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操作手的重力平衡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8147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主操作手的重力配平,在主操作手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进一步对拉簧配平部件的调整,以抵消主操作手受到负载变化导致重力做功的变化,从而实现主操作手的重力再次配平。
[0027]实施例一
[0028]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主操作手的重力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主操作手的重力平衡机构包括:支撑部件1、摆动部件2、悬吊部件3以及具备弹性的拉簧配平部件4,所述摆动部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1转动连接以构成转动支点,所述摆动部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悬吊部件3连接,所述悬吊部件3用于与其他机构连接,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1上(可以固定链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的第二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摆动部件2上,通过调节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第一端在支撑部件1上的位置和第二端在所述摆动部件2上的位置,使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发生形变时所做的功抵消主操作手的自身重力所做的功,以配平所述主操作手的重力做功(这里所述主操作手的重力做功,在本实施例中应理解为主操作手中摆动部件2、悬吊部件3,拉簧配平部件4的重力所做的功)。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调节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的第一端在支撑部件1上的位置,以降低拉簧配平部件4的理论计算弹性系数与实际弹性系数之间的差异,以及整个主操作手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调节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在所述摆动部件2上的位置,特别是当拉簧配平部件4的第一端在支撑部件1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需要拉簧配平部件4提供初始拉力,抵消主操作手的自身重力所做的功。
[0029]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部件2包括主骨架结构20,所述主骨架结构2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1转动连接以构成转动支点,所述主骨架结构20的第二端与所述悬吊部件3连接。具体而言,主骨架结构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结构(201,203)与支撑部件1和悬吊部件3转动连接。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包括一柔性连接部件41及一拉簧40,所述柔性连接部件41 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1上,所述拉簧40的一端与所述柔性连接部件4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拉簧4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摆动部件2的主骨架结构20上。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部件41为丝或绳等本领域常用的柔性细长连接体。其中,所述拉簧40的另一端通过前端位置调节部件5活动连接于所述摆动部件2的主骨架结构20上(例如,所述拉簧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前端位置调节部件5上,且前端位置调节部件5活动连接于所述摆动部件2的主骨架结构上)。
[0030]优选,在主骨架结构20靠近所述支撑部件1 一端设有后端位置调节部件6,所述柔性连接部件41绕过所述后端位置调节部件6与所述拉簧40连接。所述柔性连接部件41与所述支撑部件1之间的连接,后端位置调节部件6与主骨架结构20之间的连接至少有一个是活动连接,以便于调整降低拉簧配平部件4的理论计算弹性系数与实际弹性系数之间的差异,以及整个主操作手的系统误差。调节好相关位置后,在整个主操作手运动期间不再调整(不考虑弹簧弹性衰减时)。然后调整前端位置调节部件5在主骨架结构20上的位置(即初始拉伸长度),从而保证主操作手在各个位置时,拉簧的初始弹性势能和主操作手的自身重力势能之和不变。当在主操作手上施加负载时,将破坏原来的配平,需要调整前端位置调节部件5在主骨架结构20上的位置,以实现再次配平。
[0031]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柔性连接部件41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所述后端位置调节部件6上装配有丝轮结构,所述柔性连接部件41绕过所述丝轮结构与所述拉簧40连接。
[0032]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1包括转动关节,构成N+1自由度调整构型,即主操作手围绕支撑部件1转动,增加了主操作手的的灵活性以及工作空间。
[0033]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悬吊部件3与摆动部件2转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示悬吊部件3通过转轴结构203与摆动部件2转动连接。所示悬吊部件3上安装有与小臂杆件结构8上的轴承安装结构相配合的转轴部件,当悬吊部件3上的转轴部件与轴承安装结构相互配合连接,此时小臂杆件结构8能够绕悬吊结构的转轴部件发生转动,形成转动关节。这里通过小臂杆件结构8连接其他结构或多自由度构型的方式,对主操作手施加负载,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对于主操作手的需求。
[0034]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悬吊部件3与摆动部件2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与图2结构的区别在于悬吊部件3与摆动部件2固定连接。
[0035]实施例二
[003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摆动部件2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一中摆动部件2为主骨架结构20,而实施例二中摆动部件2为主骨架结构20及与所述主骨架结构20平行设置的副骨架结构21,所述主骨架结构20的第一端和所述副骨架结构21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支撑部件1转动连接以构成两个转动支点(即转轴结构201和转轴结构211的位置),所述主骨架结构20的第二端和所述副骨架结构21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悬吊部件3连接,所述主骨架结构20、所述副骨架结构21、所述支撑部件1及所述悬吊部件3之间依次连接的连接点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本实施例中,主骨架结构20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结构(201,203)与支撑部件1和悬吊部件3转动连接,副骨架结构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结构(211,213)与支撑部件1和悬吊部件3转动连接,主骨架结构20与副骨架结构21相互平行。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撑部件1连接(优选,活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主骨架结构20或所述副骨架结构21上。相比实施例一中不具有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主操作手的重力平衡机构,本实施例的主操作手的重力平衡机构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在摆动部件2进行摆动调节位置时,由于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存在,支撑部件1和悬吊部件3始终保持相互平行,避免摆动部件2在运动过程中对于悬吊部件3相连的主操作手部件的影响。应该认识到,本实施例中主骨架结构20与副骨架结构21相互平行为主骨架结构20与副骨架结构21平行设置的一种优化的方案。只要主骨架结构20与支撑部件1和悬吊部件3连接点连线,副骨架结构21与支撑部件1和悬吊部件3连接点连线,两条连线相互平行,即视为主骨架结构20与副骨架结构21平行设置。
[0037]具体的,请参考图4a?图4c,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主操作手的重力平衡机构的几种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包括两种构型,一种为仅有一拉簧40,另一种为一拉簧40和与拉簧40连接的柔性连接部件41。当所述拉簧配平部件4仅为一拉簧40时,请参考图4a,所述拉簧4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1上,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摆动部件2上。由于摆动部件2包括主骨架结构20及与所述主骨架结构20平行设置的副骨架结构21,为了实现较好的配平效果,所述拉簧40的另一端可以活动连接于主骨架结构20上或副骨架结构21上,但是需要确保所述拉簧40位于所述支撑部件1上的连接点位于转动支点的上方(若所述拉簧40的另一端可以活动连接于主骨架结构20上,此时转动支点为主骨架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