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88680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35] 尼龙压头4,固定连接于气缸,在气缸驱动下下降时封闭出油孔5并压迫阀套22下 降。
[0036]进气装置向进气通道提供测量气体(例如氮气);流量监测计设置于出气通道口, 配置成检测单位时间内从阀套22到阀体杆间隙流过的测量气体的体积。其也可以测其他 的物理量,通过电脑测得单位时间内从阀套22到阀体杆间隙流过的测量气体的体积。
[0037] 如图1所示,该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还可包括机床滑板12,其上设 有容纳下圆柱的空腔,空腔与下圆柱间隙配合,机床滑板12可移动地设置于机床上,具有 默认状态下的第一位置100和接收到启动指令后的第二位置200,当机床滑板12位于第二 位置时,尼龙压头4的下端面正对着阀套22的大端面21,使得尼龙压头4下降时可以下压 阀套22且封闭出油孔5。默认状态指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被安装于机床滑板 12,尚未被启动时。当启动开关按下后,发出启动信号,控制器收到启动信号,向机床滑板12 发出启动指令。
[0038] 如图4、图5、图6、图7、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 例中,上圆柱可以具有四个螺纹孔,上圆柱和定位体7被穿过四个螺纹孔的四个螺栓固定 连接;四个螺纹孔均匀分布于上圆柱顶面的第一环形上。此外,上圆柱顶端可具有第一内环 形槽,定位体7底端可具有位置对应的第二内环形槽;上圆柱顶端具有第一外环形槽,定位 体7底端具有位置对应的第二外环形槽;第一内环形槽内和第二内环形槽内设有内密封 圈15 ;第一外环形槽内和第二外环形槽内设有外密封圈14 ;进气通道和第一通道的交界处 被内密封圈15和外密封圈14封闭。优选地,四个螺纹孔位于第一内环形槽和第一外环形 槽的外侧。
[0039] 如图8-图10所示,压头固定连接于压头体3 (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压头体3通过 其他连接装置连接于气缸,例如分别于压头体3和气缸固定连接的过渡板2。
[004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还可包括气 缸下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气缸1下位传感器,检测气缸1是否下降,当气缸1下降时,发出下 降信号;控制器,接收下降信号,向进气装置发出供气指令,以使得进气装置提供测量气体。
[0041]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各个组件的部分数据进行描述,以更好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需要理解的是,其仅为一个示范性的例子,这些数据并非对本实用新型 的方案构成限制,以下数据若无说明,单位可以为毫米。阶梯状圆柱底座11为由直径070与直径044的两部分组成的二级轴。阶梯状圆柱底座11044的外圆周面与机床滑板12上 的空腔形成可自由转动的间隙配合。阶梯状圆柱底座11的轴中心有直径010深45的盲 孔,弹簧10直接放在盲孔内。弹簧10的上端放入由直径〇10和直径07两部分组成的阶 梯状顶杆9。阶梯状圆柱底座11肩胛上均布的4个M5的螺纹孔使用M5X42的螺栓与直径 065、直径036两部分构成的两级圆定位体7连接。在两者的接触面处,在阶梯状圆柱底 座11013.2及038.1的环形槽内使用0型密封圈34. 5XL8和0型密封圈13. 2XL8,用 于对两者之间的进气通道和第一通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定位体7上部010.6的槽内放入 7.5X1.8的0形密封圈。压头体3由直径040长70的圆柱体组成。压头体3与压头通过 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压头体3与气缸通过气缸上的连接体连接在一起,再经过固定套固 定在气缸上。
[0042]以下结合图1-图14,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的工 作原理。在定位体7上安装好阀组件后,按下机床启动键,机床滑板12从1号位置移动至2 号位置时触发机床上的滑板位置感应器8,控制器接收到滑板位置感应器8发出的指令后, 使得气缸下行,带动尼龙压头4下行压住阀套22的大端面21,从而压迫阀杆23与与定位 体7端面接触并压缩内密封圈15和外密封圈14,从而与定位体7端面靠紧密封。同时尼龙 块密封住阀套22大端面21的出油孔5。当气缸下行时,此时气缸下位感应器发出信号,控 制器控制进气装置向进气通道提供氮气,氮气由进气管道的入口(图1中为左侧细孔)进 入,气体的流经路径如图1、2的箭头所示,通过第一通道和隔绝密封圈13之上的容纳腔的 部分,流通到阀套22的进油孔6,由进油孔6进入阀套22,经过阀套22与阀杆23的配合间 隙,进入阶梯状圆柱底座11的盲孔,从出气通道的出口(图1中右侧细孔)排出,在出气通 道口或其内经过气体流量检测计,由计算机计算出单位时间内从阀套22与阀杆23间隙间 流过的氮气体积。而所测量到的这个体积值就是所需要的径封值。
[0043]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 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 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主权项】
