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杆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6322发布日期:2018-06-08 21:0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操纵杆配件的制作方法

从公开文献DE 831699 U1中已知一种操纵杆配件,其在锁定部位处具有定位栓,所述定位栓在操纵杆配件的锁紧位置中接合到锁定板的保持凸肩后方。在操作离开锁紧位置时,将定位栓沿着翼扇结合槽移位并且在缝隙通风位置中碰到相对于保持凸肩以离开结合槽的方式定向的、倾斜延伸的触碰斜坡,所述触碰斜坡将定位栓连同翼扇以离开结合槽的方式挤压。最后,定位栓接合到捕获凸肩后方,所述捕获凸肩可受限运动并且以靠近结合槽的方式通过弹簧以力加载,所述捕获凸肩限制定位栓的开启宽度。翼扇在此围绕通过竖直轴线形成的铰链枢转。最大的开启宽度从定位栓和捕获凸肩与枢转轴线的间距得出。

在此缺点是,开启宽度是固定的并且缝隙通风位置仅通过定位栓接合到所述捕获凸肩后方固定。在该构思中,全部其它的定位栓必须从锁紧位置中移出,借此能够不受约束地占据开启宽度。

公开文献DE 3041399 A1也基于所述方式,其中作为具体的保持元件的保持栓以特定的构件为前提。

公开文献DE 102012218887 B4公开一种用于操纵杆配件的锁定板,其中用于锁定位置的保持凸肩和用于缝隙通风位置的保持凸肩沿结合槽的纵向彼此错置。通过在缝隙通风位置中将定位栓和翼扇以离开结合槽的方式挤压,锁定狭缝接近锁定板的空间向内的纵向棱边,从而仅剩下薄壁的接片。根据多个保持凸肩的固定间距,全部其余的锁定板的定位栓必须移出保持凸肩,以便避免在从结合槽挤出时的约束。

公开文献DE 19929818 A1示出与其类似的构造。

在公开文献DE 3043925 A1中,全部锁定板构造相同,以便实现翼扇相对于框架的平行的开启宽度。对此,将翼扇与框架连接的铰链元件也与开启运动配合。这除了附加的铰链元件之外还要求使用特定的锁定板,所述铰链元件由于可运动的部件仅具有有限的承载力。

从公开文献EP 1422372 A1中已知对应于DE 3043925 A1的构思。

公开文献EP 1582673 B1公开一种具有刚性的滑槽导向装置的锁定板,其中锁紧接片是可活动的。该布置引起锁紧接片匹配于栓的开启运动。但是因为滑槽导向装置是刚性的,不能够将多个锁定板相对于翼扇的枢转轴线以不同的间距设置,因为更靠近枢转轴线的锁定板与远离安置的锁定板相比导致更大的枢转角度。

公开文献EP 1568833 A2公开一种锁定板,所述锁定板由基体、以及可相对于所述基体运动的锁紧体构成。锁紧体具有:Z形的锁紧狭缝,所述锁紧狭缝具有两个彼此错开的锁紧凸肩;以及横向于结合槽定向的调节通道。调节通道沿离开结合槽的方向是边缘敞开的并且配属于翼扇侧的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在进入到调节通道时应实现锁紧体与定位栓的限定的位置关联。除了耗费的设计方案之外,在此在缝隙打开位置中可实现的安全性也仅通过定位栓限制。

因此,已知的设计方案的共同点是,要么仅唯一的定位栓引起仅有限稳固的锁紧,要么整体配件必须能够实现平行开启位置,其中铰链必须特定地构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消除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缺点。

本发明对此在这种操纵杆配件中提出,触碰斜坡是可调整的。借助可调整的触碰斜坡,实现所涉及的锁定板的可调节的开启宽度。这能够实现在窗户或门上设置多个同类构造的锁定板,所述锁定板的开启宽度可根据距翼扇的枢转轴线的间距调整。因为所有这些锁定板具有相同的工作顺序,所以在缝隙通风位置中也得到更大数量的处于接合中的定位栓,这在翼扇以缝隙方式打开的情况下也引起提高的可靠性。将保持栓作为锁定栓的设计方案此外能够实现改装现存的操纵杆配件,在所述操纵杆配件中,将在竖直的框架梁和上部的水平框架梁上现有的锁定板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锁定板替换。

