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执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55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执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执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门锁执手与面板之间的装配一般由复位装置;所以连接的零件较多,导致执手与面板之间的结构相对复杂,不仅增加了材料成本,而且装配速度相对较慢,整体锁具的生产效率受到限制。

故有必要对现有执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执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执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它包括有面板、执手、盖体、方轴和卡簧;所述执手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所述转轴从面板的外表面穿过面板孔后插入到面板的内腔;所述转轴端面上设置有与方轴相匹配的方孔;所述盖体一端面呈开口状;盖体另一端面设置有与转轴相匹配的盖顶孔;所述面板的内腔底壁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盖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与定位销相匹配的盖体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入到盖体定位孔;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置有凹槽环;所述凹槽环沿转轴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卡簧与凹槽环相匹配;所述转轴从盖体的外部穿过盖顶孔;所述凹槽环伸入到盖体的内腔;所述卡簧卡在凹槽环内;所述卡簧抵压在盖体的内底壁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回弹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机构包括盖板、弹簧和螺栓;所述盖体的内腔设置有弧形弹簧槽;所述弧形弹簧槽由第一挡板、侧板、第二挡板和盖体的侧壁所围成;所述侧板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呈圆弧形状;所述侧板的轴心与盖体的轴心重合;所述弹簧设置在弧形弹簧槽内;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方轴相匹配的盖板方轴孔;所述盖板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挡销和两个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在盖板底表面呈圆周分布;所述锁紧块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盖体设置有两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沿盖体的外侧壁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开口槽与盖体的内腔相接通;所述开口槽沿盖体的圆周方向开设;所述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栓分别穿过两个开口槽后与内螺纹孔相螺纹连接;所述盖板压紧在盖体的开口端面处;所述挡销插入到弧形弹簧槽内;所述弹簧一端抵压在挡销上;弧形弹簧槽另一端抵压在第一挡板上;所述方轴依次穿过盖板方轴孔、盖顶孔后插入到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方轴孔的四个角均开设有防干涉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执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它包括有面板、执手、盖体、方轴和卡簧;所述执手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所述转轴从面板的外表面穿过面板孔后插入到面板的内腔;所述转轴端面上设置有与方轴相匹配的方孔;所述盖体一端面呈开口状;盖体另一端面设置有与转轴相匹配的盖顶孔;所述面板的内腔底壁设置有定位销;所述盖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与定位销相匹配的盖体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入到盖体定位孔;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置有凹槽环;所述凹槽环沿转轴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卡簧与凹槽环相匹配;所述转轴从盖体的外部穿过盖顶孔;所述凹槽环伸入到盖体的内腔;所述卡簧卡在凹槽环内;所述卡簧抵压在盖体的内底壁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回弹机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面板与执手安装时,只需要把执手上的转轴从面板的外部依次穿过面板孔和盖体的盖顶孔,然后通过卡簧卡在凹槽环内,把执手和盖体固定在面板上;该结构面板稳固地与执手连接,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限度地提高锁具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101、面板孔;102、定位销;2、执手;201、转轴;

201a、方孔;201b、凹槽环;3、盖体;301、开口槽;302、盖顶孔;

303、弧形弹簧槽;303a、第一挡板;303b、侧板;303c、第二挡板;

304、盖体定位孔;4、方轴;5、盖板;501、盖板方轴孔;

501a、防干涉孔;502、挡销;503、锁紧块;503a、内螺纹孔;

6、弹簧、7、螺栓;8、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执手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它包括有面板1、执手2、盖体3、方轴4和卡簧8;所述执手2一端设置有转轴201;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面板孔101;所述转轴201从面板1的外表面穿过面板孔101后插入到面板1的内腔;所述转轴201端面上设置有与方轴4相匹配的方孔201a;所述盖体3一端面呈开口状;盖体3另一端面设置有与转轴201相匹配的盖顶孔302;所述面板1的内腔底壁设置有定位销102;所述盖体3的前端面设置有与定位销102相匹配的盖体定位孔304;所述定位销102插入到盖体定位孔304;所述转轴201的外侧壁置有凹槽环201b;所述凹槽环201b沿转轴201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卡簧8与凹槽环201b相匹配;所述转轴201从盖体3的外部穿过盖顶孔302;所述凹槽环201b伸入到盖体3的内腔;所述卡簧8卡在凹槽环201b内;所述卡簧8抵压在盖体3的内底壁上;所述盖体3上设置有回弹机构;在面板1与执手2安装时,只需要把执手2上的转轴201从面板1的外部依次穿过面板孔101和盖体3的盖顶孔302,然后通过卡簧8卡在凹槽环201b内,把执手2和盖体3固定在面板1上;该结构面板1稳固地与执手2连接,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限度地提高锁具生产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回弹机构包括盖板5、弹簧6和螺栓7;所述盖体3的内腔设置有弧形弹簧槽303;所述弧形弹簧槽303由第一挡板303a、侧板303b、第二挡板303c和盖体3的侧壁所围成;所述侧板303b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303a和第二挡板303c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板303b呈圆弧形状;所述侧板303b的轴心与盖体3的轴心重合;所述弹簧6设置在弧形弹簧槽303内;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与方轴4相匹配的盖板方轴孔501;所述盖板5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挡销502和两个锁紧块503;所述锁紧块503在盖板5底表面呈圆周分布;所述锁紧块503上设置有内螺纹孔503a;所述盖体3设置有两个开口槽301;所述开口槽301沿盖体3的外侧壁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开口槽301与盖体3的内腔相接通;所述开口槽301沿盖体3的圆周方向开设;所述螺栓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栓7分别穿过两个开口槽301后与内螺纹孔503a相螺纹连接;所述盖板5压紧在盖体3的开口端面处;所述挡销502插入到弧形弹簧槽303内;所述弹簧6一端抵压在挡销502上;弧形弹簧槽303另一端抵压在第一挡板303a上;所述方轴4依次穿过盖板方轴孔501、盖顶孔302后插入到方孔201a内;通过转动执手2使方轴4带动盖板5转动,挡销502绕方轴4转动,使挡销502在弧形弹簧槽303内滑动,挡销502压缩弹簧6,螺栓7的杆身在开口槽301滑动;当执手2撤去外力后,由于弹簧6回弹,推动挡销502转动同时螺栓7的杆身在开口槽301滑动,使盖板5自转;方轴4带动执手2转动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盖板方轴孔501的四个角均开设有防干涉孔501a。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面板与执手安装时,只需要把执手上的转轴从面板的外部依次穿过面板孔和盖体的盖顶孔,然后通过卡簧卡在凹槽环内,把执手和盖体固定在面板上;转动执手使方轴带动盖板转动,挡销绕方轴转动,使挡销在弧形弹簧槽内滑动,挡销压缩弹簧,螺栓的杆身在开口槽滑动;当执手撤去外力后,由于弹簧回弹,推动挡销转动同时螺栓的杆身在开口槽滑动,使盖板自转;方轴带动执手转动复位;该结构面板稳固地与执手连接,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限度地提高锁具生产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