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板材切割的多功能直线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425发布日期:2019-04-03 00: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板材切割的多功能直线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板材切割的多功能直线锯。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以前普通装修只需要简单吊顶,墙面涂抹即可,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装修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装修做法越来越复杂,收边收口增多,工艺流程变多,大量局部区域需要细致处理,尤其是采用板材装饰的墙面,为了营造造型效果,出现大量拼装组合,并且要配合墙面开关面板等安装需要进行定位开孔,相比于圆形灯孔,此类孔洞都是方形或不规则形状,不便于圆形开孔器操作,而且使用传统电锯进行切割又会产生较大破坏面,圆形锯片无法对锯切位置进行精准控制,所以缺乏一种直线锯,锯片采用长条形构造,能够来回锯切,可以精准控制锯切位置,方便对孔洞与边角进行细微处理,节省人力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板材切割的多功能直线锯,能够使得长条形锯片来回移动产生锯切效果,采用电动驱动,节省人力,并且可以精准控制锯切位置。

(2)技术方案

具体方案为:

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板材切割的多功能直线锯,包括锯片,主电机,外壳套,锯片槽,上部盖,所述锯片为长条形结构,其前段两侧设置有锯齿,所述主电机套入在所述外壳套内,所述上部盖盖在所述外壳套的上方,所述锯片槽设置在所述外壳套与上部盖之间外端,所述外壳套,锯片槽与上部盖连为一体,所述锯片槽内部存在槽形贯穿空腔,所述锯片插入在所述锯片槽内,所述锯片上设置有锯齿的前段露出在外,所述锯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同样为长条形的移动条,所述移动条与所述锯片相垂直,所述移动条上设置有长条洞口,所述移动条与所述锯片为一体成形,所述移动条处在所述外壳套与上部盖之间内,并且所述移动条处于所述主电机的上方,所述主电机上通过转轴固定有转动盘,所述主电机可以带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不处在所述转动盘的轴心处,这样转动盘转动时可以带动偏心轴偏心转动,所述偏心轴转动形成的直径小于所述移动条上长条洞口的长度,所述偏心轴套入在所述长条洞口内,这样偏心轴转动可以带动所述移动条来回移动,则主电机就可以带动锯片在锯片槽内快速前后移动形成锯切效果,另外,所述上部盖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圆形轨迹槽,所述轨迹槽的形状与所述偏心轴转动形成轨迹形状相同,所述转动盘上的偏心轴的顶端伸入在所述轨迹槽内,这样偏心轴转动时上端可以得到轨迹槽的限制,增加结构运行的稳固性,避免运转过程的颤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锯片可以来回快速移动形成锯切效果,相比于圆形锯片转动形成切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锯片可以进行小范围切割,能够有效控制切口的宽度,不影响其他位置,例如板材上线盒洞口等狭窄区域的切割,切割精度更高,易于控制,适用于多种用途,且装置体积小,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轴上套入有转套,所述转套随偏心轴套入在所述移动条上的长条洞口内,所述转套可以相对偏心轴转动,通过转套可以避免偏心轴与移动条直接接触,滑动摩擦磨损较大,通过转动套可以将偏心轴与移动条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磨损,降低故障率。

进一步的,所述锯片槽内在锯片两侧排列设置有若干个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固定,所述锯片与两侧的滚轮之间不存在缝隙,所述锯片移动可以带动其两侧的滚轮转动,这样可以将锯片与锯片槽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磨损,并且所述锯片与滚轮之间可以不存在缝隙,做到紧密接触,从而避免锯片的晃动,提高运转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滚轮的外侧边一圈设置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度凹陷,所述锯片的两侧边也设置为向外侧弯曲的突出弧边,所述锯片的两侧突出弧边的弧度与所述滚轮外侧边一圈的弧度凹陷的弧度相同,所述锯片两侧的突出弧边陷入在所述滚轮外侧边的弧度凹陷内,从而使得锯片与所述滚轮紧密接触,并且通过弧度凹陷还能够限制锯片的上下移位,可以避免锯片在移动过程发生颠动,进一步提高运转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C-C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建筑装饰板材切割的多功能直线锯,如图1所示,包括锯片1,主电机2,外壳套3,锯片槽4,上部盖5,所述锯片1为长条形结构,其前段两侧设置有锯齿,所述主电机2套入所述外壳套3内,所述上部盖5盖在所述外壳套3的上方,所述锯片槽4设置在所述外壳套3与上部盖5之间外端,所述外壳套3,锯片槽4与上部盖5连为一体,所述锯片槽4内部存在槽形贯穿空腔,所述锯片1插入在所述锯片槽4内,所述锯片1上设置有锯齿的前段露出在外,所述锯片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同样为长条形的移动条11,所述移动条11与所述锯片1相垂直,所述移动条11上设置有长条洞口12,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条11与所述锯片1为一体成形,所述移动条11处在所述外壳套3与上部盖5之间内,并且所述移动条11处在所述主电机2的上方,所述主电机2上通过转轴固定有转动盘6,所述主电机2可以带动所述转动盘6转动,所述转动盘6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偏心轴61,所述偏心轴61不处在所述转动盘6的轴心处,这样转动盘6转动时可以带动偏心轴61偏心转动,所述偏心轴61转动形成的直径小于所述移动条11上长条洞口12的长度,所述偏心轴61套入在所述长条洞口12内,这样偏心轴61转动可以带动所述移动条11来回移动,则主电机2就可以带动锯片1在锯片槽4内快速前后移动形成锯切效果,另外,所述上部盖5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圆形轨迹槽51,如图3所示,所述轨迹槽51的形状与所述偏心轴61转动形成轨迹形状相同,所述转动盘6上的偏心轴61的顶端伸入在所述轨迹槽51内,这样偏心轴61转动时上端可以得到轨迹槽61的限制,增加结构运行的稳固性,避免运转过程的颤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锯片1可以来回快速移动形成锯切效果,相比于圆形锯片转动形成切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锯片1可以进行小范围切割,能够有效控制切口的宽度,不影响其他位置,例如板材上线盒洞口等狭窄区域的切割,切割精度更高,易于控制,适用于多种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轴61上套入有转套62,如图2所示,所述转套62随偏心轴61套入在所述移动条11上的长条洞口12内,所述转套62可以相对偏心轴61转动,通过转套62可以避免偏心轴61与移动条11直接接触,滑动摩擦磨损较大,通过转动套62可以将偏心轴61与移动条11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磨损,降低故障率。

进一步的,所述锯片槽4内在锯片1两侧排列设置有若干个滚轮41,如图2所示,所述滚轮41通过转轴固定,所述锯片1与两侧的滚轮41之间不存在缝隙,所述锯片1移动可以带动其两侧的滚轮41转动,这样可以将锯片1与锯片槽4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磨损,并且所述锯片1与滚轮41之间可以不存在缝隙,做到紧密接触,从而避免锯片1的晃动,提高运转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滚轮41的外侧边一圈设置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度凹陷411,所述锯片1的两侧边也设置为向外侧弯曲的突出弧边13,所述锯片1的两侧突出弧边13的弧度与所述滚轮41外侧边一圈的弧度凹陷411的弧度相同,所述锯片1两侧的突出弧边13陷入在所述滚轮41外侧边的弧度凹陷411内,从而使得锯片1与所述滚轮41紧密接触,并且通过弧度凹陷41还能够限制锯片1的上下移位,可以避免锯片1在移动过程发生颠动,进一步提高运转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