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接元件以及具有该附接元件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619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附接元件以及具有该附接元件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附接于一可携式装置所设的一锁孔的锁具,特别是一种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



背景技术:

对于体积小但相对价格较为昂贵的可携式装置(例如笔记型电脑)而言,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单价与变现的容易性,因此遭窃的机率也随之增加。

基此,目前许多产品会在产品上提供有一锁孔,以供锁头附接锁定来达到保全的目的。然而,除了目前较常用及广为人知的3毫米×7毫米矩形锁孔外,目前还有其他不同尺寸锁孔规格,例如:2.5毫米×6毫米以及3.2毫米×4.5毫米等,如此一来,配合不同的锁孔尺寸,只能分别选购不同匹配规格的锁具,对于消费者来说,实在不太友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各种可携式装置所提供的锁孔尺寸规格已经不是单一标准尺寸,基此,实用新型设计人着手进行研究解决之道,基于从事相关行业的多年经验与技术,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其主要目的是在于利用组合式的锁具设计,解决不同锁孔尺寸的问题。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附接元件与一锁定装置,其中:

该附接元件用以与一可携式装置所设的一锁孔附接,该附接元件具有一基座,以及枢设于该基座上并且能够变换呈错开状态和收合状态的一对活动衔接件,其中,该一对活动衔接件分别具有能够附接于该锁孔的一前臂部,且各活动衔接件外侧表面形成具有一凸块的一后臂部;

该锁定装置又包含:

一壳体,用以与该基座套接,且在该壳体内设有一卡合槽;及

一锁机构,设置于该壳体内,包含有一锁杆,该锁杆能够移动到使该一对活动衔接件保持错开状态,同时使该后臂部的该凸块保持在嵌入该卡合槽内的一第一位置,以及允许该一对活动衔接件变换呈收合状态,同时使该后臂部的该凸块能够脱离该卡合槽的一第二位置。

所述的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其中:该基座是一圆柱体。

所述的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其中:该一对活动衔接件的后臂部内侧相互对应地各形成有一凹口。

所述的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其中:该后臂部的端缘具有一凹口斜导面。

所述的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其中:该锁机构是钥匙锁机构。

所述的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其中:该锁机构是密码锁机构。

所述的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其中:该壳体与一可挠性链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附接元件,用以与一可携式装置所设的一锁孔附接,其特征在于,该附接元件包含:

一基座;

一对活动衔接件,枢设于该基座上,并且能够变换呈错开状态和收合状态,该一对活动衔接件分别具有能够附接于该锁孔的一前臂部,且各活动衔接件外侧表面形成具有一凸块的一后臂部,且在该后臂部内侧相互对应地各形成有一凹口。

所述的附接元件,其中:该基座是一圆柱体。

所述的附接元件,其中:该后臂部的端缘具有一凹口斜导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锁孔尺寸。

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具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具从另一视角所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具从另一视角所示的立体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具于组合后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锁具于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A~图6E是本实用新型锁具的使用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附接元件的另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7B是图7A所揭附接元件的活动衔接件变换呈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附接元件的另一实施例侧视图;及

图8B是图8A所揭附接元件的活动衔接件变换呈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附接元件10;基座11;活动衔接件12、13;前臂部121、131;后臂部122、132;凸块123、133;凹口124、134;凹口斜导面125、135;枢轴14;锁定装置20;壳体21;开孔211;卡合槽212;锁机构22;锁杆221;可挠性链条23;附接元件10a;活动衔接件12a、13a;前臂部121a、131a;附接元件10b;活动衔接件12b、13b;前臂部121b、131b;可携式装置30;锁孔31;钥匙K。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谨配合图式再予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于后,首先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系揭示一种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主要包括有:用以与一可携式装置30所设的一锁孔31或孔穴附接的一附接元件10,以及组配连接该附接元件10的一锁定装置20。

如图所示,该附接元件10具有一基座11,以及经由一枢轴14枢设于该基座11上并且能够变换呈错开状态和收合状态的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其中,该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分别具有能够附接于该锁孔的一前臂部121、131,以及外侧表面形成有一凸块123、133的一后臂部122、132。

该锁定装置20包含一壳体21,以及设置于该壳体21内的一锁机构22。该壳体21的前端具有一开孔211,可用以与该基座11套接,且在该壳体21内设有一卡合槽212;此外,该壳体21与一可挠性链条23或缆线连接。该锁机构22主要包含有一锁杆221,该锁杆221能够移动到使该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保持错开状态,同时使该后臂部122、132的该凸块123、133保持在嵌入该卡合槽212内的一第一位置,以及允许该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变换呈收合状态,同时使该后臂部122、132的该凸块123、133能够脱离该卡合槽212的一第二位置。其中,该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的后臂部122、132内侧对应形成有一凹口124、134,以及在该后臂部122、132的端缘具有一凹口斜导面125、135。

所述的基座11是一圆柱体,且该壳体21的开孔211也匹配为圆形开孔,如此,该锁定装置20在套接组合于基座11上时,没有方向性的限制。

所述的锁机构22可以是如图中所示的钥匙锁机构,可以使用钥匙K进行开锁和闭锁的操作。于实施时,该锁机构22也可以采用密码锁机构或是同时结合有钥匙锁和密码锁机构。

请配合图4及图5所示,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附接元件的锁具,主要是由一附接元件10以及组配连接该附接元件10的一锁定装置20所组成,通过该锁定装置20的连接和锁定附接元件10之后,即可使该附接元件10的该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保持锁定状态。

请依序参阅图6A~图6E所示本实用新型锁具的使用连续动作示意图;如图6A所示,当该附接元件10凭借活动衔接件12、13的前臂部121、131插入附接于一可携式装置的锁孔内之后,接着即可如图6B和图6C所示,凭借锁定装置20的壳体21从附接元件10的后端套接组合,使该活动衔接件12、13的后臂部122、132进入开孔211内,直到该后臂部122、132的该凸块123、133嵌入该卡合槽212内;接着,再经由锁机构22的操作,将该锁杆221从如图6D所示的第一位置变换到图6E所示的第二位置后,锁杆221经由推顶凹口斜导面125、135的后保持在填塞于凹口124、134内,即可使该附接元件10的该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保持锁定状态。

反之,要解除对该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的锁定,只要再经由锁机构22的操作,将该锁杆221移回到第一位置后,即可允许该一对活动衔接件12、13变换呈收合状态,同时使该后臂部122、132的该凸块123、133能够脱离该卡合槽212,让锁定装置20和附接元件10可以彼此拆开。

请参阅图7A、图7B以及图8A、图8B所示另外两种附接元件的实施例图,配合可携式装置上提供的各种不同的锁孔尺寸或锁孔形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附接元件10与锁定装置20为可分离的设计;因此,只需凭借附接元件10a、10b搭配不同尺寸或形状的前臂部121a、131a、121b、131b的活动衔接件12a、13a、12b、13b即可以适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