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30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缸盖属于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一部分,气缸盖上设置有上水管孔、下水管孔、上水套和下水套等,其中,上水管孔中安装有上水管,作用是控制水从缸体进入气缸盖的上水套,进行冷却。目前,普遍的上水管的安装方式为仅仅使用铜锤直接将上水管砸入上水管孔中,这样的装配方式容易使上水管发生弯曲变形,由于在上水管砸装的过程中,无法精确地控制上水管与铜锤之间的方向,则铜锤的施压面可能与上水管的受力端面不平行,造成上水管的受力端面受力不均匀,导致上水管的总的受力方向不是沿着上水管的轴线方向,而是倾斜于轴线,垂直于轴线的分力则会使上水管发生弯曲变形,进而影响上水管与上水管孔之间的密封性,最终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现有的安装方法无法有效控制上水管在上水管孔中的安装深度,安装精度不高,即安装得过深或过浅可能会引起发动机冷却方式的改变,即由原来的水从气缸内进入气缸盖上水套冷却,变为水进入气缸盖下水套冷却。另外,由于上水管的端面和外侧面受力不均匀,严重的,会造成上水管的破坏,甚至会造成气缸火力面(钻上水管孔的面)的损坏,导致装配件报废,提高了装配的成本。综上所述,如何使上水管的受力端面受力均匀,进而减小上水管在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以使上水管的受力端面受力均匀,进而减小上水管在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包括压装工具;其中,所述压装工具上设置有用于与被装配的上水管的内径间隙配合的导向体;与所述导向体呈阶梯状相接且直径大于所述上水管内径的定位凸台。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还包括护套;所述压装工具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台呈阶梯状相接的手柄,且阶梯面在所述手柄上;所述定位凸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上水管的外径;所述护套上开设有与所述上水管的外径间隙配合的护套孔;[0018]所述定位凸台的长度为所述护套的高度与所述上水管的上端面的安装深度之和。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所述手柄为回转体。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所述手柄为圆柱体。 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所述手柄的顶部为承压头。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所述导向体与所述定位凸台之间为直角过渡。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手柄之间为直角过渡。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滚花。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所述导向体的头部设置有倒角。优选的,上述压装装置中,所述导向体的长度小于所述上水管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中,使用时,将压装工具的导向体插装在被装配的上水管中,由于导向体对上水管圆周方向的限位作用,上水管的受力端面与定位凸台均匀接触,当施加压力时,压力通过定位凸台均匀地分布在上水管的受力端面上,使得上水管的总体受力沿着上水管的轴线方向,减少了上水管因受力端面受力不均而产生的变形。此外,使用护套,导向体及上水管可在护套孔中上下移动,确定了护套与导向体的长度关系,当护套的上端面与手柄的台阶面接触时,上水管安装到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控制上水管安装精度的问题。另外,由于整套压装装置的综合作用,即受力均匀,安装精度提高,所以有效地避免了装配件的损坏,节约了装配工艺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的压装工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的护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上述图1-图3中,压装工具1、承压头101、手柄102、定位凸台103、导向体104、护套2、护套孔201、上水管3、工件4、上水管孔4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使得上水管的受力端面受力均匀,进而减小了上水管在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的压装工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的护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的工作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包括压装工具1,其中,压装工具I上设置有导向体104和定位凸台103 ;导向体104与被装配的上水管3内径的关系为间隙配合;导向体104与定位凸台103为同轴呈阶梯状的圆柱体,且定位凸台103的直径大于上水管3的内径,不难理解,定位凸台103的直径同时大于导向体104的直径。上述压装工具I的结构设置的原理和作用是:上水管3在安装入上水管孔401中时,将上水管3套在导向体104上,并且上水管3的受力端面与定位凸台103抵接,之后将上水管3对准上水管孔401,当向压装工具I施加压力时,由于导向体104对上水管3圆周方向的限位作用,使得上水管3的受力端面与定位凸台103始终水平均匀接触,因此压力通过定位凸台103均匀地分布在上水管3的受力端面上,上水管3的总的受力方向沿着上水管3的轴线方向,进而上水管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上水管3与上水管孔401之间的密封性,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不会受到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进一步包括护套2 ;压装工具I上还设置有手柄102,手柄102与定位凸台103呈阶梯状相接,且阶梯面在手柄102上,即手柄102具有限位的作用;定位凸台103的直径还小于或等于上水管3的外径;护套2上开设有与上水管3的外径间隙配合的护套孔201 ;定位凸台103的长度等于护套2的高度与上水管3的上端面的安装深度(即上水管3的受力端面与工件4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之和。