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平衡连接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255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平衡连接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物料移载、搬运、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平衡连接臂,特别适用助力机械臂的末端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制造业的平均工资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劳动力生产率反而出现了回落的迹象。传统的设备密集和人员密集移载装配企业,已经满足不了大时代变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解决繁重、密集、危险的人工劳动及提高生产力,无疑成为现代智能制造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助力机械在应用过程中时常出现力臂的长短瓶颈及力臂位置、角度等失衡,导致因大多产品的异样,促使力臂的选择多样化及力臂标准的不统一,整个装配过程更换力臂和选择,浪费严重,效率低下,不符合现代实体企业发展变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调平衡连接臂,解决移载过程中保持可持续平衡及臂杆所需的角度调节,与智能助力机械手相连接,形成机械臂及整个装置的上升、下降、旋转、移动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平衡连接臂,其包括,支撑杆;两连接板,对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端两侧,连接板呈L形;可调臂杆,其下端通过一转轴活动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板上端,且,可调臂杆下端位于两连接板内侧设一限位块,相应的,所述两连接板上端上下分别设一限位板,限位板中央设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调节螺钉,以此调节可调臂杆转动角度;可调平衡装置,设置于所述可调臂杆上端面,其包括,下连接法兰,设置于所述可调臂杆上端面,下连接法兰上端面沿周向均匀设置四个竖向布置的连接螺钉及其上螺母、支撑头;下连接法兰上端面中央对称竖直设置两带通孔的基板;活动块,其四个侧面分别凸设一销轴,活动块相对的两个销轴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连接法兰上端面中央对称设置两基板;上连接法兰,其下端面中央对称竖直设置两带通孔的基板,两基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动块上另外两个相对的销轴,使上连接法兰形成浮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及其上的四个销轴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可调臂杆两侧面设供下连接法兰支撑的加强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平衡装置及可调臂杆配合,解决了移载过程中保持可持续平衡及臂杆所需的角度调节,与智能助力机械手相连接,形成机械臂及整个装置的上升、下降、旋转、移动等。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飞轮壳装配由传统人工装配操作运行到现代机械智能协调控制操作运行的技术突破,摆脱了人工搬运移载装配,改善了劳动条件,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产品的装配质量,减少产线上人工,提升移载装配行业智能装配程度,缩小交货周期,降低消耗,优化管理,增强生产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臂杆和可调平衡装置的立体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臂杆和可调平衡装置的立体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臂杆和可调平衡装置的正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平衡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平衡连接臂,其包括,

支撑杆1;

两连接板2、2’,对称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上端两侧,连接板2、2’呈L形;

可调臂杆3,其下端通过一转轴31活动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板2、2’上端,且,可调臂杆3下端位于两连接板2、2’内侧设一限位块32,相应的,所述两连接板2、2’上端上下分别设一限位板21、21’,限位板21、21’中央设与所述限位块32配合的调节螺钉22,以此调节可调臂杆3转动角度;

可调平衡装置4,设置于所述可调臂杆3上端面,其包括,

下连接法兰41,设置于所述可调臂杆3上端面,下连接法兰3上端面沿周向均匀设置四个竖向布置的连接螺钉5、5’、5”、5”'及其上螺母51、支撑头52(以连接螺钉5为例,下同);下连接法兰41上端面中央对称竖直设置两带通孔的基板42、42’;

活动块43,其四个侧面分别凸设一销轴431~434,活动块43相对的两个销轴431、432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连接法兰41上端面中央对称设置两基板42、42’;

上连接法兰44,其下端面中央对称竖直设置两带通孔的基板45、45’,两基板45、45’分别设置于所述活动块43上另外两个相对的销轴433、434,使上连接法兰44形成浮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43及其上的四个销轴431~434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可调臂杆3两侧面设供下连接法兰41支撑的加强筋板3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