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维修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427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模具维修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维修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模具维修台,模具放置在模具维修台上后,不能自动调整高度以及方位,维修不便。

另外维修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也不容易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模具维修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维修台,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形成有多个支撑脚;模具维修台还包括:升降平台、液压缸、旋转支撑座、马达、驱动机构和吸尘装置;液压缸连接升降平台和旋转支撑座;升降平台相对于旋转支撑座沿高度方向滑动;马达驱动旋转支撑座相对于基座转动;驱动机构连接马达和旋转支撑座;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转动杆和主动齿轮;第一锥齿轮固定至马达的马达轴;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和主动齿轮分别固定至转动杆的两端;旋转支撑座的底部形成有环状凸台;环状凸台的外周形成有被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吸尘装置固定至基座的顶部;吸尘装置包括支撑柱和吸尘头;吸尘头形成有吸尘入口;吸尘头活动连接至支撑柱。

进一步地,旋转支撑座位于升降平台和基座之间。

进一步地,支撑柱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凹槽。

进一步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缸体固定至旋转支撑座;活塞固定至升降平台。

进一步地,吸尘头滑动连接至支撑柱。

进一步地,升降平台成圆形。

进一步地,模具维修台包括4个液压缸。

进一步地,4个液压缸绕旋转支撑座的转动轴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马达轴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旋转支撑座的转动轴线。

进一步地,模具维修台关于一经过旋转支撑座的转动轴线的平面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模具维修台的升降平台能够调整高度,旋转支撑座相对于基座转动带动升降平台转动,从而实现模具高度以及角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模具维修台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模具维修台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模具维修台的升降平台处于较高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模具维修台的升降平台处于较低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模具维修台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模具维修台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模具维修台100,包括:基座10、升降平台20、液压缸30、旋转支撑座40、马达50、驱动机构60和吸尘装置70。

基座10的底部形成有多个支撑脚11。

液压缸30连接升降平台20和旋转支撑座40。升降平台20相对于旋转支撑座40沿高度方向滑动。

马达50驱动旋转支撑座40相对于基座10转动。驱动机构60连接马达50和旋转支撑座40。

驱动机构60包括第一锥齿轮61、第二锥齿轮62、转动杆63和主动齿轮64;第一锥齿轮61固定至马达50的马达轴51;第二锥齿轮62与第一锥齿轮61啮合;第二锥齿轮62和主动齿轮64分别固定至转动杆63的两端。

旋转支撑座40的底部形成有环状凸台41;环状凸台41的外周形成有被动齿轮;主动齿轮64与被动齿轮啮合。

吸尘装置70固定至基座10的顶部;吸尘装置70包括支撑柱71和吸尘头72;吸尘头72形成有吸尘入口721;吸尘头72活动连接至支撑柱71。

进一步地,旋转支撑座40位于升降平台20和基座10之间。

进一步地,支撑柱71形成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凹槽711。

进一步地,液压缸30包括缸体31和活塞32;缸体31固定至旋转支撑座40;活塞32固定至升降平台20。

进一步地,吸尘头72滑动连接至支撑柱71。

进一步地,升降平台20成圆形。

进一步地,模具维修台100包括4个液压缸30。

进一步地,4个液压缸30绕旋转支撑座40的转动轴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马达轴5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旋转支撑座40的转动轴线。

进一步地,模具维修台100关于一经过旋转支撑座40的转动轴线的平面101对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