方向,两个型腔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单个型腔在该方向最大距离的两倍。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件落料模具,采用该双件落料模具可提高冷冲压作业的生产效率,并提高板材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B26F1/44GK202570938SQ20122010421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储良宏 申请人: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