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1517发布日期:2018-06-30 06:55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组合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与O形橡胶密封圈装配在一起的组合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参见图1以及图2,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与O形橡胶密封圈的组合动密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摩擦力小、无爬行、启动力小、耐高压等特点,广泛的在航空航天领域上使用。XXX-1是我国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的主燃油控制器,在试飞中多台附件出现高压压气机导向叶片角度α2过渡态跟随性差,超出设计指标要求(加速时α2相对设计值偏开量大于1.5°)。采用这种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与O形橡胶密封圈的组合动密封结构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目前,很多领域均采用了此类结构。该结构在安装时,要么采用扩涨式装配要么采用加温装配,这两种装配方式使得O形橡胶密封圈结构发生变化,导致O形橡胶密封圈以及聚四氟乙烯保护圈所形成的组合动密封结构不能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进而影响后续仪器设备的稳定性。显然如何更好的装配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与O形橡胶密封圈的组合动密封结构已成为使用瓶颈,特别是在结构复杂的死衬套上装配时,很难保证装配的可靠性。即便通过扩涨式装配要么采用加温装配,保护圈装配不平整,会增加启动的摩擦力,影响整个控制的品质,限制了该结构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改善装配质量的组合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装配工装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相连的工作段;所述手柄以及工作段是不同外径的柱状结构;所述手柄以及工作段的外表面均是钝圆的;所述工作段的侧壁上沿工作段的轴向设置有V型槽;所述工作段与手柄的连接处以及V型槽与工作段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倒角。

上述V型槽从工作段的端面沿工作段的轴向向手柄处开设。

上述V型槽包括V型槽第一侧壁以及与V型槽第一侧壁相连的V型槽第二侧壁;所述V型槽第一侧壁以及V型槽第二侧壁与工作段的连接处均通过连接倒角过渡。

上述V型槽第一侧壁以及V型槽第二侧壁之间形成二面角;所述二面角的夹角是30°-150°。

上述二面角的夹角是60°-120°。

上述工作段的外径是变径结构。

上述工作段包括第一工作段以及与第一工作段相连的第二工作段;所述第一工作段的外径小于第二工作段的外径。

上述工作段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段以及第二工作段的过渡段。

上述过渡段是渐进式过渡段。

一种基于如前所述的组合装配工装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待组合装配的O形橡胶密封圈以及聚四氟乙烯保护圈;

2)采用棒状结构的工具对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任一位置进行挤压,形成有凹陷部位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

3)将带有凹陷部位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缓慢套装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组合装配工装上,促使有凹陷部位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的底部与组合装配工装的工作段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有凹陷部位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的凹陷部位与工作段上V型槽的位置相对应;

4)将套装有聚四氟乙烯保护圈的组合装配工装置于O形橡胶密封圈中,促使组合装配工装的工作段的底部与聚四氟乙烯保护圈底部相贴合;

5)缓慢转动组合装配工装,使工作段以旋转的方式擀压聚四氟乙烯保护圈直至聚四氟乙烯保护圈完全充满O形橡胶密封圈且聚四氟乙烯保护圈在O形橡胶密封圈的内表面无褶皱;

6)待聚四氟乙烯保护圈完全装配至O形橡胶密封圈内壁时,将组合装配工装缓慢从聚四氟乙烯保护圈内取出,完成装配工作。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该组合装配工装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相连的工作段;手柄以及工作段是不同外径的柱状结构;手柄以及工作段的外表面均是钝圆的;工作段的侧壁上沿工作段的轴向设置有V型槽;工作段与手柄的连接处以及V型槽与工作段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倒角。本发明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圈套装在工作段上,将套有聚四氟乙烯保护圈的带有V型槽的工作段并以旋转擀压的方式,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圈贴合在O形橡胶密封圈上。本发明在装配时,改变了常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以扩涨式装配或加温装配的装配方式,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圈挤压变形后进行装配,一改传统的安装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改善装配质量,很好的解决了此类动密封结构的装配问题,适用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与O形橡胶密封圈的组合动密封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与O形橡胶密封圈的组合动密封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装配工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6是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装配工装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其中:

1-手柄;2-工作段;21-第一工作段;22-过渡段;23-第二工作段;3-V型槽;31-V型槽第一侧壁;32-V型槽第二侧壁;4-连接倒角;5-O形橡胶密封圈;6-聚四氟乙烯保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4以及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装配工装,该组合装配工装包括手柄1以及与手柄相连的工作段2;手柄1以及工作段2是不同外径的柱状结构;手柄1以及工作段2的外表面均是钝圆的;工作段2的侧壁上沿工作段2的轴向设置有V型槽3;工作段2与手柄1的连接处以及V型槽3与工作段2的连接处均通过连接倒角4过渡。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套装在工作段2上,将套有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的带有V型槽3的工作段2并以旋转擀压的方式,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贴合在O形橡胶密封圈5上。本发明在装配时,改变了常规保护圈以扩涨式装配或加温装配的装配方式,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挤压变形后进行装配,一改传统的安装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改善装配质量。

V型槽3从工作段2的端面沿工作段2的轴向向手柄1处开设,V型槽3包括V型槽第一侧壁31以及与V型槽第一侧壁31相连的V型槽第二侧壁32;V型槽第一侧壁31以及V型槽第二侧壁32与工作段2的连接处均通过连接倒角4过渡;V型槽第一侧壁31以及V型槽第二侧壁32之间形成的二面角,二面角的夹角是30°-150°,优选60°-120°。本发明开创性的设置的V型槽3,能够给变形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流出变形的空间,在进行旋转擀压时,能够使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与O形橡胶密封圈5能够更好的贴合。

为了使得发明有更好的通用性,本发明所采用的工作段2的外径是变径的;工作段2包括第一工作段21以及与第一工作段21相连的第二工作段23;第一工作段21的外径小于第二工作段23的外径;另外,工作段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段21以及第二工作段23的过渡段22;过渡段22是渐进式过渡段。第二工作段23以及第一工作段21可以适用不同内径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并将不同内径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装配在不同与其相对应的O形橡胶密封圈5上。同时,由于采用渐进式过渡段22,不同内径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可以没有任何障碍的缓慢套装在第一工作段21或第二工作段23上。

本发明在提供上述组合装配工装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该组合装配工装对聚四氟乙烯保护圈与O形橡胶密封圈进行装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待组合装配的O形橡胶密封圈5以及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

2)采用棒状结构的工具对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任一位置进行挤压,形成有凹陷部位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参见图6所示;

3)将带有凹陷部位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缓慢套装在如权利要求1-9任一的组合装配工装上,促使有凹陷部位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的底部与组合装配工装的工作段2的底部相贴合;有凹陷部位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的凹陷部位与工作段2上V型槽的位置相对应;

4)将套装有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的组合装配工装置于O形橡胶密封圈5中,促使组合装配工装的工作段2的底部与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底部相贴合;

5)缓慢转动组合装配工装,使工作段2以旋转的方式擀压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直至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完全充满O形橡胶密封圈5且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在O形橡胶密封圈5的内表面无褶皱;

6)待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完全装配至O形橡胶密封圈5内壁时,将组合装配工装缓慢从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内取出,完成装配工作。

在衬套的密封槽内安装O形橡胶密封圈5,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圈6压成心性并且不得形成尖形弯曲。用装配工具进行复原工作:一边转动,一边将装配工具推入孔中直至保护圈完全充满密封槽内且无褶皱。再将装配工具取出。本发明解决很好的解决了此类动密封结构的装配。同时也缩短了装配周期,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适用于批量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