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布置形式的车门外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4341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布置形式的车门外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隐藏式布置形式的车门外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汽车的美观也与车门的造型有关。车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车门的防撞性能,车门的密封性能,车门的开合便利性,当然还有其它使用功能的指标等。防撞性能尤为重要,因为车辆发生侧碰时,缓冲距离很短,很容易就伤到车内人员。

但是现有的车门在设计时仅考虑了对车内人员的保护功能,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车型车门外把手无法完全匹配车门外造型,凸出于车门外表面,形成外部凸出物,在碰撞事故中,可能增加刮伤、撞伤的危险性或加重被撞者伤势;或在车身外表面增加手的操作凹槽特征;同时外部凸出门把手,增加空气阻力,影响整车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嵌入到车门外表面,使车门外把手与车门外表面造型完全匹配,且无外部凸出的隐藏式布置形式的车门外把手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布置形式的车门外把手结构,包括车门外把手,所述车门外把手安装在车门外板上的把手凹槽内,车门外把手的A端的内侧连接旋转臂的一端,旋转臂的另一端套在旋转轴上,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旋转轴安装在旋转轴支座上,旋转轴支座安装在车门外板上,旋转轴上套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车门外把手的A端,另一端连接旋转轴支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车门外把手的B端内侧设有安装在车门外板上的push-push机构,复位弹簧替换为弹起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车门外把手的B端内侧有把手端电磁块,车门外板上设有与把手端电磁块配合的外板端电磁块,车门把手的B端右侧的车门外板上安装有电磁锁销,车门把手的B端设有与电磁锁销配合的锁孔,复位弹簧替换为弹起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磁锁销、外板端电磁块、旋转轴支座、旋转轴归属于同一个集成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复位弹簧为扭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起弹簧为扭簧,弹起弹簧的一端与旋转臂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支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车门外把手与车门外板的外表面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隐藏式布置形式的车门外把手结构嵌入到车门外表面,使车门外把手与车门外表面造型完全匹配,且无外部凸出,减少在碰撞事故中的刮伤、撞伤的危险性或加重被撞者伤势,同时减小空气阻力,提升策车身品质,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隐藏式布置形式的车门外把手结构,包括车门外把手2,所述车门外把手2安装在车门外板1上的把手凹槽内,车门外把手2的A端21的内侧连接旋转臂6的一端,旋转臂6的另一端套在旋转轴4上,与旋转轴4转动连接,旋转轴4安装在旋转轴支座3上,旋转轴支座3安装在车门外板1上,旋转轴4上套有复位弹簧5,该复位弹簧5的一端连接车门外把手2的A端21,另一端连接旋转轴支座3。日常驻车状态,因车门外把手2复位弹簧5的作用,车门外把手2处于关闭状态,隐藏于车门外表面内,当驾驶员靠近或打开中控开关,先摁下车门外把手2的A端21,将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翘起,然后拉动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将车门打开。

打开车门之后,车门外把手2会因5车门外把手2复位弹簧5弹力的作用,将车门外把手2弹回原位置。

进一步,上述仅是一种最基本的机构方式,作为进一步的电磁力控制车门外把手2开启的方案,此时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内侧设有安装在车门外板1上的push-push机构7,日常驻车状态,push-push机构7锁止车门外把手2,摁下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即可解锁push-push机构7,此时由于弹起弹簧8弹力的作用将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弹起,驾驶员轻抬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即可打开车门;关闭车门时,轻轻摁下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即可锁止push-push机构7,完成复位。

进一步,作为上述方案附带遥控功能的升级方案,此时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内侧有把手端电磁块9,车门外板1上设有与把手端电磁块9配合的外板端电磁块10,车门把手的B端22右侧的车门外板1上安装有电磁锁销11,车门把手的B端22设有与电磁锁销11配合的锁孔。日常驻车状态,车门外把手2隐藏于车门外表面内,驾驶员携带钥匙靠近或打开中控开关时,电磁锁销11在电磁力作用下缩回,同时,车门外把手2弹起弹簧8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弹起车门外把手2,此时,车门外把手2端电磁块和车门外板1端电磁块处于断电状态,相互之间无电磁力作用,此时驾驶员可以操作弹起的车门外把手2,将车门打开。

关闭车门瞬间,把手端电磁块9和外板端电磁块10通电,在电磁力作用下,克服车门外把手2弹起弹簧8的弹簧力作用,将车门外把手2关闭,同时,电磁锁销11断电,被内部弹力弹簧弹出,将车门外把手2锁闭。

上述,电磁锁销11、外板端电磁块10、旋转轴支座3、旋转轴4可以做成集成模块。

上述,复位弹簧5和弹起弹簧8均为扭簧,复位弹簧5和弹起弹簧8的作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按下车门外把手2的A端21时扭簧会蓄能,开门完成后复位弹簧5通过旋转臂6对车门外把手2的A端21施加弹力;而弹起弹簧8则是在日常驻车状态时就已经储蓄势能,当需要打开车门时通过旋转臂6对车门外把手2的A端21施加拉力将车门外把手2的B端22弹出。另外弹起弹簧8与复位弹簧5不同的一点就是弹起弹簧8的一端与旋转臂6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支座3连接。

上述,车门外把手2与车门外板1的外表面平齐,合为一个整体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隐藏式的汽车车门外把手2,嵌入到车门外表面,使车门外把手2与车门外表面造型完全匹配,且无外部凸出,减少在碰撞事故中的刮伤、撞伤的危险性或加重被撞者伤势,同时减小空气阻力,提升策车身品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