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牵引拉杆的划线盘及划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60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用于牵引拉杆的划线盘及划线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划线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牵引拉杆的划线盘及划线工装。



背景技术:

牵引拉杆把机车的车体与转向架连接起来,它的主要功用是:使机车车体与转向架,在纵向上以关节形式连接起来,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以及车体与转向架间的各种冲击力。

请参考图1-3,图1为牵引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牵引拉杆、连接节点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牵引拉杆01的两端设有压装孔011,该压装孔011内可以设有连接节点02,该连接节点02突出压装孔011的部分设有第一安装孔021。安装时,可通过螺钉、螺栓或销钉等连接件穿过该第一安装孔021,并插接于车体、转向架的第二安装孔,进而将牵引拉杆0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车体、转向架。具体而言,上述连接节点02与压装孔011之间为过盈配合,以保证二者连接的可靠性。

由于车体、转向架上第二安装孔位置相对确定,安装时,就需保证第一安装孔011与相应第二安装孔的对中(同轴设置),以便于安装;同时,还可避免使用过程中插接于第一安装孔011、第二安装孔的连接件承受不必要的扭力、剪切力,进而保证该连接件的使用寿命,确保牵引拉杆01与车体、转向架连接的可靠性。

但由于连接节点02的安装方式为过盈压装,当连接节点02安装于压装孔011后,连接节点02极难转动。因此,连接节点02在压装时,即需调整其安装角度。

以车体、转向架上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均沿竖直方向为例,安装时,两连接节点02的第一安装孔021的轴向亦当为竖直方向;而为了便于力的传递,牵引拉杆01连接于车体、转向架之间时,通常会倾斜设置,即牵引拉杆01的中心线(两压装孔021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会呈预设角度,以2.3度为例。如此,在压装两连接节点02时,需使得第一安装孔021的轴线与牵引拉杆01中心线呈87.7(90-2.3)度,进而保证第一安装孔021与相应第二安装孔的对中。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方案是,在牵引拉杆01、连接节点02预先划出压装线,在安装时,先对准二者的压装线,然后进行压装。

具体而言,在对牵引拉杆01进行划线时,可先划出其中心线、然后旋转上述预设角度,再次划线,以确定第一压装线A;对连接节点02进行划线时,则可沿与第一安装孔021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划出第二安装线B。如图3所示,压装时,可对准上述第一压装线A、第二压装线B,然后进行压装,即可确保牵引拉杆01安装时,第一安装孔011与相应的第二安装孔的精准对中。

但上述划线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牵引拉杆01中心线难以确定,该中心线为两压装孔011中心的连线,但在实际操作时,压装孔011的中心是较难确定的,一旦上述中心确定出错,则中心线、第一压装线A的准确性均难以保证;

2)牵引拉杆01中心线确定之后,旋转角度以确定第一压装线A的过程,通常是通过人工进行的,旋转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差。

这就导致即便划出了上述的第一压装线A、第二压装线B,也难以确保连接节点02的第一安装孔021与相应第二安装孔的对中,进而导致牵引拉杆01安装困难,此时,就需重新返工,将牵引拉杆01与连接节点02拆卸开,进而重新划线、安装,操作极其不便,安装效率较低。

另外,上述第一压装线A存在于金属制的牵引拉杆01,为保证清晰可见,其通常由镐针划出,划痕较深,难以擦除,若出现多次返工、划线的情形,则会导致牵引拉杆01表面线迹混乱、模糊,不利于后续的安装。

因此,如何提供操作简单、精度较高的牵引拉杆划线工具,仍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牵引拉杆的划线盘及划线工装,便于对牵引拉杆进行划线操作,降低人为操作误差,在保证划线精度的同时,提高划线效率。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牵引拉杆的划线盘,其包括底盘和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凸棱;所述底盘能够位于所述牵引拉杆的压装孔内并与所述压装孔相适配;所述凸棱可绕所述牵引拉杆的压装孔的轴线旋转,所述凸棱包括第一侧壁和作为划线基准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可与所述牵引拉杆的两个所述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压装孔的轴线共面,且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压装孔的外侧;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牵引拉杆的划线端面上的投影呈预设角度。

该划线盘包括底盘和设于该底盘上的凸棱,其中底盘与压装孔相适配并位于压装孔内,也就是说,该底盘的外径与压装孔的内径相当,将底盘放置于压装孔内后,其凸棱在牵引拉杆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被固定,并且底盘可在压装孔内带动凸棱沿压装孔的轴线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凸棱带动其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绕着压装孔的轴线旋转,当牵引拉杆两端的两个划线盘的第一侧壁均与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或近于平行时,操作者可将钢直板贴紧两个划线盘的第一侧壁上,贴紧后,钢直板将使两个划线盘的位置固定,避免划线盘的位置发生变动,两个第一侧壁共面,且均与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

