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机连接结构及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770阅读:2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机连接结构及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舵机连接结构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不断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应用越来越普遍。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如移动机器人、微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空间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

舵机是机器人中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舵机是一种简单的伺服电机,是由直流电机、减速齿轮组、传感器和控制电路组成的一套自动控制系统,最早应用于船舶上以实现其转向功能,是一种大甲板机械,舵机具有结构紧凑、易安装调试、控制简单、大力矩、成本较低等特点。由于舵机可以通过电信号给定转角角度信息,转至指定角度,并且能够在指定角度保持、承受一定的外力矩,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中。

现有技术中,如图1-图3所示,舵机在与外部的连接件2'连接时,一般通过自攻螺钉穿透连接件2'并深入舵机的外壳1'中,将连接件2'固定于舵机的外壳1'上,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为保证连接件2'与舵机连接稳固,需要设置多个自攻螺钉,降低了连接件2'与舵机的外壳1'的强度,多次拆装后会导致连接失效,并且当连接件2'受到的载荷过大时,由于舵机的外壳1'材质较弱,很容易导致舵机外壳1'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舵机连接结构,连接稳定、可靠,增大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拆装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舵机连接结构,包括舵机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舵机的外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嵌有嵌件螺母,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嵌件螺母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外壳与所述连接件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且与所述嵌件螺母配合的螺钉固定。

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开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舵机中设置有舵盘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所述嵌件螺母。

其中,所述主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舵盘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连接件。

其中,所述主板的一端弯折形成垂直支板,所述垂直支板抵接于所述舵机的侧面。

其中,所述嵌件螺母通过注塑或热熔的方式植入所述外壳。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钣金件。

其中,所述外壳由PA66塑胶材料与玻璃纤维的混合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连接孔为沉孔。

其中,所述嵌件螺母为铜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包括上述的一种舵机连接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舵机连接结构及机器人。舵机连接结构包括舵机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舵机的外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嵌有嵌件螺母,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嵌件螺母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外壳与所述连接件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且与所述嵌件螺母配合的螺钉固定。嵌件螺母与外壳之间固定牢固,而通过嵌件螺母与螺钉的配合,螺钉不直接与外壳接触固定,使得外壳与连接件连接稳固、可靠,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自攻螺钉,可以减少螺钉的个数,对外壳和连接件的强度影响小,增大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舵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舵机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外壳;11、嵌件螺母;12、前面板;2、连接件;21、连接孔;22、主板;23、通孔;24、垂直支板;3、舵盘;1'、外壳;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舵机连接结构,如图4-图6所示,包括舵机及连接件2,连接件2固定于舵机的外壳1上,外壳1内嵌有嵌件螺母11,连接件2在嵌件螺母11相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孔21,外壳1与连接件2通过穿过连接孔21且与嵌件螺母11配合的螺钉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自攻螺钉连接舵机的外壳1'和连接件2',本实施例提供的舵机连接结构,将嵌件螺母11通过与外壳1注塑或热熔的方式植入外壳1内形成内螺纹,并在连接架2上相应的位置开设连接孔21,将螺钉穿过连接孔21旋入嵌件螺母11内,实现外壳1与连接件2的固定,连接稳定、可靠,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自攻螺钉,本实施例中可以减少螺钉的个数,对外壳1和连接件2的强度影响较小,可以增大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接件2包括主板22和由主板22的一端弯折形成的垂直支板24,主板22上开设有连接孔21及通孔23,其中,连接孔21可以为沉孔,以使螺钉完全沉入连接件2内;如图5所示,舵机中设置有舵盘3的前面板12上设置有嵌件螺母11,嵌件螺母11可以为铜螺母,由于铜具有很好的导热性,有利于通过热熔或注塑的方式嵌入外壳1内,嵌件螺母11也可以由碳钢、不锈钢、铝等材料制成;舵盘3穿过通孔23伸出连接件2,在固定外壳1和连接件2时,将垂直支板24抵接于舵机的侧面上,有利于外壳1与连接件2的定位,便于固定。

连接件2可以为钣金件,不仅重量轻、强度高,而且成本低。外壳1可以由PA66塑胶材料与玻璃纤维的混合材料制成,强度高,机械性能好;外壳1可以由几个部分装配组成,如可以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通过自攻螺钉固定连接,也可以为整体式壳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实施例1中提供的舵机连接结构。该舵机连接结构的外壳1上设置有嵌件螺母11,连接件2上相应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21,将螺钉穿过连接孔21旋入嵌件螺母11内,实现外壳1与连接件2的固定,连接稳定、可靠,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自攻螺钉,可以减少螺钉的个数,对外壳1和连接件2的强度影响较小,可以增大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