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笋滑用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4506发布日期:2019-11-12 23:5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作笋滑用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笋切割机,具体是一种制作笋滑用切割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笋滑把笋和地瓜粉相互融合,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笋通过切割机加工为笋丝。

目前使用的竹笋切割机存在一定缺点,缺少便捷排料封闭机构,造成排料槽长期开合,空气中的灰尘容易进入切割机外壳内部,使得笋丝上容易沾染灰尘,同时缺少进料机构,造成竹笋的放置在方形管内部不容易与切割机外壳的切割刀片平行,降低笋丝的加工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制作笋滑用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制作笋滑用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制作笋滑用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机外壳、散热孔、万向轮、出料导板、排料封闭机构以及进料机构,所述切割机外壳一端开设散热孔,所述切割机外壳底端安装万向轮,所述切割机外壳内部安装出料导板;

所述排料封闭机构包括排料槽、固定杆、复位盘簧、转动板、T型限位杆、弹簧、移动杆以及限位槽,所述切割机外壳一端开设排料槽,所述排料槽内部安装出料导板,所述排料槽内部固定安装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环形侧面上安装复位盘簧,所述复位盘簧外侧固定安装在转动板内部,所述转动板一端与出料导板相贴合,所述转动板一端安装T型限位杆,所述T型限位杆一端安装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板上,所述T型杆一端安装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延伸至转动板外侧,所述排料槽内部顶端开设限位槽;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方形管、滑槽、螺杆、螺母、挡板、端盖以及V型支撑架,所述切割机外壳顶端固定安装方形管,所述方形管一端对称安装两个螺杆,所述方形管内部对称开设两个滑槽,且螺杆一端延伸至滑槽内部,所述螺杆环形侧面上安装螺母,所述螺母环形侧面上安装挡板,且挡板一端与方形管内壁相贴合,所述端盖通过合页与方形管相连接,所述方形管一端安装V型支撑架,所述V型支撑架一端与端盖贴合。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一端开设T型收纳槽,且T型收纳槽内部安装T型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一端安装开设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一端与T型收纳槽相通,所述矩形槽内部安装移动杆。

优选的,所述螺杆环形侧面上安装轴承,且轴承安装在滑槽内部,所述螺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方形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母通过螺钉与挡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双头螺栓固定在排料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端盖一端通过铆钉一固定安装合页,且合页一端通过铆钉二与方形管相连接,所述端盖通过合页与方形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条有益效果,转动转动板,转动板转动使得复位盘簧产生弹力,当T型限位杆移动与限位槽对齐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T型限位杆一端进入限位槽内部,进而转动板对排料槽进行封堵,复位盘簧的弹力便于转动板转动复位与出料导板贴合,解决了目前使用的竹笋切割机存在一定缺点,缺少便捷排料封闭机构,造成排料槽长期开合,空气中的灰尘容易进入切割机外壳内部,使得笋丝上容易沾染灰尘的问题;

2、第二条有益效果,螺杆转动带动螺母沿着螺杆移动,螺母移动带动挡板移动,当挡板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用人员将竹笋放置在端盖上,在竹笋重力的作用下,竹笋沿着端盖滑下,在挡板的作用下,使得竹笋水平进入切割机外壳内部,解决了缺少进料机构,造成竹笋的放置在方形管内部不容易与切割机外壳的切割刀片平行,降低笋丝加工质量的弊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料封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切割机外壳,2、散热孔,3、万向轮,4、出料板,5、排料槽,6、固定杆,7、复位盘簧,8、转动板,9、T型限位杆,10、弹簧,11、移动杆,12、限位槽,13、方形管,14、滑槽,15、螺杆,16、螺母,17、挡板,18、端盖,19、V型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制作笋滑用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机外壳1、散热孔2、万向轮3、出料导板4、排料封闭机构以及进料机构,所述切割机外壳1一端开设散热孔2,所述切割机外壳1底端安装万向轮3,所述切割机外壳1内部安装出料导板4;

所述排料封闭机构包括排料槽5、固定杆6、复位盘簧7、转动板8、T型限位杆9、弹簧10、移动杆11以及限位槽12,所述切割机外壳1一端开设排料槽5,所述排料槽5内部安装出料导板4,所述排料槽5内部固定安装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环形侧面上安装复位盘簧7,所述复位盘簧7外侧固定安装在转动板8内部,所述转动板8一端与出料导板4相贴合,所述转动板8一端安装T型限位杆9,所述T型限位杆9一端安装弹簧10,所述弹簧10一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板8上,所述T型杆一端安装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一端延伸至转动板8外侧,所述排料槽5内部顶端开设限位槽12,当需要对排料槽5进行封闭时,使用人员拉动移动杆11,移动杆11移动带动T型限位杆9移动,T型限位杆9移动对弹簧10进行压缩,弹簧10受到压缩产生弹力,当T型限位杆9移动进入T型收纳槽内部,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转动板8,转动板8转动使得复位盘簧7产生弹力,当T型限位杆9移动与限位槽12对齐时,在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T型限位杆9一端进入限位槽12内部,进而转动板8对排料槽5进行封堵,复位盘簧7的弹力便于转动板8转动复位与出料导板4贴合;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方形管13、滑槽14、螺杆15、螺母16、挡板17、端盖18以及V型支撑架19,所述切割机外壳1顶端固定安装方形管13,所述方形管13一端对称安装两个螺杆15,所述方形管13内部对称开设两个滑槽14,且螺杆15一端延伸至滑槽14内部,所述螺杆15环形侧面上安装螺母16,所述螺母16环形侧面上安装挡板17,且挡板17一端与方形管13内壁相贴合,所述端盖18通过合页与方形管13相连接,所述方形管13一端安装V型支撑架19,所述V型支撑架19一端与端盖18贴合,使用人员开启端盖18,端盖18围绕合页转动与V型支撑架19贴合,使得端盖18处于倾斜状态,然后使用人员转动螺杆15,螺杆15转动带动螺母16沿着螺杆15移动,螺母16移动带动挡板17移动,当挡板17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用人员将竹笋放置在端盖18上,在竹笋重力的作用下,竹笋沿着端盖18滑下,在挡板17的作用下,使得竹笋水平进入切割机外壳1内部。

所述转动板8一端开设T型收纳槽,且T型收纳槽内部安装T型限位杆9,该设计方便T型限位杆9的收纳;所述转动板8一端安装开设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一端与T型收纳槽相通,所述矩形槽内部安装移动杆11,矩形槽设计方便移动杆11的移动;所述螺杆15环形侧面上安装轴承,且轴承安装在滑槽14内部,所述螺杆15通过轴承安装在方形管13内部,该设计方便螺杆15的转动;所述螺母16通过螺钉与挡板17相连接,所述固定杆6通过双头螺栓固定在排料槽5内部,该设计方便挡板17以及固定杆6的安装;所述端盖18一端通过铆钉一固定安装合页,且合页一端通过铆钉二与方形管13相连接,所述端盖18通过合页与方形管13相连接,该设计方便端盖18与方形管13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转动转动板8,转动板8转动使得复位盘簧7产生弹力,当T型限位杆9移动与限位槽12对齐时,在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T型限位杆9一端进入限位槽12内部,进而转动板8对排料槽5进行封堵,复位盘簧7的弹力便于转动板8转动复位与出料导板4贴合。

螺杆15转动带动螺母16沿着螺杆15移动,螺母16移动带动挡板17移动,当挡板17移动到合适位置,使用人员将竹笋放置在端盖18上,在竹笋重力的作用下,竹笋沿着端盖18滑下,在挡板17的作用下,使得竹笋水平进入切割机外壳1内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