由于第二侧壁的两端均伸出压装孔外,所以,操作者只需使用划针沿第二侧壁在划线端面划出压装线即可。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牵引拉杆的划线端面上的投影呈预设角度,其中,“划线端面”是指牵引拉杆的压装孔的端面,即待划线区域的表面。由于第二侧壁与压装孔的轴线共面,因此,该压装线经过压装孔的中心,并与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呈预设角度,该压装线可做后续压装、检测等的基准线。

在上述整个划线过程中,操作人员中途无需更改划线盘的位置以使其变换角度,方便操作,可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提高划线效率,并可有效减小人为操作的误差,降低返工率。同时,该划线盘可避免在划线操作过程中,在牵引拉杆的划线端面留下较多的操作痕迹,进而避免由于痕迹较多影响观察。

可选地,所述底盘的顶端还设有具有直线侧壁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直槽,形成所述凸棱,所述直槽的一侧壁形成所述凸棱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定位件的直线侧壁形成所述第二侧壁。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为半盘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底盘上还设有操作通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牵引拉杆的划线工装,其包括钢直板和两个上述划线盘,两个所述划线盘能够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所述牵引拉杆的两个所述压装孔内,两个所述划线盘的第一侧壁均处于与所述牵引拉杆的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的状态下,所述钢直板可贴紧两个所述第一侧壁。

该用于牵引拉杆的划线工装包括钢直板和两个上述划线盘,操作人员在划线时,只需将两个上述划线盘分别一一对应地放置于牵引拉杆两端的压装孔内,分别旋转两个划线盘调整其位置,使得两个凸棱的第一侧壁均与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或近于平行,然后操作者可将钢直板贴紧两个划线盘的第一侧壁上,贴紧后,钢直板将使两个划线盘的位置固定,避免划线盘的位置发生变动,两个第一侧壁共面,且均与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然后,操作者只需使用划针沿第二侧壁在待划线区域划出压装线即可。由于第二侧壁与压装孔的轴线共面,因此,该压装线经过压装孔的中心,并与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呈预设角度,该压装线可做后续压装、检测等的基准线。

在上述整个划线过程中,操作人员中途无需更改划线工装的位置以使其变换角度,方便操作,可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提高划线效率,并可有效减小人为操作的误差,降低返工率。同时,该划线工装可避免在划线操作过程中,在牵引拉杆的待划线表面留下较多的操作痕迹,进而避免由于痕迹较多影响观察。

可选地,所述钢直板为钢板、方管或直尺。

附图说明

图1为牵引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牵引拉杆、连接节点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划线工装用于牵引拉杆划线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划线盘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中,标记如下:

01-牵引拉杆、011-压装孔、A-第一压装线;

02-连接接头、021-第一安装孔、B-第二压装线。

附图4-5中,标记如下:

100-划线盘;110-底盘,111-操作通孔;120-凸棱,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30-定位件,131-直槽;

200-钢直板;

300-牵引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考图4-5,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划线工装用于牵引拉杆划线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划线盘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划线工装包括钢直板200和两个划线盘100。其中,两个划线盘100能够分别一一对应地位于牵引拉杆300的两个压装孔内。该划线盘100如图5所示,包括底盘110和设于该底盘110上的凸棱120,其中底盘110与压装孔相适配并位于压装孔内,也就是说,该底盘110的外径与压装孔的内径相当,将底盘110放置于压装孔内后,其凸棱120在牵引拉杆300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即被固定,并且底盘110可在压装孔内带动凸棱120沿压装孔的轴线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凸棱120带动其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绕着压装孔的轴线旋转,当两个划线盘100的第一侧壁121均与牵引拉杆300两端的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或近于平行时,操作者可将钢直板200贴紧两个划线盘100的第一侧壁121上,贴紧后,钢直板200将使两个划线盘100的位置固定,避免划线盘100的位置发生变动,此时两个第一侧壁121共面,且均与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

由于第二侧壁122的两端均伸出压装孔外,所以,操作者只需使用划针沿第二侧壁122在划线端面划出压装线即可。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在牵引拉杆300的划线端面上的投影呈预设角度,其中,该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大于等于零度,并不对其做具体限定,具体的可根据其使用情况,即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角度关系进行设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工况。另外,“划线端面”是指牵引拉杆300的压装孔的端面,即待划线区域的表面。由于第二侧壁122与压装孔的轴线共面,因此,该压装线经过压装孔的中心,并与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呈预设角度,该压装线可做后续压装、检测等的基准线。

在上述整个划线过程中,操作人员中途无需更改划线盘100的位置以使其变换角度,方便操作,可降低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提高划线效率,并可有效减小人为操作的误差,降低返工率。同时,该划线盘100可避免在划线操作过程中,在牵引拉杆300的划线端面留下较多的操作痕迹,进而避免由于痕迹较多影响观察。

