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8347发布日期:2020-12-18 15:4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与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模切方式导致小孔类产品排废困难或者排废费用较高,要用一层排废膜把废料粘走,浪费率高,增加了客户的生产成本;并且有些粘不住的废料会在机器上乱飞,造成机器周围环境脏乱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节省排废膜的成本,废料易于收集、清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包括:轴本体、可拆卸安装于轴本体前、后两端的前盖及后盖,所述前盖上横向贯穿设置有负压套管,所述负压套管的一端与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轴本体外壁沿圆周方向分布设置有若干用于切料刀刃组,所述刀刃组由两相背设置的刀刃组成,所述刀刃的内侧边为垂直边,两组刀刃的垂直边之间构成用于收集落料的落废腔,所述落废腔的后端与所述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落废腔从前至后由落废料段和集废料段构成,所述集废料段与所述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废料段的孔径大于所述落废料段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刀刃组设置有6~8组,分别沿轴本体外壁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刀刃组一体成型突出于所述轴本体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盖与负压套管通过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的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利用两个近距离的刀刃的直角边形成落废腔卡住剪落废料的特性,方便材料在切完后可以卡在落废腔内,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保证废料可以继续向后落进轴本体的内腔,实现废料的收集及排除,节省排废膜的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中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用新型的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刀刃内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此模具适合于直径0.5mm-4mm之间的圆孔需要排废的产品,一般模切材料为pet类、双面胶类、单面胶类的产品,其包括:轴本体1、可拆卸安装于轴本体前、后两端的前盖2及后盖3,前盖上横向贯穿设置有负压套管4,负压套管的一端与轴本体的内腔11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轴本体外壁沿圆周方向分布设置有若干用于切料刀刃组5,轴本体1上的刀刃组与模切底辊8相配合用于剪切料带9,其中,刀刃组由两相背设置的刀刃51组成,所述刀刃的内侧边为垂直边511,两组刀刃的垂直边之间相对设置构成用于收集落料的落废腔6,落废腔的后端与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材料在切完后可以卡在落废腔内后可以继续向后落进轴本体内,完成废料的收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负压装置不限定具体结构,现有技术中任何可将废料从轴本体内腔吸出的负压装置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具体的,落废腔6由刀刃方向看,从前至后由贯通的落废料段61和集废料段62构成,两刀刃的刀锋将废料切下,废料整齐的卡在落废料段的内腔,可以保证剪下的废料继续向后落进集废料段的内腔,其中,集废料段的孔径大于落废料段的孔径,可以有效的防止废料的堆积、堵塞问题,使下料更为顺畅。

具体的,刀刃组设置有6~8组,分别沿轴本体外壁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

具体的,所述刀刃组一体成型突出于所述轴本体外缘,加工方便。

具体的,前盖与负压套管通过轴承7连接,当轴本体旋转切料时,负压套管可以保持不动,剪切下的废料顺着加工好的落废腔落进轴本体内腔中,可通过负压装置将废料清理出去,实现废料的收集及排除的作用,节省排废膜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的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利用两个近距离的刀刃的直角边形成落废腔卡住剪落废料的特性,方便材料在切完后可以卡在落废腔内,在负压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保证废料可以继续向后落进轴本体的内腔,实现废料的收集及排除,节省排废膜的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包括:轴本体、可拆卸安装于轴本体前、后两端的前盖及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横向贯穿设置有负压套管,所述负压套管的一端与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轴本体外壁沿圆周方向分布设置有若干用于切料刀刃组,所述刀刃组由两相背设置的刀刃组成,所述刀刃的内侧边为垂直边,两组刀刃的垂直边之间构成用于收集落料的落废腔,所述落废腔的后端与所述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废腔从前至后由落废料段和集废料段构成,所述集废料段与所述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废料段的孔径大于所述落废料段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组设置有6~8组,分别沿轴本体外壁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组一体成型突出于所述轴本体外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与负压套管通过轴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落料式自动清废模具,包括:轴本体、可拆卸安装于轴本体前、后两端的前盖及后盖,所述前盖上横向贯穿设置有负压套管,负压套管的一端与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负压装置,所述轴本体外壁沿圆周方向分布设置有若干用于切料刀刃组,所述刀刃组由两相背设置的刀刃组成,所述刀刃的内侧边为垂直边,两组刀刃的垂直边之间构成用于收集落料的落废腔,所述落废腔的后端与所述轴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废模具,在切料的同时可将废料储存于轴本体的内腔,定时清理,改善机器周围环境脏乱的状况。

技术研发人员:郝飞;于增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哈德胜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