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6920发布日期:2019-12-31 16:5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边装置。



背景技术:

模切机又叫啤机、裁切机、数控冲压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不干胶、eva、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全断、半断)、压痕和烫金作业、贴合、自动排废,模切机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

在模切机领域中,有些料件在模切后需要将料件多余的部分进行分边去除,但现有的分边装置结构复杂,去边刀对料件的切割深度不易控制,且去边刀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偏移,造成产品的去边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边装置,利用该装置对料件中的多余部分进行分边操作,可以适配不同料件的分边宽度,去边刀对料件的切割深度均匀,去边刀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且该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去边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分边装置,其包括固定板、放料轴、支撑轴、限位套和至少一把去边刀,所述放料轴和支撑轴均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放料轴的上方,且所述放料轴与支撑轴平行设置,所述去边刀通过第一轴承与限位套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套套接在支撑轴上,去边刀与放料轴上的待加工料件相接触。设置放料轴上的待加工料件转动时,利用去边刀自身的重力将料件一层层的进行分边操作,多余的料件就会残留在放料轴上或者收卷于其他收废轴上,去边刀对料件的切割深度均匀,所述限位套的设置,便于去边刀设置在支撑轴上,同时可以限制去边刀在支撑轴上转动的角度范围,提高去边刀的使用安全性。去边刀利用限位套套接在支撑轴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支撑轴上设置一把或多把去边刀,也可以调整去边刀在支撑轴上的的安装位置,便于去边刀的安装与拆卸,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去边刀包括刀臂和刀具,所述刀具固定设置在刀臂的前端,所述刀具与刀臂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刀臂的末端。所述刀具固定设置在刀臂的前端用于切割料件,刀具与刀臂可拆卸式连接,也利于更换新的刀具,提高料件的分边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固定板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档杆,所述档杆的两端均通过侧板可拆卸式连接在支撑轴上,所述去边刀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的支撑轴上。所述侧板起到限位作用,去边刀的安装位置限制于两个侧板之间且与放料轴的位置相对应,防止去边刀的过度安装,同时也防止去边刀从支撑轴另一端掉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所述档杆的设置,也利于在安装料件时,往上转动去边刀,使去边刀抵靠在档杆上,刀在最高限位后停止转动且不会掉下,避免操作者被去边刀刮伤。

进一步,所述档杆设置在支撑轴的上方,且侧板与支撑轴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

进一步,所述放料轴通过第二轴承和轴承座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放料轴的末端,所述轴承座套接在第二轴承上,所述轴承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利用第二轴承的设置,不影响放料轴的转动,同时也减小放料轴在转动时受到的阻力。

再进一步,所述放料轴为气涨轴或机械手涨轴。所述气涨轴或机械手涨轴属于现有技术,利用气涨轴的特性,只需对气涨轴充气或放气,便可在几秒中内安装或拆卸料件,该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利用去边刀自身的重力对放料轴上的料件进行一层层的分边操作,切割深度均匀;通过调节和固定去边刀在支撑轴上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适配料件的分边宽度,去边刀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去边效果好,且该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方式去边刀的转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参照图1-2。

一种分边装置,其包括固定板1、放料轴2、支撑轴3、限位套4和至少一把去边刀5,放料轴2和支撑轴3均设置在固定板上,支撑轴3设置在放料轴2的上方,且放料轴2与支撑轴3平行设置,去边刀5通过第一轴承6与限位套4活动连接,限位套4套接在支撑轴3上,去边刀5的刀头与放料轴2上的待加工料件相接触。放料轴2上的料件21转动时,利用去边刀5自身的重力将料件21一层层的进行分边操作,多余的料件211就会残留在放料轴2上或者收卷于其他收废轴上,去边刀5对料件21的切割深度均匀,限位套4的设置,便于去边刀5固定设置在支撑轴3上,同时可以限制去边刀5在支撑轴3上转动的角度范围,提高去边刀5的使用安全性。去边刀5利用限位套4套接在支撑轴3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支撑轴3上设置一把或多把去边刀5,也可以调整去边刀5在支撑轴3上的的安装位置,便于去边刀5的安装与拆卸,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去边刀5包括刀臂51和刀具52,刀具52固定设置在刀臂51的前端,所述刀具与刀臂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轴承6设置在刀臂51的末端。刀具52固定设置在刀臂51的前端用于切割料件21,刀具52与刀臂51可拆卸式连接,也利于更换新的刀具52,提高料件的分边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31,固定套与与固定板1相连接。

支撑轴3上设置有档杆8,档杆8的两端均通过侧板7可拆卸式连接在支撑轴3上,去边刀5设置在两个侧板7之间的支撑轴3上。侧板7起到限位作用,去边刀5的安装位置限制于两个侧板7之间且与放料轴3的位置相对应,防止去边刀5的过度安装,同时也防止去边刀5从支撑轴3另一端掉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档杆8的设置,也利于在安装料件时,往上转动去边刀5,使去边刀5抵靠在档杆上,刀在最高限位后停止转动且不会掉下,避免操作者被去边刀5刮伤。

进一步,档杆8设置在支撑轴3的上方,且侧板7与支撑轴3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

进一步,放料轴2通过第二轴承(图未示)和轴承座9与固定板1相连接,第二轴承设置在放料轴2的末端,轴承座9套接在第二轴承上,轴承座9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利用第二轴承的设置,不影响放料轴2的转动,同时也减小放料轴2在转动时受到的阻力。

进一步,放料轴2为气涨轴或机械手涨轴。所述气涨轴或机械手涨轴属于现有技术,利用气涨轴的特性,只需对气涨轴充气或放气,便可在几秒中内安装或拆卸料件21,该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利用去边刀自身的重力对放料轴上的料件进行一层层的分边操作,切割深度均匀;通过调节和固定去边刀在支撑轴上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适配料件的分边宽度,去边刀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偏移,去边效果好,且该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安全性高。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