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平行度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4386发布日期:2020-09-04 13:2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平行度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平行度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的一种工具,治具的设计基本上是建立于逻辑,类似的治具可能会因为使用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而分别产生;现有的治具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便于对治具的水平角度进行调节,且不便于进行拆卸、安装,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平行度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包括治具底座,所述治具底座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支撑机构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安装有治具支架,所述治具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治具主体,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治具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治具支架与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治具支架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焊丝,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焊丝与治具支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固定槽的一侧外表面与固定块的一侧外表面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底面镶嵌有固定磁环,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与固定磁环相吸附。

优选的,所述治具支架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与固定槽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通过固定机构与固定槽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与固定槽的内侧外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治具底座的上端外表面的支撑螺筒以及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的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支撑螺柱,所述支撑螺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螺筒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撑螺柱的外螺纹与支撑螺筒的内螺纹相互咬合,所述支撑螺柱的上端设置有转动盘。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焊片,所述固定槽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焊片与连接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支撑机构与治具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机构的数量为四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设置有固定机构,故而可以将通过固定磁环固定在固定孔内部的固定柱取下,随后向上拉动治具支架,使其治具支架下端的固定块脱离固定槽的内部,即将治具主体从治具底座上拆卸下,反之即可进行安装,进而实现其便于拆卸、安装的好处,因设置有连接支撑机构,故而可以转动转动盘,使其带动支撑螺柱转动,让其支撑螺柱利用和支撑螺筒之间的螺纹上下移动以顶动治具支架上的治具主体上下移动,使其治具主体能够被调节至水平角度,以此达到其便于对治具的水平度进行调节的好处,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平行度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平行度治具的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平行度治具的连接支撑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平行度治具的固定槽的示意图。

图中:1、治具底座;2、连接板;3、连接支撑机构;31、支撑螺筒;32、支撑螺柱;33、连接轴承;34、转动盘;4、固定槽;5、治具支架;6、固定机构;61、固定孔;62、固定磁环;63、固定柱;7、治具主体;8、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包括治具底座1,治具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支撑机构3,连接支撑机构3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槽4,固定槽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上端安装有治具支架5,治具支架5的一侧安装有治具主体7,固定槽4与固定块8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6。

治具主体7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治具支架5与固定块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治具支架5与固定块8之间设置有焊丝,固定块8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焊丝与治具支架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焊丝起到将治具支架5与固定块8焊接在一起的作用,治具支架5起到支撑的作用,固定块8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

固定机构6包括开设在固定槽4的一侧外表面与固定块8的一侧外表面的固定孔61,固定孔61的内部底面镶嵌有固定磁环62,固定孔6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63,且固定柱63与固定磁环62相吸附,固定槽4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固定柱63起到固定的作用,固定磁环62起到吸附的作用。

治具支架5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8与固定槽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8的外表面通过固定机构6与固定槽4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8的外表面与固定槽4的内侧外表面相贴合。

连接支撑机构3包括安装在治具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的支撑螺筒31以及连接板2的上端外表面的连接轴承33,连接轴承33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支撑螺柱32,支撑螺柱3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支撑螺筒3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支撑螺柱32的外螺纹与支撑螺筒31的内螺纹相互咬合,支撑螺柱32的上端设置有转动盘34,支撑螺柱32与支撑螺筒31起到调节支撑的作用,转动盘34起到把持转动的作用,连接轴承33起到支撑螺柱32在转动时连接板2不会跟着转动的作用。

固定槽4与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焊片,固定槽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焊片与连接板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支撑机构3与治具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支撑机构3的数量为四组,焊片起到将固定槽4与连接板2焊接在一起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治具底座1固定在工作台上,继而使用者可以转动转动盘34,使其带动支撑螺柱32转动,让其支撑螺柱32利用和支撑螺筒31之间的螺纹上下移动以顶动治具支架5上的治具主体7上下移动,使其治具主体7能够被调节至水平角度,使其能够和水平线相平行,以方便进行使用,如需要进行拆卸时,使用者可以将通过固定磁环62固定在固定孔61内部的固定柱63取下,随后使用者向上拉动治具支架5,使其治具支架5下端的固定块8脱离固定槽4的内部,即将治具主体7从治具底座1上取下完成拆卸,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包括治具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支撑机构(3),所述连接支撑机构(3)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上端安装有治具支架(5),所述治具支架(5)的一侧安装有治具主体(7),所述固定槽(4)与固定块(8)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7)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治具支架(5)与固定块(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治具支架(5)与固定块(8)之间设置有焊丝,所述固定块(8)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焊丝与治具支架(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开设在固定槽(4)的一侧外表面与固定块(8)的一侧外表面的固定孔(61),所述固定孔(61)的内部底面镶嵌有固定磁环(62),所述固定孔(6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63),且固定柱(63)与固定磁环(62)相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支架(5)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8)与固定槽(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8)的外表面通过固定机构(6)与固定槽(4)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8)的外表面与固定槽(4)的内侧外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机构(3)包括安装在治具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的支撑螺筒(31)以及连接板(2)的上端外表面的连接轴承(33),所述连接轴承(33)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支撑螺柱(32),所述支撑螺柱(3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螺筒(31)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撑螺柱(32)的外螺纹与支撑螺筒(31)的内螺纹相互咬合,所述支撑螺柱(32)的上端设置有转动盘(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4)与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焊片,所述固定槽(4)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焊片与连接板(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支撑机构(3)与治具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机构(3)的数量为四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平行度治具,包括治具底座,所述治具底座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支撑机构,所述连接支撑机构的外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安装有治具支架,所述治具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治具主体,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平行度治具,能够便于对治具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且能够便于进行拆卸、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松;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科慧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4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