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7744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包括:把手托架,形成有钩部结合孔,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结合突起部,突出形成于上述把手托架;安装板,突出形成于车门模块,上述安装板包括结合槽和卡定部,上述结合槽用于使上述结合突起部向与车门平行的方向扣入,上述卡定部以使得上述结合突起部在被扣入上述结合槽的状态下无法向横穿车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上述结合突起部;以及钩部,以突出于车门模块的方式与车门模块形成一体,与上述把手托架的钩部结合孔扣入结合,可使与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相结合的把手托架简单地固定结合于把手外壳,从而可既简单又坚固地组装车门内把手模块。
【专利说明】
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使车门内把手组装体与车辆的车门模块相结合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车辆的车门设置有车门把手,以使使用人员通过手动操作打开车门。
[0003]在车门分别设置有根据使用目的来划分的车门外把手(outdoor handle)和车门内把手(inside door handle),车门外把手用于乘车时在车辆外部打开车门,车门内把手用于下车时可使使用人员在车辆内部打开车门。
[0004]参照图1,在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I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把手托架4铰链结合,通过把手外罩2,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I向车室内侧露出,从而可使使用人员在车内操作把手杆I(参照公开特许10-2010-0064574号)。
[0005]如图2所示,由于与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I相结合的把手托架4也是车门的一部分,因而需坚固地组装把手托架4,为此,至少在3?5个位置使把手托架4借助螺丝结合于车门。
[0006]但是,虽然整体使用借助螺丝结合的方式会使得坚固性高,但存在组装性差的问题。这也与通过使螺丝的使用达到最小化,来使构成车门的部件实现模块化的近期的趋势背道而驰。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用于改善如上所述的以往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所具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即,通过使与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相结合的把手托架简单地固定结合于把手外壳,从而可既简单又坚固地组装车门内把手模块。
[0008]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托架,形成有钩部结合孔,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结合突起部,突出形成于上述把手托架;安装板,突出形成于车门模块,上述安装板包括结合槽和卡定部,上述结合槽用于使上述结合突起部向与车门平行的方向扣入,上述卡定部以使得上述结合突起部在被扣入上述结合槽的状态下无法向横穿车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上述结合突起部;以及钩部,以突出于车门模块的方式与车门模块形成一体,与上述把手托架的钩部结合孔扣入结合。
[000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可在上述安装板的结合槽朝向车门的前方侧形成有开放部,使得上述结合托架无法向车门的上下方向移动。
[00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可在上述结合突起部设置有铰链槽,上述铰链槽用于收容上述卡定部。
[001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可在上述车门模块的一侧突出形成有结合凸台部,上述结合凸台部与车门板相结合,可在上述把手托架的一侧形成有部件结合孔,上述部件结合孔用于使上述结合凸台部贯通。
[00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上述车门模块可包括:门饰板;以及把手外罩,设置有用于收容上述把手杆的把手杆收容槽,上述把手外罩固定结合于上述门饰板。
[0013]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机构,可使把手托架通过卡定结构及钩部结合结构简单地固定结合于把手外罩,无需借助螺丝相结合,并使把手外罩借助部件结合来结合于车门板,从而具有可既简单又坚固地组装车门内把手模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表示基于往技术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的一侧视图。
[0015]图2为表示基于往技术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体的把手托架的立体图。
[0016]图3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4为表示图3中所示的安装板的立体图。
[0018]图5为表示图3中所示的结合突起部的立体图。
[0019]图6为表示图3中所示的把手外罩的立体图。
[0020]图7为表示图3中所示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的结合状态图。
[0021]图8为图7的部分横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3]10:把手托架
[0024]11:钩部结合孔
[0025]12:部件贯通孔
[0026]20:结合突起部
[0027]21:铰链槽
[0028]30:门饰板
[0029]40:把手外罩
[0030]41:把手杆收容槽
[0031]42:结合凸台部
[0032]43:结合部件
[0033]44:盖
[0034]50:安装板
[0035]51:卡止槽
[0036]52:开放部
[0037]53:卡定部
[0038]60:钩部
[0039]70:把手杆
[0040]80:车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42]参照图3至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包括:把手托架10,形成有钩部结合孔11;结合突起部20,突出形成于上述把手托架10;安装板50,设置有用于使上述结合突起部20扣入的结合槽51;以及钩部60,与上述把手托架10的钩部结合孔11扣入结合。
[0043]车门模块包括:门饰板30及固定于上述门饰板30的把手外罩40。
