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零件加工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231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形零件加工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冶具,具体的说是一咱圆形零件加工冶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类电子、电器产品日益小型化、精细化。这就使得用于这类小型化、精细化电子、电器产品内的塑胶零件体积也越来越小,同时为在同体积下实现与传统塑胶零件相同的功能,其结构也较一般的塑胶零件复杂,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加工类此类塑胶零件时,如零件的外形为圆形,因为塑胶的流动性好,就使得零件在圆形的加工中,不易固定,故而其加工精度极难保证。现在企业在加工此类圆形零件时,其多是先购买相关标准件,具体的说是塑料圆棒,再根据产品需要回厂进行二次加工,具体的加工方法是,操作人员将所购回的标准件装到冲子成型器上加工。但是因为装上冲子成型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手工校正圆棒的中心,故而实际安装所用的时间较长。另外因为冲子成型器的间隙比较大,故而所加工出的圆形零件尺寸会有较大偏差,严重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零件加工冶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零件加工冶具,包括有定位块、精定位块,其特征在于:定位块呈方形;两定位块配合形成一呈90度夹角的面;定位块侧面设置有方形槽;精定位块呈方形,所述精定位块位于两定位块配合形成的夹角面中,并与两定位块压紧配合;所述精定位块内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所述精定位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方形槽等高且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方形凸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两定位块的精定位块间的配合,保证塑料圆棒的圆心,减少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同时有效的增加企业生产效率。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也是摘要用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I)定位块;(2)定位块;(3)精定位块;[0020](4)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举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圆形零件加工冶具,包括有定位块1、2、精定位块3,定位块1、2呈方形;两定位块1、2配合形成一呈90度夹角的面;定位块1、2侧面设置有方形槽;精定位块4呈方形,所述精定位块4位于两定位块1、2配合形成的夹角面中,并与两定位块1、2压紧配合;所述精定位块3内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4的夹紧机构;所述精定位块3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方形槽等高且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方形凸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圆形零件加工冶具,包括有定位块、精定位块,其特征在于:定位块呈方形;两定位块配合形成一呈90度夹角的面;定位块侧面设置有方形槽;精定位块呈方形,所述精定位块位于两定位块配合形成的夹角面中,并与两定位块压紧配合;所述精定位块内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所述精定位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方形槽等高且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方形凸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零件加工冶具,包括有定位块、精定位块,定位块呈方形;两定位块配合形成一呈90度夹角的面;定位块侧面设置有方形槽;精定位块呈方形,所述精定位块位于两定位块配合形成的夹角面中,并与两定位块压紧配合;所述精定位块内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所述精定位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方形槽等高且形状、尺寸相适配的方形凸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两定位块的精定位块间的配合,保证塑料圆棒的圆心,减少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同时有效的增加企业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6D7/02GK202943682SQ2012206775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赵明鑫, 姚晓丰, 冯国树, 周红波, 魏泽贵, 王清涛, 谭德兵, 李伟成, 陈海斌, 冉丽, 朱孝波, 刘超龙 申请人:东莞宝根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