1. 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所述流量控制阀组件包括阀套、阀杆,所述阀杆 套于所述阀套内,且与所述阀套间有配合间隙,所述阀套具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出油孔 位于所述阀套的大端面,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阀套的侧面并与所述配合间隙相通,其特征 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包括: 阶梯状圆柱底座,包括上圆柱、下圆柱、弹簧、阶梯状顶杆,所述阶梯状圆柱底座的轴心 具有盲孔,所述盲孔贯穿上圆柱和一部分下圆柱,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放 置有阶梯状顶杆,所述上圆柱设有出气通道和与所述盲孔不相通的进气通道;当所述阶梯 状顶杆受力下沉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盲孔与所述出气通道相通; 定位体,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圆柱的顶面,放置有所述流量控制阀组件,使得所述大端 面平行于水平面且所述阀杆垂直于所述水平面,所述阀杆的末端抵靠所述阶梯状顶杆的上 端,所述定位体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通道和容纳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 述容纳腔在竖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阀套间隙配合,所述阀套与所述容纳腔间设有隔绝密封 圈,当所述阀套不受压力时所述阀杆下端抵靠所述上圆柱,当所述阀套受力下降到第二预 设位置时所述进油孔与第一通道通过所述容纳腔连通; 尼龙压头,固定连接于气缸,在所述气缸驱动下下降时封闭所述出油孔并压迫所述阀 套下降; 进气装置,向所述进气通道提供测量气体; 流量监测计,设置于所述出气通道口,配置成检测单位时间内从阀套到阀体杆间隙流 过的所述测量气体的体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机床滑板,设有容纳所述下圆柱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下圆柱间隙配合,所述机床滑 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机床上,具有默认状态下的第一位置和接收到启动指令后的第二位置, 当所述机床滑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尼龙压头的下端面正对着所述阀套的大端面, 使得所述尼龙压头下降时可以下压所述阀套且封闭所述出油孔。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头体,与所述压头固定连接; 过渡板,与所述压头体固定连接,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缸。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缸下位传感器,检测气缸是否下降,当气缸下降时,发出下降信号; 控制器,接收所述下降信号,向所述进气装置发出供气指令,以使得所述进气装置提供 所述测量气体。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气体为氮气。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圆柱具有四个螺纹孔,所述上圆柱和所述定位体被穿过所述四个螺纹孔的四个 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四个螺纹孔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圆柱顶面的第一环形上。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圆柱顶端具有第一内环形槽,所述定位体底端具有位置对应的第二内环形槽; 所述上圆柱顶端具有第一外环形槽,所述定位体底端具有位置对应的第二外环形槽; 所述第一内环形槽内和所述第二内环形槽内设有内密封圈; 所述第一外环形槽内和所述第二外环形槽内设有外密封圈; 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一通道的交界处被所述内密封圈和所述外密封圈封闭。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个螺纹孔位于所述第一内环形槽和所述第一外环形槽的外侧。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头体和所述压头通过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阀组件径封间隙测量夹具,涉及夹具领域。其包括阶梯状圆柱底座,阶梯状圆柱底座的轴心具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放置有阶梯状顶杆,圆柱设有出气通道和与盲孔不相通的进气通道;定位体,固定连接于上圆柱的顶面,放置有流量控制阀组件,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通道和容纳腔,第一通道与进气通道连通,容纳腔在竖直方向延伸并与阀套间隙配合,阀套与容纳腔间设有隔绝密封圈,当阀套受力下降到第二预设位置时进油孔与第一通道通过容纳腔连通;尼龙压头,固定连接于气缸,在气缸驱动下下降时封闭出油孔并压迫阀套下降;进气装置,提供测量气体;流量监测计,设置于出气通道口。该夹具方便可靠,测得的参数稳定。
【IPC分类】B25B11/00, G01B13/12
【公开号】CN204640007
【申请号】CN201520161650
【发明人】杨刚刚, 杜炳乾, 魏雷蕾, 解宝泉, 徐明明, 孙伟杰, 张纯健
【申请人】烟台福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