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虎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7659发布日期:2018-10-26 20:2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虎钳。



背景技术:

虎钳是一种用来对工件进行加紧定位的装置。传统的虎钳大多是一端钳身固定,另一端通过旋转螺杆推动可移动的钳身来加紧工件,通过这种旋转螺杆的方式来加紧工件,所需的时间长,导致工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两端同时移动来实现对工件进行加紧的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新型虎钳,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的左侧钳身以及右侧钳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钳身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左侧钳身与所述右侧钳身做往复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架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气缸、拉杆、连接杆、基座、齿轮以及齿条。

所述基座呈四行两列式排布,第一行所述基座与第二行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一侧,第三行所述基座与第四行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另一侧。

所述拉杆为两条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气缸两侧,第一条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左侧钳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行所述基座内,第二条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左侧钳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三行所述基座内,两条所述拉杆上均设置有所述齿条。

穿过所述左侧钳身的所述连接杆为两条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两侧,第一条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右侧钳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行所述基座内,第二条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右侧钳身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四行所述基座内,两条所述连接杆上均设置有所述齿条。

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左侧钳身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左侧钳身往复运动。

所述齿轮对称设置在所述气缸两侧,其中一个所述齿轮设置在第一行所述基座与第二行所述基座之间,另一个所述齿轮设置在第三行所述基座与第四行所述基座之间。

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用于驱动所述右侧钳身往复运动。

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将工件设置在左侧钳身和右侧钳身之间,启动气缸,左侧钳身朝工件位置推动,由于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作用,右侧钳身也朝工件位置推动,左侧钳身和右侧钳身相对运动,当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到确定数值时,关闭气缸,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当释放工件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左侧钳身朝远离工件位置移动,由于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作用,右侧钳身也朝远离工件位置移动,左侧钳身和右侧钳身相对运动,实现对工件的释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左侧钳身和右侧钳身能够同时运动,需要的时间短,能快速的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也能快速的实现对工件的释放,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架;2、左侧钳身;3、右侧钳身;4、驱动机构;41、底板;42、气缸;43、拉杆;44、连接杆;45、基座;46、齿轮;47、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虎钳,包括设置在底架1上的左侧钳身2以及右侧钳身3,其特征在于,左侧钳身2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左侧钳身2与右侧钳身3做往复运动,驱动机构4设置在底架1上。

驱动机构4包括底板41以及设置在底板41上的气缸42、拉杆43、连接杆44、基座45、齿轮46以及齿条47。

基座45呈四行两列式排布,第一行基座45与第二行基座45设置在气缸42的一侧,第三行基座45与第四行基座45设置在气缸42的另一侧。

拉杆43为两条且对称设置在气缸42两侧,第一条拉杆43的一端与左侧钳身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行基座45内,第二条拉杆43一端与左侧钳身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三行基座45内,两条拉杆43上均设置有齿条47。

穿过左侧钳身2的连接杆44为两条且对称设置在气缸42的两侧,第一条连接杆44的一端与右侧钳身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行基座45内,第二条连接杆44的一端与右侧钳身3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第四行基座45内,两条连接杆44上均设置有齿条47。

气缸42设置在底板41的中间位置,气缸42的活塞杆与左侧钳身2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左侧钳身2往复运动。

齿轮46对称设置在气缸42两侧,其中一个齿轮46设置在第一行基座45与第二行基座45之间,另一个齿轮46设置在第三行基座45与第四行基座45之间。

齿轮46与齿条47啮合,用于驱动右侧钳身3往复运动。

底板41与底架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气缸的活塞杆伸长为例,当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推动左侧钳身向工件靠近,左侧钳身的拉杆相应的往工件移动,由于拉杆上设置有齿条,齿条和齿轮啮合,所以齿轮做逆时针方向运动,连接杆上的齿条与齿轮也啮合,所述连接杆带动右侧钳身朝工件位置移动,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当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左侧钳身远离工件位置,相应的右侧钳身也远离工件位置,从而实现对工件的释放。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