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触碰斜坡由调整件形成,所述调整件支承在形成锁定狭缝的覆盖板下方支承,使得锁定板由少量部件构成。

在此规定,在缝隙通风位置中,保持栓配属于可相对于锁定狭缝运动的锁紧狭缝部段,使得保持栓能够连同狭缝部段一起离开结合槽运动。

在此规定,可运动的锁紧狭缝部段设置在超出紧固部段的滑座中。

为了优化地引导滑座而规定,锁定板在纵向端部上具有在纵向上包围锁定狭缝和可运动的滑座的凸缘,由此也改进外观并且避免尖棱的突出部。

为了能够施加尤其高的阻力而规定,将可运动的锁紧狭缝部段设置在可枢转的杆上。

在此也规定,杆经由形成转动轴线的有头铆钉和穿过相对于其径向延伸的滑槽接合的有头铆钉与锁定板连接。

为了实现根据安装地点限定的调整而规定,触碰斜坡具有相对于位置固定的板状体可多级调整的栓。

当定位栓是蘑菇头栓时,使防盗安全性最大化,所述蘑菇头栓的收腰的杆以小的间隙与滑座中的锁定狭缝宽度配合。

配设有操纵杆配件的窗户或门在具有安全技术优点的情况下规定,将构造相同的锁定板安置在至少三个侧梁上。

如果操纵杆配件包括用于转动翻转工作位置的开启设备,那么所述工作位置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结构设计成缝隙翻转位置,因为定位栓在该工作位置中与锁紧位置相对置。

附图说明

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从附图中得出。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框架和翼扇的示例性的窗户,

图2以放大的细节视图示出处于第一调整位置中的锁定件,

图3示出根据图2的处于第二调整位置中的锁定件,

图4示出根据图2或图3的锁定件的下部部分,

图5示出具有锁定狭缝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锁定狭缝设置在可枢转的杆中,并且

图6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的下部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根据图1的窗户中,框架1和翼扇2经由剪刀式支承3和角部铰链4彼此连接。剪刀式支承3和角部铰链4形成侧向的竖直的枢转轴线5。剪刀式支承3与开启设备耦联,所述开启设备在此不可见。经由手柄6和与其耦联的操纵杆驱动器,能够调整不同的运行状态,所述操纵杆驱动器能够安置在翼扇结合槽中。在锁紧位置I中,翼扇2是锁紧的。在该工作位置中,安置在操纵杆配件上的定位栓这样移动,使得所述定位栓在锁定狭缝之内占据第一端部位置,并且接合到保持凸肩后方。在用II表示的转动打开位置中,翼扇2可转动打开,并且定位栓占据三个可能的工作位置中的中间的工作位置,使得定位栓到达锁定狭缝的边缘敞开的区域,并且可从锁定狭缝中引出。翼扇2能够围绕竖直的枢转轴线5枢转。第三工作位置是缝隙通风位置III。定位栓在此沿与锁紧位置I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该工作位置中,在下部的水平框架梁7上的翻转锁紧装置被激活,并且安置在上部的开启设备被同时释放,所述开启设备与剪刀式支承3耦联。只要所指的是配设有标准操纵杆配件的翼扇,那么所述翼扇现在能够围绕下部的水平轴线9枢转,并且枢转角度通过开启设备限制。

然而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锁定板根据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锁定板10构成。所述锁定板具有呈Z形走向的锁定狭缝11延伸,所述锁定狭缝在第一锁紧位置I中远离结合槽地沿箭头12的方向并且沿结合槽纵向12b的延伸方向通过保持凸肩13限制。在图2中表明的转动打开位置II中,配属于锁定板10的定位栓位于侧向的开口14的区域中。当翼扇2围绕枢转轴线5枢转时,之前在锁定狭缝11中被捕获的定位栓能够穿过开口14移出。在锁定狭缝11的第一部段15中,所述第一部段与结合槽平行地延伸,而部段16与其倾斜地构成。与所述部段16连接的是与结合槽平行的第二锁紧狭缝部段17。由此分成三个部段15、16和17的锁紧狭缝11一方面由在覆盖板18中构成的轮廓并且另一方面由在覆盖板18下方安置的导向板19构成。导向板19是下部部件20的组成部分,所述下部部件在图4中作为单独部件示出。定位栓与导向板的共同作用在文献EP 1208281 B1中描述,就此在全部内容方面参考所述文献。根据在那里公开的锁紧配件,构成为蘑菇头栓的定位栓借助于与缩腰的杆相对置的直径增大的头部29支撑在导向板19上,使得所述杆首先保持与覆盖板间隔开。

