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9268发布日期:2019-06-11 22:4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将内护套装入硬质管的护套容腔中,内护套为软质管状物,但是由于硬质管上的内护套装入孔的直径小于内护套的外径,所以手工装配很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款设备来完成这道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用手工难以将内护套装入硬质管的护套容腔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包括: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水平固定硬质管;

推送块,所述推送块内部开设有第一圆柱通道和第二圆柱通道,所述第一圆柱通道和第二圆柱通道的轴线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直径等于硬质管的外径,所述第二圆柱通道的直径等于内护套的外径;所述第二圆柱通道与第一圆柱通道之间通过一段圆台形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背离所述圆台形通道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直至穿透所述推送块,所述第二圆柱通道的背离所述圆台形通道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直至穿透所述推送块;所述圆台形通道与所述第二圆柱通道的连接处的直径等于第二圆柱通道的直径,所述圆台形通道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连接处的直径等于硬质管上的内护套装入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通道与被所述夹持机构固定的硬质管同轴线,并且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背离所述圆台形通道的一端朝向硬质管;

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推送块沿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运动;

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设在所述第二圆柱通道内,所述第一推杆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推杆的直径等于内护套的外径,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面上开有与所述第一推杆同轴线的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内护套的内径并且小于内护套的外径;

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推杆沿其轴线方向运动;

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设在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内,所述第二推杆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推杆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

第三动力机构,所述第三动力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推杆沿其轴线方向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推送块固定;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推杆固定;所述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推送块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块、上压板和第四气缸;所述限位块的顶面具有自上而下凹陷的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U形槽,所述U形槽底部的半圆弧面的半径等于硬质管的半径,所述U形槽底部的半圆弧面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轴线共线,所述U形槽沿着其底部的半圆弧面的轴线向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方向延伸直至穿透所述限位块;所述上压板的中部铰接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上压板的一端铰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底板,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一导向圆柱和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轨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滑块设在所述推送块上,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滑块配合;所述第一导向圆柱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圆柱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导向孔设置在所述推送块上,所述第一导向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导向圆柱的直径,所述第一导向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圆柱通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导向孔与所述第一导向圆柱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推杆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推杆的长度;所述第二推杆上同轴固定有第二导向圆柱,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导向圆柱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导向圆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推杆的直径;所述第一推杆上同轴固定有一段加长圆柱,所述加长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推杆的直径,所述加长圆柱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导向圆柱的长度,所述加长圆柱上开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导向孔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导向圆柱的直径,所述第二导向孔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同轴线并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可以将内护套装入硬质管的护套容腔中,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的最优实施例的一个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的最优实施例的一个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的最优实施例的一个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的最优实施例的一个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的最优实施例的一个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硬质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夹持机构,2、推送块,3、第一动力机构,4、第二连接部,5、第一推杆,6、第二动力机构,7、第二推杆,8、第三动力机构,9、第一连接部,10、底板,11、第一导轨,12、第一滑块,13、第一导向圆柱,14、第一导向孔,15、第二导向圆柱,16、加长圆柱,17、硬质管,101、限位块,1011、限位槽,102、上压板,103、第四气缸,201、第一圆柱通道,202、第二圆柱通道,203、圆台形通道,501、第一圆形通孔,1601、第二导向孔,1701、护套容腔,1702、内护套装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7所示的是硬质管17的结构,在生产中需要将内护套从内护套装入孔1702中塞入护套容腔1701中。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包括:

夹持机构1,夹持机构1用于水平固定硬质管17。

推送块2,推送块2内部开设有第一圆柱通道201和第二圆柱通道202,第一圆柱通道201和第二圆柱通道202的轴线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第一圆柱通道201的直径等于硬质管17的外径,第二圆柱通道202的直径等于内护套的外径;第二圆柱通道202与第一圆柱通道201之间通过一段圆台形通道203连接,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背离圆台形通道203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直至穿透推送块2,第二圆柱通道202的背离圆台形通道203的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直至穿透推送块2;圆台形通道203的轴线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共线,圆台形通道203与第二圆柱通道202的连接处的直径等于第二圆柱通道202的直径,圆台形通道203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连接处的直径等于硬质管17上的内护套装入孔1702的直径。第一圆柱通道201与被夹持机构1固定的硬质管17同轴线,并且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背离圆台形通道203的一端朝向硬质管17。

第一动力机构3,第一动力机构3用于带动推送块2沿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运动。

第一推杆5,第一推杆5设在第二圆柱通道202内,第一推杆5为圆柱形,第一推杆5的直径等于内护套的外径,第一推杆5的轴线与第二圆柱通道202的轴线共线。第一推杆5的端面上开有与第一推杆5同轴线的第一圆形通孔501,第一圆形通孔501的直径大于内护套的内径并且小于内护套的外径。