[0044]上述把手外罩40设置有用于收容上述把手杆(未图示)的把手杆收容槽41。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70与上述把手托架10相结合,上述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70向上述把手外罩40的把手杆收容槽41露出,从而可使使用人员用手抓住。
[0045]在上述把手外罩40和车门板80之间的空间,8卩,在车门的内部设置把手托架10。为此,在把手外罩40的车门侧的面(车门的内部侧)形成有多个安装板50,并在把手托架10形成有用于形成钩部结合的钩部结合孔11。
[0046]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70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把手托架10,在上述把手托架10的一侧形成有钩部结合孔11和结合突起部20。
[0047]上述安装板50从车门模块的把手外罩40向车门的内侧突出形成于把手外罩40。在上述安装板50设置有结合槽51,上述结合槽51用于收容上述结合突起部20。
[0048]在上述安装板50的结合槽51,向与车门平行的方向X形成有开放部52。通过上述开放部52,上述结合突起部20插入于安装板50的结合槽51。并且,因上述开放部52仅形成于上述安装板的50—侧,使结合槽51的截面整体上呈“U”字形状。因上述开放部52朝向车门的前方侧,因而可使上述结合突起部20从门的前方侧向后方侧滑动扣入于结合槽51。
[0049]因此,上述结合突起部20不仅仅通过开放部52出入,而且使得结合突起部20在被扣入结合槽51的状态下无法向车门的上下方向Z移动。在上述结合槽51形成有卡定部53,上述卡定部53使得上述结合突起部20在被扣入结合槽51的状态下无法向横穿车门的方向移动。
[0050]另一方面,上述卡定部53突出形成于结合槽51的内侧壁,并向车门的上下方向形成,在上述结合突起部20设置有用于收容上述卡定部53的铰链槽21。若以使得上述卡定部53插入于上述铰链槽21的方式使上述结合突起部20插入于结合槽51,则可使把手托架10以滑动的方式扣入于安装板50。若上述结合突起部20插入于结合槽51和卡定部53,则借助卡定部53,使得把手托架10无法向横穿车门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具有“U”字形截面的安装板50包围结合突起部20,从而使得把手托架1也无法向车门的上下方向Z移动。最终,上述把手托架10仅可借助安装板50的开放部52重新脱离,从而可使上述把手托架10不向四周移动,而被坚固地支撑。
[0051 ]在上述把手托架10扣入于安装板50的状态下,借助钩部结合,以使把手托架10无法从开放部52脱离的方式固定把手托架10。
[0052]为此,在车门模块的把手外罩40的一侧以一体的方式设置有钩部60,在上述把手托架10的一侧形成有钩部结合孔11。
[0053]上述钩部60向横穿车门的方向Y突出形成于上述把手外罩40的一侧,上述钩部结合孔11形成于与上述钩部60相向的把手托架10的一侧。
[0054]其中,与上述钩部60形成于把手外罩40、钩部结合孔11形成于把手托架10的情况相反,上述钩部60形成于把手托架10、上述钩部结合孔11形成于上述把手外罩40的情况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这是理所应当的。
[0055]上述把手托架10借助安装板50和结合突起部20的卡定结构及钩部结合结构,简单地固定结合于上述把手外罩40。即,在使上述把手托架10倾斜来将上述结合突起部20扣入于上述安装板50的结合槽51和卡定部53的状态下,向上述把手外罩40侧按压把手托架10,使上述把手托架10压入于上述把手外罩40,则钩部60插入于上述钩部结合孔11,从而可简单地使把手托架10与把手外罩40相结合。
[0056]一方面,上述车门模块的把手外罩40贯通上述把手托架10来与车门板80形成部件结合。车门板80为车门的本体,车门板80以在车门板80与上述把手外罩40之间设置有上述把手托架10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把手外罩40的相反方向。
[0057]在上述把手外罩40形成有结合凸台部42,上述结合凸台部42与车门板80相结合(piece link)。上述结合凸台部42在上述把手外罩40的把手杆收容槽41的内侧壁向车门板80方向突出形成。在上述结合凸台部42安装结合部件43的头,上述结合部件43与上述结合凸台部42形成部件结合,上述结合部件43的上部与盖44相结合,从而盖住结合部件43的头。
[0058]上述结合部件43贯通把手外罩40,并与车门板80形成部件结合,为此,在上述把手托架10形成有部件贯通孔12,上述结合凸台部42贯通上述部件贯通孔12。
[0059]在上述把手外罩40通过安装板50和结合突起部20的卡定结构及钩部结合结构固定结合于上述把手托架10的状态下,上述把手外罩40通过结合部件固定结合于车门板80,即,上述把手外罩40通过螺丝固定结合于车门板80,从而可既简单又坚固地组装车门内把手丰吴块。
[0060]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这仅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实施变形或改善,这是显而易见的。
[0061]本发明的简单的变形及变更均属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将依据所附加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明确。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托架,形成有钩部结合孔,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车门内把手的把手杆; 结合突起部,突出形成于上述把手托架; 安装板,突出形成于车门模块,上述安装板包括结合槽和卡定部,上述结合槽用于使上述结合突起部向与车门平行的方向(X)扣入,上述卡定部以使得上述结合突起部在被扣入上述结合槽的状态下无法向横穿车门的方向(Y)移动的方式支撑上述结合突起部;以及钩部,以突出于车门模块的方式与车门模块形成一体,与上述把手托架的钩部结合孔扣入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板的结合槽朝向车门的前方侧形成有开放部,使得上述结合托架无法向车门的上下方向(Z)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结合突起部设置有铰链槽,上述铰链槽用于收容上述卡定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车门模块突出形成有结合凸台部,上述结合凸台部与车门板相结合, 在上述把手托架的一侧形成有部件结合孔,上述部件结合孔用于使上述结合凸台部贯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门内把手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车门模块包括: 门饰板;以及 把手外罩,设置有用于收容上述把手杆的把手杆收容槽,上述把手外罩固定结合于上述门饰板。
【文档编号】E05B85/12GK105863409SQ20161008494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4日
【发明人】安回然, 刘载仁, 高况哲, 李斋原, 赵诚益
【申请人】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