根据图4,倾斜延伸的部段16连接到部段15上。部段16形成用于定位栓的触碰斜坡21并且是调整件22的组成部分。调整件22是菱形的并且构成平行于部段15延伸的锁紧狭缝部段17。调整件22容纳在下部部件20的容纳部23中。容纳部23关于结合槽纵向12b这样倾斜,使得窄侧25始终平行于导向板19延伸。在此,调整件22能够在容纳部23之内并且相对于导向板19调整。借此使量值24改变,所述量值计量导向板19和窄侧25的平行错移量。

如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那样,调整件22的固定在覆盖板18中进行。调整件22借助在其中可转动地支承的栓26穿过凹部27,所述凹部由多个彼此相切的孔构成。彼此重叠的多个孔形成凹部27的收缩部28。栓26支承头部29,所述头部具有平行延伸的削平部30。剩余的柱形的外罩31和削平部30在尺寸上这样与凹部27配合,使得柱形的外罩31的直径与两个相对置的收缩部28的净间距相比更大。同时,削平部30的间距与两个相对置的收缩部28的净间距相比更小,使得在相应地转动时,根据图3中的放大的局部图,栓26能够在凹部27之内移动并且固定。

为了在锁紧狭缝部段17的区域中也对锁定栓确保稳固的锁紧接合,锁定狭缝11在所述区域中设置在可相对于下部部分20和覆盖板18运动的滑座32中。滑座32能够借助于两个长孔33和穿过所述长孔与其接合的导向栓34垂直于结合槽纵向12b移位。在缝隙通风位置III中,作为保持栓起作用的定位栓位于可相对于锁定狭缝11或部段15运动的锁紧狭缝部段17中。

因此通过该布置,得到下述作用方式。从锁紧位置I开始,定位栓在操作操纵杆配件时沿着导向板19移动。在到达开口14时,翼扇2能够转动打开并且围绕竖直轴线5枢转。所述操纵杆配件处于转动打开位置II中。从转动打开位置II开始朝向缝隙通风位置III的继续移位引起,定位栓碰撞到调整件22的向内错开突出的触碰斜坡35上。在继续沿相同方向移位时,定位栓从部段15的平面中挤出并且在此碰撞到滑座32的突出的保持凸肩36上,所述滑座由此沿箭头12的方向移位。翼扇12由此从面平行的位置中枢转一定角度。如上所述,这可以是围绕下部的水平轴线9的枢转运动。对此,在下部的水平框架梁7上需要翻转锁紧装置,所述翻转锁紧装置将翼扇2可枢转地安置在框架1上。处于翼扇梁8上的开启设备现在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处于翻转打开工作位置中,在所述翻转打开工作位置中,上部的翼扇棱边37能够从框架1松开。安置在结合槽区域38中的锁定板10在缝隙通风位置中将上部的翼扇棱边37从框架1挤出,所述锁定板配设有开启设备的定位栓或配设有位于竖直的结合槽区域40的角区域39中的结合槽角传动部件的定位栓。

但是在一个替选的应用中也能够规定,枢转运动围绕枢转轴线5进行。在此,剪刀式支承3和角部铰链4构成为转动铰链。不需要开启设备。设置在结合槽区域40的范围内的锁定板10在此将翼扇棱边41从框架1挤出,并且翼扇2围绕枢转轴线5枢转。

两个实施方案的共同点是,操纵杆配件的另外的定位栓与锁定板10共同作用。对此,锁定板10应相应地设置。安置在与轴线(枢转轴线5或轴线9)相对置的框架梁上的锁定板10得到调整件22的最大的量值24。安置在邻接于相应的枢转轴线5或轴线9的框架梁上的锁定板10以较小的量值24调整。