第二动力机构6,第二动力机构6用于带动第一推杆5沿其轴线方向运动。

第二推杆7,第二推杆7设在第一圆形通孔501内,第二推杆7为圆柱形,第二推杆7的轴线与第一圆形通孔501的轴线共线,第二推杆7的直径等于第一圆形通孔501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机构6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平行,第二气缸与推送块2固定。

第三动力机构8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平行,第三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二推杆7固定。

整个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部9,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一连接部9固定,第一推杆5与第一连接部9固定,第三气缸与第一连接部9固定。

第一动力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平行,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通过第二连接部4与推送块2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1包括限位块101、上压板102和第四气缸103,限位块101的具有自上而下凹陷的一个限位槽1011,限位槽1011为U形槽,U形槽底部的半圆弧面的半径等于硬质管17的半径,U形槽底部的半圆弧面的轴线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共线,U形槽沿着其底部的半圆弧面的轴线向第一圆柱通道201的方向延伸直至穿透限位块101。上压板102的中部铰接在限位块101上,第四气缸103的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第四气缸103的伸缩杆与上压板102的一端铰接。

整个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先将硬质管17放置在限位槽1011中,放置的时候要将硬质管17上具有内护套装入孔1702的一端朝向推送块2,此时硬质管17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启动第四气缸103向上顶升从而带动上压板102围绕着铰接点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上压板102与第四气缸103铰接的一端向上运动,上压板102的另一端则会向下运动,一直运动到与硬质管17接触的时候停止,此时硬质管17受到一个向下的力从而被夹紧。启动第二气缸带动第一推杆5退出第二圆柱通道202,由于第三气缸与第一连接部9固定,第三气缸的伸缩杆与第二推杆7固定,所以第二推杆7也被带动着退出第二圆柱通道202。然后将内护套从远离第一圆柱通道201的一端塞入第二圆柱通道202中,并且要让内护套的轴线与第二圆柱通道202的轴承在同一直线上。然后启动第一气缸,推送块2向硬质管17的方向靠近,直到硬质管17插入第一圆柱通道201中并抵到第一圆柱通道201和圆台形通道203的连接处。再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第一推杆5一直向圆台形通道203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一推杆5的端面到达第二圆柱通道202和圆台形通道203的连接处。于是内护套便被第一推杆5推进了圆台形通道203里面,再启动第三气缸,第三气缸会带动第二推杆7继续将内护套向硬质管17的方向推动,硬质管17的内护套装入孔1702的直径等于圆台形通道203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连接处的直径,所以内护套就会从内护套装入孔1702中被塞入硬质管17的护套容腔1701中。但是由于第二推杆7的直径是大于圆台形通道203与第一圆柱通道201连接处的直径的,所以第二推杆7无法将内护套完全推进硬质管17中的,但是此时内护套的大部分已经被装入硬质管17中了,需要启动第一气缸,带动推送块2远离硬质管17,剩下的未进入硬质管17中的内护套的部分可以用手按入硬质管17中。这种用于装配内护套的设备可以将内护套装入硬质管17的护套容腔1701中,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为了使得推送块2和第一连接部9移动的时候不产生偏移,还包括底板10,第一导轨11、第一滑块12、第一导向圆柱13和第一导向孔14;第一导轨11设在底板10上,第一导轨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平行,第一滑块12设在所述推送块2上,第一导轨11与第一滑块12配合;第一导向圆柱13与第一连接部9固定连接,第一导向圆柱13的轴线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平行,第一导向孔14设置在推送块2上,第一导向孔14为圆形通孔,第一导向孔14的直径等于第一导向圆柱13的直径,第一导向孔14的轴线与第一圆柱通道201的轴线平行,第一导向孔14与第一导向圆柱13配合。

为了使得第二推杆7在第一推杆5中的运动更加稳定,第一推杆5的长度等于第二推杆7的长度;第二推杆7上同轴固定有第二导向圆柱15,第二推杆7与第二导向圆柱15为一体结构,第二导向圆柱15的直径小于第二推杆7的直径。第一推杆5上同轴固定有一段加长圆柱16,加长圆柱16的直径等于第一推杆5的直径,加长圆柱16的长度等于第二导向圆柱15的长度,加长圆柱16上开有第二导向孔1601,第二导向孔1601为圆形通孔,第二导向孔1601的直径等于第二导向圆柱15的直径,第二导向孔1601与第一圆形通孔501同轴线并且连通。第二导向孔1601与第二导向圆柱15配合,在第二推杆7运动的时候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