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012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装配工装,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活塞组件装配于气缸缸筒的工装。
【背景技术】
[0002]活塞组件一般包括活塞、活塞环、连杆、连杆轴瓦、连杆螺栓等部件,由于活塞环在自由状态时外圆尺寸要比缸筒内孔大,且有较大的弹力,而缸筒上部只有很小的倒角,所以要将活塞组件装入气缸缸筒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人手操作的装配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活塞环断裂、活塞裙部划伤、缸筒工作表面拉伤等问题;尤其是在多缸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中,同样的动作需要重复操作若干次,工人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
[0003]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一种用于将活塞组件装配于气缸缸筒的工装,其能够简化装配过程、降低工序繁琐度,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防止因不当装配引起的活塞环断裂、活塞裙部划伤、缸筒工作表面拉伤的问题,并且可同时对多个活塞组件进行装配,减少多缸发动机装配时的操作次数,省时省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能够简化装配过程、降低工序繁琐度,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防止因不当装配引起的活塞环断裂、活塞裙部划伤、缸筒工作表面拉伤的问题,并且可同时对多个活塞组件进行装配,减少多缸发动机装配时的操作次数,省时省力。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包括设有套孔的底座、用于引导活塞组件进入发动机汽缸缸筒的套筒和用于将所述底座定位在汽缸体上的定位组件,所述套筒及定位组件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套筒中空形成用于容纳活塞并与套孔连通的容腔;所述容腔包括从上往下逐渐缩小的锥台腔及与所述锥台腔底部圆滑过渡连接的柱形腔,活塞组件通过柱形腔进入缸筒。
[0006]进一步,所述锥台腔的锥度为2° -4°。
[0007]进一步,所述柱形腔与锥台腔的高度之比为1:5-8。
[0008]进一步,所述底座为一矩形板,所述底座的边角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组件可拆卸式连接的定位孔。
[0009]进一步,共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座对角位置的定位孔。
[0010]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定位孔对应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均通过连接件连接于相应的定位孔。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销为圆柱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为菱形销。
[0012]进一步,所述底座的两侧连接有手把。
[0013]进一步,共设置四个套筒,所述底座上共设有四个分别与各套筒配合的套孔。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装配时首先将活塞组件从上往下套入套筒,锥台腔逐渐压紧活塞和活塞环,最后从柱形腔进入缸筒,能够简化装配过程、降低工序繁琐度,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套筒形状能够保证装配的顺畅,防止因不当装配而引起活塞环断裂、活塞裙部划伤、缸筒工作表面拉伤的问题;在设置多个套筒的情况下,本工装适用于多缸发动机,可同时对多个活塞组件进行装配,减少多缸发动机装配时的操作次数,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包括设有套孔11的底座1、用于引导活塞组件进入发动机汽缸缸筒的套筒2和用于将所述底座I定位在汽缸体上的定位组件,所述套筒2及定位组件均固定在底座I上,所述套筒2中空形成用于容纳活塞并与套孔11连通的容腔21 ;所述容腔21包括从上往下逐渐缩小的锥台腔21a及与所述锥台腔21a底部圆滑过渡连接的柱形腔21b,活塞组件通过柱形腔21b进入缸筒;装配时首先将活塞组件从上往下套入套筒2,锥台腔21a逐渐压紧活塞和活塞环,最后从柱形腔21b进入缸筒,能够简化装配过程、降低工序繁琐度,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套筒2形状能够保证装配的顺畅,防止因不当装配而引起活塞环断裂、活塞裙部划伤、缸筒工作表面拉伤的问题;在设置多个套筒2的情况下,本工装适用于多缸发动机,可同时对多个活塞组件进行装配,减少多缸发动机装配时的操作次数,省时省力;本实施例中,共设置四个套筒2,所述底座I上共设有四个分别与各套筒2配合的套孔11,适用于现有技术的四缸发动机,当然类似地还可以替换成其它数量。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台腔21a的锥度α为2° -4° ;所述柱形腔21b与锥台腔21a的高度之比为1:5-8 ;套筒2形状与活塞、缸筒对应,其具体参数可根据不同发动机而设定;优选地,锥台腔21a的锥度α为3°,柱形腔21b高度LI为10mm,锥台腔21a高度L2为60mm,保证套接顺畅度和结构强度。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I为一矩形板,所述底座I的边角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组件可拆卸式连接的定位孔12 ;使用时,底座I压在汽缸体顶面上,采用矩形便与加工成型,当然底座I也可以选择其他与汽缸体配合的形状如椭圆形;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底座1,便与装配、更换;本实施例中,共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座I对角位置的定位孔12,两个即可实现底座I与汽缸体的有效定位,减少加工制成成本;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定位孔12对应的第一定位销31和第二定位销32,所述第一定位销31和第二定位销32均通过连接件4连接于相应的定位孔12 ;连接件4可以是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此时定位孔12为螺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销31为圆柱销,所述第二定位销32为菱形销;采用两种不同形状的定位销,有利于在装配时准确识别底板位置,提高装配效率。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I的两侧连接有手把5 ;手把5便于底座I的搬动。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套孔的底座、用于引导活塞组件进入发动机汽缸缸筒的套筒和用于将所述底座定位在汽缸体上的定位组件,所述套筒及定位组件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套筒中空形成用于容纳活塞并与套孔连通的容腔;所述容腔包括从上往下逐渐缩小的锥台腔及与所述锥台腔底部圆滑过渡连接的柱形腔,活塞组件通过柱形腔进入缸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腔的锥度为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腔与锥台腔的高度之比为1: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一矩形板,所述底座的边角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组件可拆卸式连接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共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底座对角位置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分别与两个定位孔对应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均通过连接件连接于相应的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销为圆柱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为菱形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连接有手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其特征在于:共设置四个套筒,所述底座上共设有四个分别与各套筒配合的套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活塞入缸工装,包括设有套孔的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套筒和定位组件,套筒中空形成用于容纳活塞并与套孔连通的容腔;容腔包括从上往下逐渐缩小的锥台腔及与锥台腔底部圆滑过渡连接的柱形腔,活塞组件通过柱形腔进入缸筒;装配时首先将活塞组件从上往下套入套筒,锥台腔逐渐压紧活塞和活塞环,最后从柱形腔进入缸筒,能够简化装配过程、降低工序繁琐度,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套筒形状能够保证装配的顺畅,防止因不当装配而引起活塞环断裂、活塞裙部划伤、缸筒工作表面拉伤的问题;在设置多个套筒的情况下,本工装适用于多缸发动机,可同时对多个活塞组件进行装配,减少多缸发动机装配时的操作次数,省时省力。
【IPC分类】B25B11-00, B25B27-00
【公开号】CN204277911
【申请号】CN201420777116
【发明人】段伟, 李建青, 王艳朋, 李建斌, 张景明
【申请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