以所述方式,能够将全部存在的定位栓与锁定板10相关联。在实践中已经证实的是,在改装配设有开启设备的窗户时,能够保留存在于下部的框架梁42上的翻转锁紧装置。如在上文中描述的改装的翼扇通过该布置得到稳固的通风位置,入室抢劫者唯有费力地才能突破所述通风位置。

为了提高锁定板10的抵抗力,正如由图2至图4可见地,规定设置在滑座32中的可运动的锁紧狭缝部段17超出紧固部段43。紧固部段43相对于其余的下部部件20更墙地构成并且具有用于紧固螺丝的贯通孔44。在有人试图强行侵入时,紧固螺丝防止锁定板偏斜,所述强行侵入借助于对翼扇施加高的力试图撤销定位栓从后方与保持凸肩13、36的接合。从图4中可见的是,锁定板10在纵向端部上具有在纵向上包围覆盖板18和可运动的滑座32的凸缘45,所述凸缘除了更令人满意的外观之外也起到更好地对滑座32进行引导的作用。

图5示出另一实施例。在此,下部部分20基本上与在图4中示出的下部部分相同,并且覆盖板18以及调整件22也保持功能相同。然而,锁紧狭缝部段17在此设置在杆46中,所述杆可枢转地安置在覆盖板18和下部部件20上。所述可枢转的布置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杆46经由形成转动轴线的有头铆钉47和有头铆钉49与覆盖板18连接,所述有头铆钉49穿过接合相对于形成转动轴线的有头铆钉47径向延伸的滑槽48。在该实施例中,滑槽48安置在杆46中。但是也能够规定,杆46借助在其上一体成型的T形的导向凸块接合到覆盖板18上的相应的滑槽中。杆46这样形成并且有头铆钉47这样设置,使得杆46的可转动运动的支承不受损害。该作用方式对应于已经在上文中描述的内容。在从转动打开位置II开始朝向缝隙通风位置III的移位中,定位栓碰撞到调整件22的向内错开突出的触碰斜坡35上。在继续沿相同方向移位时,定位栓从部段15的平面中被挤出并且在此碰撞到杆46的突出的保持凸肩36上,所述杆由此沿在图5中逆时针的方向枢转。在此,定位栓以稳固包围的方式从部段15的平面中空间向内地移位。

在图6中示出的下部部件20相对于根据图5的实施例示出调整件22在容纳部23中的可移动的位置。同时也可见的是,紧固部段43在此也更浅地成型并且除了贯通孔44之外具有孔50和孔51,所述孔50用于作为导向铆钉起作用的有头铆钉49,所述孔51用于作为转动轴线起作用的有头铆钉47。此外,在紧固部段43上设有较浅的凹处52,所述凹处包围孔51。在较浅的凹部52中容纳未示出的支腿弹簧,所述支腿弹簧借助一个支腿支撑在下部部分20上,并且借助第二支腿作用于杆46,所述杆由此被挤压到在图5中示出的初始位置中。由此,在转动打开位置II和锁定位置I中实现杆的自动的复位。可枢转的杆由此按需要匹配于沿着触碰斜坡35滑动的定位栓,并且在转动打开位置II中不干扰地伸出结合槽。

附图标记列表

1 框架

2 翼扇

3 剪刀式支承

4 角部铰链

5 枢转轴线

6 手柄

7 框架梁

8 翼扇梁

9 轴线

10 锁定板

11 锁定狭缝

12 箭头

12b 结合槽纵向

13 定位凸肩

14 开口

15 部段

16 部段

17 狭缝锁紧部段

18 覆盖板

19 导向板

20 下部部分

21 触碰斜坡

22 调整件

23 容纳部

24 量值

25 窄侧

26 栓

27 凹部

28 收缩部

29 头部

30 削平部

31 外罩

32 滑座

33 长孔

34 导向栓

35 触碰斜坡

36 保持凸肩

37 翼扇棱边

38 结合槽区域

39 角区域

40 结合槽区域

41 翼扇棱边

42 框架梁

43 紧固部段

44 贯通孔

45 凸缘

46 杆

47 有头铆钉

48 滑槽

49 有头铆钉

50 孔

51 孔

52 凹处

I 锁定位置

II 转动打开位置

III 缝隙通风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