上述护套2及压装工具I的结构设置原理和作用是:安装上水管3时,将上水管3先放入上水管孔401的孔口倒角处定位,然后将护套2的护套孔2套在上水管3上,调整护套2的位置,使护套2的下端面与工件4的表面平整地接触,这样就保证了上水管3与上水管孔401的轴线重合,之后将压装工具I的导向体104插入上水管3中,定位凸台103与上水管3的受力端面平行接触,接着用手紧握手柄102,在手柄102的上端施加压力,上水管3在定位凸台103的下压下,逐渐压装入上水管孔401中,此过程中,定位凸台103通过护套孔201,直到手柄2的阶梯面与护套2的上端面抵触时,上水管3压装到位;整个安装过程,护套2引导着上水管3下移,上水管3始终与上水管孔401轴线重合,这样,不仅上水管3的受力端面受力均匀,并且上水管3的外侧面受到上水管孔401回转面的均匀支撑,上水管3的外侧面同样受力均匀,更好地保护了上水管3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并且,由于定位凸台103的长度与护套2的高度之间的关系已经根据上水管3的安装深度确定下来,所以保证了上水管3的安装精度,提高了整体的装配质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柄102采用回转体结构,目的是为了加工方便,当然,手柄102也可以是方形主体、多边形主体等;整个压装工具I为一体结构,加工过程中更能确保各结构之间的精度,同时,加工方便。[0044]进一步优化上述手柄102,手柄102为圆柱体,这样,压装工具I可以由一根圆柱体加工得到,加工更加方便,且圆柱体结构方便用手把握;除了圆柱体结构外,手柄102还可以采用锥形柱、椭圆柱等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手柄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压装工具I具备了手柄102,则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作为优化,手柄102的上纟而面设直承压头101,承压头101的截面面积小于手柄102上部截面的面积,由于手柄102的上端面承受锤击的压力,为了使压力集中在压装工具I的轴线上,则在手柄102上端面设置受力面积更小的承压头101 ;本使用新型实施例采取在手柄102上端面设置倒角的方式作为承压头101,方便加工;除了采用倒角的形式外,还可以在手柄102的上端面设置凸台作为承压头101,凸台的截面小于手柄102的截面;上述承压头101与手柄102为一体结构,此外,为了增加承压头101的强度,还可以采用特殊承压材料粘接在手柄102的上端面。为了提高上水管3的安装深度的精确性,上述导向体104与定位凸台103之间为直角过渡,使得上水管3的受力端面更紧密地与定位凸台103接触,减少因形成间隙而造成的安装深度的不精确。同样,定位凸台103与手柄102之间为直角过渡,使得护套2与手柄102在抵触时能够完全抵触,没有间隙,从而保证上水管3的安装深度的精确。除了采用上述直角过渡的结构外,还可以采用退刀槽结构,同样能保证安装精度。对手柄102进一步优化,在手柄102的侧面设置滚花,目的是防滑。进一步优化导向体104,在其头部设置倒角,便于导向体104顺利地插入上水管3中。作为优化,导向体104的长度小于上水管3的长度,目的是避免导向体104穿过上水管3与气缸内的其它部件发生碰触,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只要导向体104的长度在安装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件,对于导向体104的长度并不做具体限定,其长度可以与上水管3的长度相等,或是略长于上水管3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导向体104的长度,本实施例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其它情况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装工具(I); 其中,所述压装工具(I)上设置有用于与被装配的上水管(3)的内径间隙配合的导向体(104); 与所述导向体(104)呈阶梯状相接且直径大于所述上水管(3)内径的定位凸台(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护套(2); 所述压装工具(I)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台(103)呈阶梯状相接的手柄(102),且阶梯面在所述手柄(102)上; 所述定位凸台(103)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上水管(3)的外径; 所述护套(2)上开设有与所述上水管(3)的外径间隙配合的护套孔(201); 所述定位凸台(103)的长度为所述护套(2)的高度与所述上水管(3)的上端面的安装深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2)为回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2)为圆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顶部为承压头(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104)与所述定位凸台(103)之间为直角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103)与所述手柄(102)之间为直角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2)上设置有滚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104)的头部设置有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104)的长度小于所述上水管(3)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包括压装工具;其中,所述压装工具上设置有用于与被装配的上水管的内径间隙配合的导向体;与所述导向体呈阶梯状相接且直径大于所述上水管内径的定位凸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气缸盖上水管用压装装置,在上水管的安装过程中,将压装工具的导向体插装在被装配的上水管中,由于导向体对上水管圆周方向的限位作用,上水管的受力端面与定位凸台均匀接触,当施加压力时,压力通过定位凸台均匀地分布在上水管的受力端面上,使得上水管的总体受力沿上水管的轴线方向,减少了上水管因受力端面受力不均而产生的变形。
文档编号B25B27/02GK202985483SQ2012206274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琳琳, 王露, 何成琪, 孙维庆, 王标, 金玉兰 申请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