由于凸棱120的第二侧壁122的两端均伸出压装孔的外侧,因此,凸棱120可直接设置于底盘110上,当操作人员调节好两个划线盘100的凸棱120的位置,使得两个第一侧壁121均与牵引拉杆300两端的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后,将钢直板200同时贴紧两个第一侧壁121即可进行划线操作。该钢直板200用于通过凸棱120固定两个划线盘100的位置,避免在划线过程中发生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底盘110的顶端还设有定位件130,该定位件130上还设有直槽131,该直槽131在定位件130上形成凸棱120,该直槽131的一侧壁形成了凸棱120的第一侧壁121,即凸棱120与直槽131相邻,并且直槽131和凸棱120共用第一侧壁121,另外,定位件130的直线侧壁形成了凸棱120的第二侧壁122。

使用时,在调整好凸棱120的位置后,操作人员只需将与直槽131相适配的钢直板200放置于该直槽131内即可,直槽131与钢直板200相适配,将钢直板200放置于该直槽131内后,钢直板200在直槽131内将不会因为外力作用发生窜动,进而,其对第一侧壁121的固定作用就不变,导致划线盘100的位置被固定。因此,在划线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手扶钢直板200即可避免由于位置发生窜动导致的划线不准确,方便操作且划线精度高。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凸棱120也可以直接设置于底盘110上,当操作人员调节好两个划线盘100的凸棱120的位置,使得两个第一侧壁121均与牵引拉杆300两端的压装孔的中心连线平行后,将钢直板200同时贴紧两个第一侧壁121,并且在划线过程中通过手扶或者外部工具固定该钢直板200,避免操作人员划线时通过划针推动第二侧壁122导致凸棱120带动划线盘100发生转动。相对于此种结构,设有直槽131的限位件无需手扶或借助外部工具,更便于操作。

另外,钢直板200和直槽131的尺寸相适配,二者可设置为过盈配合,以便将钢直板200放置于直槽131内后,在划线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手扶该钢直板200,钢直板200不会在直槽131内发生窜动;或者还可将直槽131的尺寸设计为稍大于钢直板200的尺寸,将钢直板200放置于直槽131内后,可通过垫片等固定钢直板200,避免其在直槽131内发生窜动,此种结构设计方便钢直板200的取放。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定位件130设置为半盘状结构,划线时,只需通过划针沿第二侧壁122在划线端面划线即可,结构简单,简化制作工艺,且重量较轻。当然,该定位件130也可以做成方形、三角形等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底盘110与压装孔相适配,可通过凸棱120或者定位件130取放该划线盘100,由于该划线盘100较扁平化,不便于对其进行施力,因此,可选择借助其它工具取放该划线盘100。

为进一步提高划线盘100取放的便捷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底盘110上还设有操作通孔111,在无定位件130的情况下,在底盘110上选取恰当的位置,避开凸棱120的位置即可。而在有定位件130的情况下,该操作通孔111可以设置在同时穿过底盘110和定位件130的位置,但是考虑到定位件130为半盘状结构,且其设有直槽131和凸棱120,因此若将该操作通孔111设置在定位件130上,则对操作通孔111的位置及尺寸均受限,由于压装孔的孔径本身不大,因此受限的操作通孔111的孔径将更小,而较小孔径的操作通孔111不便于操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将操作通孔111设置在定位件130的外侧,孔径相对较大,便于取放操作,使用时,操作人员仅需通过将手指插入该操作通孔111内即可实现轻松取放。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底盘110或者定位件130上设置提手、拉绳等部件,以方便对该划线盘100的取放。另外,还可以在底盘110上设置螺纹孔,并配有与该螺纹孔相适配的拉手,取放时,将拉手选入螺纹孔内,划线时该拉手可根据需要选择取下,此种情况下一个拉手可供多个划线盘100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钢直板200可以选用钢板、方管或直尺等具有至少一个侧面是平面的部件,使用时,使得该平面贴紧第一侧面,以保证两个第划线盘100的第一侧面共面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牵引拉杆300的划线盘100及划线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体的,操作人员对牵引拉杆300进行划线时,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两个划线盘100分别一一对应地放置于牵引拉杆300的两个压装孔内;

(2)分别旋转两个划线盘100,使得划线盘100的第一侧面平行或近于平行两个压装孔的中心连线;

(3)将钢直板200放置于直槽131内,使其固定;

(4)使用划针沿第二侧壁122在划线端面上进行划线。

在划线时,调整好划线盘的位置后可一次完成划线操作,无需二次调节,同时,只需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设计预设角度,并在划线过程中无需额外的角度测量装置,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同时可避免由于人为操作的产生的误差,保证划线精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划线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