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135发布日期:2018-12-07 22:02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结构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移窗移门限位装置是一种可以对移窗移门进行限位,使得移窗移门处于半开启状态,空气依然可以在室内保持流通的,同时防止儿童随意移动移窗避免意外发生的防护装置。现有技术的移窗移门限位装置在使用中存在许多弊端。如在CN20232493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移窗移门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移窗或移门一侧面上的本体,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边缘与本体边缘枢接,限位板上表面与本体相对的边缘处设有挡块,本体顶部可滑动的设有滑块,且滑块边缘处于相对于挡块设有开口。

由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移窗移门限位装置在解锁的时候需要通过同时按下两块限位块,使得限位板翻转至与本体大致处于同一平面时,推动滑块上的开口与限位板上的挡块相互错开,通过滑块卡住挡块,使限位块与本体保持同一平面上。这种解锁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在于同时需要两只手才能完成解锁,较为繁琐;若是使用者手上拿着东西时会更加的不便。另外,这种解锁方式会产生一种安全隐患将人误锁在移门内;当使用者通过解锁进入到移门内,再顺手将移门关上,而此时滑块上的开口与限位板上的挡块相互错开不到位时,关移门时所产生的撞击力带来的震动导致滑块自动滑动,从而滑块的开口与限位板上的挡块正对,此时限位板在扭簧的作用下,会自动翻转并与本体呈一定角度;致使移窗移门限位装置处于限位工作状态,而使用者无法从里面将移门打开。本实用新型在于在底板内设置复位槽,复位槽内安装弹簧;以及在滑块底面设置有与弹簧一端相抵的顶块,利用弹簧的可压缩和反弹性能,使滑块上的顶块在弹簧的反弹力下带动滑块自动复位,整个解锁过程较为便捷;另外弹簧在自由状态时会抵住滑块上设置的顶块,使得滑块无法自由滑动,因此可避免滑块在不确定的外力作用下滑动而导致限位装置发生误锁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移窗移门限位装置、结构不合理、解锁需要双手较为繁琐且会误将使用者锁在移门内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解锁便捷且杜绝会发生误锁的一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它包括底板、滑块以及限位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通过扭簧连接有所述限位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块;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板相对的一侧设有挡块,所述滑块的两侧相对于挡块处设有开口;所述底板上的中部设置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内安装有弹性体,所述滑块的底面中部设有顶块,所述顶块卡设在所述复位槽内且抵住所述弹性体的一端;该限位装置的底板固定在一扇移窗或移门的表面上的某一位置,通过滑动滑块,滑块底面的顶块抵住弹性体一端进行压缩,同时滑块上的开口与限位板上的挡块正对,然后翻转限位板与底板呈一定角度,挡块与开口契合,此时相当于在一扇移窗或移门的表面上形成一块凸起的挡板,因此能够在移窗或移门的移动过程中,对移窗或移门进行限位。当不使用该限位装置时,只需单手将限位板按下,使限位板翻转至与底板大至处于同一平面,弹性体的反弹力带动滑块自行复位,滑块上的开口与限位板上的挡块相互错开,通过滑块卡住挡块,使限位板与底板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此时移窗或移门可以自由的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扣孔,所述扣孔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上四个角的邻近处;所述滑块底面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孔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孔相扣合;在底板上设置4条扣孔的作用相当于导轨的作用,扣孔既可以与卡扣扣合使得滑块固定在底板上,又可以对滑块的滑动进行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槽分为A槽和B槽两段组成,所述A槽和所述B槽互通,所述A槽内用于安装弹性体,所述滑块上的顶块插设在B槽13内,顶块抵住弹性体的一端,这种复位槽的结构可限制弹性体在A槽内活动,防止弹性体跑位而影响滑块复位等。

作为优选,所述A槽的槽宽与所述弹性体的外径相适配,所述B槽的槽宽与所述滑块上的顶块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上设有弧形孔,在滑块上开设弧形孔,可便于使用者滑动滑块。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体为弹簧,采用弹簧的优点在于弹簧的受压缩和反弹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益处是:这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解锁时只需同时按下限位板,利用弹簧的可压缩和反弹性能,使滑块上的顶块在弹簧的反弹力下带动滑块自动复位,整个解锁过程较为便捷;另外弹簧在自由状态时会抵住滑块上设置的顶块,使得滑块无法自由滑动,因此可避免滑块在不确定的外力作用下滑动而导致限位装置发生误锁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解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限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块底面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向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移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对移窗进行限位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解除对移窗的限位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板,11.复位槽,12.A槽,13.B槽,14.扣孔,2.滑块,21.开口,22.顶块,23.卡扣,24.弧形孔,3.限位板,31,挡块,4.弹性体,5.弹簧,6.扭簧,7.移门框,8.第一扇移门,9.第二扇移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它包括底板1、滑块2以及限位板3,底板1的左右两侧通过扭簧6连接有限位板3,底板1上设有滑块2;底板1上设有扣孔14,扣孔14的数量为4个且均匀分布于底板1上四个角的邻近处,如图4所示:滑块2底面上设有卡扣23,卡扣23与扣孔14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卡扣23与扣孔14相扣合;限位板3与底板1相对的一侧设有挡块31,滑块2的两侧相对于挡块31处设有开口21,滑块2上还设有弧形孔24;滑块2的底面中部设有顶块22,如图3和图5所示:底板1上的中部设置有复位槽11,复位槽11分为A槽12和B槽13两段组成,A槽12和B槽13互通,A槽12内用于安装弹性体4,滑块2上的顶块22插设在B槽13内,顶块22抵住弹性体4的一端。

这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的使用原理:如图6所示:底板1上利用3M双面胶将整个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固定在一扇移窗或移门的表面上的某一位置,如图8所示:通过滑动滑块2,滑块2底面的顶块22抵住弹性体4一端进行压缩,同时滑块2上的开口21与限位板3上的挡块31正对,然后翻转限位板3与底板1呈一定角度,挡块31与开口21契合,此时相当于在一扇移窗或移门的表面上形成一块凸起的挡板,因此能够在移窗或移门的移动过程中,对移窗或移门进行限位。如图7所示:当不使用该限位装置时,可以单手将限位板3按下,使限位板3翻转至与底板1大至处于同一平面,弹性体4的反弹力带动滑块2自行复位,滑块2上的开口21与限位板3上的挡块31相互错开,通过滑块2卡住挡块31,使限位板3与底板1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此时移窗或移门可以自由的移动。

实施例二:如图9所示:一种新型移窗移门限位装置与实施例一区别点为所述弹性体为弹簧,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