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空压机齿轮拉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7290发布日期:2019-11-19 22:1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新型空压机齿轮拉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用的一种新型空压机齿轮拉拔。



背景技术:

现场拆除空压机齿轮的时候,员工需要使用空压机齿轮拉拔配合电动扳手将齿轮拉出。目前的空压机齿轮拉拔包括拉拔套、拉拔头、拉拔螺栓三个主要部分,使用拉拔的时候首先用拉拔头卡住空压机齿轮,然后用气动扳手打紧拉拔套上的拉拔螺栓,即可把空压机齿轮拉出。现有的空压机齿轮拉拔结构不合理,不便于员工使用。首先是拉拔套为整体圆锥面,导致体积较大,重量较大,员工在使用时需要较大力气拿取;其次是拉拔套高度较大,既增加了重量又不便于拿取,且拉拔的有效工作容积只在拉拔头,即齿轮只能放在拉拔头室中,所以有效工作容积较小;最后没有设计手持凸台,不便于员工把拉拔安装到空压机上,造成工作效率低。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空压机齿轮拉拔,以解决现有空压机齿轮拉拔有效工作容积过小且设计结构不合理,并且齿轮拉拔整体较重、不方便拿取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此新型空压机齿轮拉拔,包括拉拔螺栓、拉拔套、拉拔头,所述拉拔螺栓一端为六角头,杆身为螺纹,另一端为光杆;其中所述拉拔套为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侧平面的阶梯圆柱凸台;所述拉拔套下部为底面和侧平面开口的薄壁腔体a;所述薄壁腔体a下端面的外缘壁上设置有拉拔套法兰;所述拉拔套上部为拉拔套手持凸台;所述拉拔套手持凸台内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薄壁腔体a连通的拉拔螺栓螺纹孔,所述拉拔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啮合;所述拉拔头为上端面和侧平面开口的半圆柱形薄壁腔体b;所述拉拔头上端面外缘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拉拔套法兰相适配的拉拔头法兰;所述拉拔头下端面上设置有齿轮轴让位槽口;所述拉拔套与所述拉拔头的法兰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薄壁腔体a与薄壁腔体b的腔体结构大小相同;所述薄壁腔体a与薄壁腔体b配合构成侧边开口的半圆柱形齿轮室。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轴让位槽口呈“u”形,槽口与所述半圆柱形薄壁腔体b的侧平面开口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拉拔套和所述拉拔头端面的法兰上沿圆周分布有三个紧固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拉拔套和拉拔头侧平面的设计利于对空压机齿轮的拉拔情况进行观察和利于拉拔的放置;拉拔套和拉拔头构成的半圆柱形齿轮室,极大增大了空压机齿轮拉拔的有效工作容积,其次是拉拔的有效工作容积分为拉拔头薄壁腔体b和拉拔套薄壁腔体a两部分,有效工作高度显著提高,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厚度的空压机齿轮,避免出现有效工作高度小于齿轮厚度的现象;拉拔套手持凸台的设计,便于拉拔的拿取,提高操作效率。采用薄壁腔体构造拉拔齿轮,可以防止齿轮拉拔后掉落,造成齿轮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压机齿轮拉拔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拔套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拔套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拔头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拔头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拔螺栓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拔螺栓俯视图。

附图标记中:1.拉拔螺栓;2.拉拔套;3.拉拔头;4.紧固螺栓;5.拉拔套手持凸台;6.薄壁腔体a;7.拉拔套法兰;8.拉拔螺栓螺纹孔;9.紧固螺栓孔a;10.薄壁腔体b;11.齿轮轴让位槽口;12.拉拔头法兰;13.紧固螺栓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方向皆以各视图中零部件的位置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附图标记中相同的标号所代表的零部件为同一种结构的零部件。

如附图1所示:此新型空压机齿轮拉拔,包括拉拔螺栓1、拉拔套2、拉拔头3;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拉拔螺栓1一端为六角头,杆身为螺纹,另一端为光杆;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拉拔套2为侧壁上设置有一个侧平面的阶梯圆柱凸台,所述拉拔套2下部为底面和侧平面开口的薄壁腔体a6,侧平面的设计利于对空压机齿轮的拉拔情况进行观察和利于拉拔的放置;所述薄壁腔体a6下端面的外缘壁上设置有拉拔套法兰7;所述拉拔套2上部为拉拔套手持凸台5,拉拔套2上部主要用于支撑拉拔螺栓1,在保证支撑力足够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圆柱面设计得较小,便于拿取,同时减轻拉拔重量;所述拉拔套手持凸台5内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薄壁腔体a6连通的拉拔螺栓螺纹孔8,所述拉拔螺栓1与所述螺纹孔螺纹啮合。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拉拔头3为上端面和侧平面开口的半圆柱形薄壁腔体b10;所述拉拔头3上端面的外缘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拉拔套法兰7相适配的拉拔头法兰12;所述拉拔头3下端面上设置有齿轮轴让位槽口11,所述齿轮轴让位槽口11呈“u”形,槽口与所述半圆柱形薄壁腔体b10的侧平面开口一致,方便对齿轮和齿轮轴的让位并在拉拔操作时贴合齿轮下端面,将齿轮卡在拉拔头3和拉拔套2的腔体内;所述拉拔套2端面的法兰上沿圆周分布有三个紧固螺栓孔a9,所述拉拔头3端面的法兰上沿圆周分布有三个紧固螺栓孔b13;所述拉拔套2与所述拉拔头3的法兰通过紧固螺栓4连接,方便拆装,同时为适应不同齿轮的尺寸,可设计多种规格的拉拔头3与拉拔套2配合。

在设计方案中,所述薄壁腔体a6与薄壁腔体b10的腔体结构大小相同;拉拔套2和拉拔头3连接后,所述薄壁腔体a6与薄壁腔体b10配合构成侧边开口的半圆柱形齿轮室,极大增大了空压机齿轮拉拔的有效工作容积,其次是拉拔的有效工作容积分为拉拔头薄壁腔体b10和拉拔套薄壁腔体a6两部分,有效工作高度显著提高,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厚度的空压机齿轮,避免出现有效工作高度小于齿轮厚度的现象;同时,齿轮室工作容积的结构设计,也利于防止齿轮拉拔后掉落的情况。使用拉拔的时候首先用拉拔头3卡住空压机齿轮,然后用气动扳手打紧拉拔套2上的拉拔螺栓1,即可把空压机齿轮拉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