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9699发布日期:2019-06-21 23:1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剪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市场中服饰制造加工厂内都会设置有剪裁衣物的切边装置,用来剪裁衣物的边边角角,为后续的衣物加工工作做准备。

以背景技术附图中所示的铭牌为TATEISHI切边装置为例,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剪裁装置2,剪裁装置固定连接工作台1,剪裁装置2一端的剪裁件距离工作台1上表面有2cm,剪裁装置2包括缝纫针202和切刀201,工作台1上表面正对于剪裁件设置有方形孔4,方形孔4靠近工作人员的一侧设置有挡板3,挡板3倾斜放置于方形孔4内,挡板3与工作台1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20°,利用剪裁装置2实现对衣物的加工。

但是在上述装置中,需要操作工人在边剪裁的过程中边移动衣物,使剪裁装置实现对衣物的持续剪裁,在操作工人移动衣物的过程中,需要不时地整理衣物使其保持平整的状态,这一过程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动工时,使得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此过程需要人为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使得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更加机械化,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剪裁装置,所述剪裁装置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工作台沿剪裁衣物的移动方向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设置于剪裁装置悬伸端的下侧,所述通槽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工作台的下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于工作台下方的传动装置可以实现固定在传动装置上的衣物跟随传动装置机械化的移动,代替了人为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丝杠结构,所述工作台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丝杠结构固定连接于支撑架,所述丝杠结构包括底板、丝杠、连杆、限位块、移动块、电机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架沿移动块移动方向上,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电机,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底板,所述支撑架沿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面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面分别抵紧支撑架的通槽,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所述侧板靠近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通孔一,所述通孔一内设置有丝杠,所述底板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通孔二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孔二对称设置于通孔一,所述侧板上的通孔一间隙配合丝杠,所述通孔二与连杆间隙配合,所述丝杠与连杆上间隙配合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对应侧板设置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滑动连接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侧面沿丝杠方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丝杠螺纹配合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螺纹孔两侧对称设置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间隙配合连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装置的移动依靠丝杠结构实现移动块在通槽内的前后移动,丝杠结构由电机驱动,装置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块上表面远离剪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压片,所述压片设置有两个,所述压片设置于移动块上表面一侧的两个对角,所述压片螺纹连接于移动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压片,有利于衣物在移动块表面的固定与定位,另一方面,压片螺纹连接于移动块,使得在调节压片压紧衣物时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于剪裁装置的下方,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工作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的设置便于剪裁装置对衣物的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呈L型,固定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工作台下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剪裁装置对衣物进行修剪的过程中,会有毛呢废料遗留,而且毛呢废料易被吹散在空气中,不仅污染工作环境,还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利用吸风装置可以实现对毛呢废料的收集,有利于保持整洁的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丝杠结构中的底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对应设置于底板的四角,所述丝杠结构螺纹连接支撑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丝杠结构螺纹连接于支撑架,当丝杠结构中的某一部件出现问题时便于对丝杠结构的拆卸与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靠近剪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滚轮装置,所述滚轮装置固定连接于工作台,所述滚轮装置设置有两个,所述滚轮装置对称设置于通槽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滚轮装置一方面对衣物起到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得衣物在传送装置上进行传送时的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块靠近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薄板,所述薄板设置于工作台的下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上设置的薄板使得薄板可以跟随移动块的移动而实现移动,薄板的设置不仅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保持传动装置的整洁,另外,也起到了视觉上美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剪裁装置;201、切刀;202、缝纫针;3、挡板;4、方形孔;5、电机;6、支撑板;7、限位块;8、连杆;9、移动块;10、底板;11、丝杠;12、支撑架;13、定位板;14、滚轮装置;15、吸风装置;16、压片;17、固定架;18、薄板;19、通槽;20、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图1至3,一种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剪裁装置2,剪裁装置2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上方,工作台1沿剪裁衣物的移动方向设置有通槽19,通槽19设置于剪裁装置2悬伸端的下侧,通槽19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设置于工作台1的下表面,传动装置包括支撑架12和丝杠结构,工作台1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设置有丝杠结构,丝杠结构螺纹连接支撑架12,丝杠结构包括底板10、丝杠11、连杆8、限位块7、移动块9、电机5、支撑板6和侧板20,支撑架12的一端设置有沿移动块9移动方向外伸的支撑板6,支撑板6固定连接电机5,支撑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底板10,支撑架12沿底板10长度方向的两端侧面设置有侧板20,侧板20的侧面分别抵紧支撑架12的通槽,侧板20设置有两个,侧板20靠近电机5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通孔一,通孔一内设置有丝杠11,底板10远离电机5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一和通孔二,通孔二设置有两个,且通孔二对称设置于通孔一两侧,侧板20上的通孔一间隙配合丝杠11,通孔二与连杆8间隙配合,丝杠11与连杆8上间隙配合限位块7,限位块7对应侧板设置有通孔一和通孔二,限位块7固定连接底板10,底板10上表面滑动连接移动块9,移动块9靠近电机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薄板18,薄板18设置于工作台1的下表面,移动块9上表面远离剪裁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压片16,压片16设置有两个,压片16设置于移动块9上表面一侧的两个对角,压片16螺纹连接于移动块9,移动块9的侧面沿丝杠11方向设置有螺纹孔,丝杠11螺纹配合移动块9,移动块9的螺纹孔两侧对称设置有通孔三,通孔三间隙配合连杆8,上述装置可以实现用压片16固定在移动块9上的衣物可以随着移动块9在通槽19内的移动而移动,使得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更加机械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设置于工作台1的通槽19内设置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设置于剪裁装置2的下方,定位板13固定连接工作台1,定位板13的设置方便了剪裁装置2的加工过程;定位板13的下方设置有吸风装置15,吸风装置15使得工作环境保持整洁,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工作台1靠近剪裁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滚轮装置14,滚轮装置14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滚轮装置14设置有两个,滚轮装置14对称设置于通槽19两侧,设置的滚轮装置19起到了进一步对衣物定位的作用。

在上述毛呢大衣的切边装置中,利用压片16将要加工的衣物固定在移动块9上表面,衣物的另一端设置于滚轮装置14与工作台1表面之间,启动电机5,电机5与丝杠结构通过法兰连接,电机5带动丝杠11转动,丝杠11通过连杆8作用将转动变为移动块9在通槽19内的平动,实现衣物在不需要人力的作用下而移动,经剪裁装置2剪裁下来的毛呢废料被吸风装置15收集,避免了毛呢废料进入空气,而污染工作环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