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860阅读:128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正压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是指一种正压头套。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依不同的科别而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危险性,其中以感染科所处的环境最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尤其是目前传染力最强,尚无药物可控制的SARS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更让医护人员戒慎恐惧。目前的医护人员在欲进入感染性高的环境进行诊疗时,必须身着特殊防护衣才能有效隔离病毒或细菌,但是目前的防护衣装备过于繁琐,完成穿着必须耗费约三十分钟,如此一来对于需要急救的病患而言显然缓不济急而容易丧失宝贵的急救黄金时间。另外,一般的防护衣一套的成本昂贵,每次使用过后更必须经过消毒及特殊处理或是抛弃,均使得防护衣的使用成本过高,并非一般基层医疗院所承担得起,这些原因乃导致国内目前遭到SARS疫情时发生防护衣数量不足的窘境。因此,提供一种简便、有效、低成本的隔离用医疗用具是一种刻不容缓的课题,本实用新型即是在这种时间背景下开发出来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正压头套,能将使用者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空气隔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正压头套,是在一不透气的套袋下端设置开口,该套袋的上端与下端之间设有束带,在该束带上方的套袋穿入有一进气管与一排气管,且该进气管与排气管均固定于该套袋,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是高于该排气管的进气端。
所述的正压头套,所述套袋与束带是采用塑胶材料或其他透明材料制造,并且以高周波予以接合为一体。
所述的正压头套,所述进气管为一种圆形管。
所述的正压头套,所述排气管为一种两端贯通,但周边为封闭的扁形塑胶管,该排气管的进气端结合一硬质管体,利用该硬质管体穿入该套袋,且硬质管体的周边与所述套袋之间密封。该排气管为一软质的扁平管,具备防止空气逆流的功能。
所述的正压头套,所述束带以上的套袋厚度大于束带以下的套袋厚度。
使用者可以将套袋套于头部,并将束带是绑于颈部,再将进气管的进气端接于氧气设备,将氧气经由进气管通入套袋内供使用者呼吸,并保持套袋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力,使用者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则经由该排气管流出,通过以避免套袋外的空气进入套袋内。
和一般的防护衣相较,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简易但具备有效隔离呼吸器官,而且成本低廉的医疗防护用品,其可以为绝大多数基层以上的医疗院所使用,以提供医护人员安全的救急的人身防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结构的局部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是以塑胶材料制造下方具有开口10,而周边则为封闭的套袋1。套袋1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适当位置则设置束带13;束带13也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成条带,并且以高周波技术将束带13固定于套袋1而结合为一体;也可以采用布料或其它适当的挠性材料制成条带,再将其黏合或以其它任何方式固定在套袋1的适当位置。这样设计在于让使用者可以将头部从开口10套入套袋1内部,然后利用束带13是绑套袋1于项部(如图2所示)。为了让套袋1具备足够的强度,但又不影响束带13对套袋的是绑密闭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是将套袋1分为上部11与下部12,其中的上部11为厚度较厚的塑胶材料,而下部12则为厚度较薄的塑胶材料;上部11与下部12则以高周波技术将其相互结合为一体;在上部11与下部12之间则结合所述的束带13,使用者将束带13是绑在较软的下部12位置,而上部11则用来充入氧气。
为了让套于套袋1内的使用者能顺畅呼吸,以及避免受到套袋外的空气进入套袋内,本实用新型在束带13上方的套袋1穿设一进气管2与一排气管3进入套袋内,并且将进气管2与排气管3均固定于该套袋1。所述进气管2位于套袋1外的一端为进气端21,位于套袋内的一端为出气端22,该进气端21设置有接头,接设于医疗用的氧气设备,提供氧气进气套袋1内,而且氧气进入套袋1内后,必须控制套袋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力,以便利用正压力防止套袋外的空气进入。所述排气管3位于套袋外的一端为出气端,位于套袋内的一端则为进气端,供使用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从排气管3排出。由于二氧化碳的比重大于氧气的比重,故所述排气管3的进气端30最好低于进气管2的出气端22,让新鲜的氧气从位于高处的出气端22流出,而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则从低处的进气端30排出,让套袋1内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
为了避免外界的空气经由排气管3进气套袋内而造成使用的呼吸道受到感染,所述的排气管3必须具备防止逆流以及外界空气流入的设计。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采用一种两端贯通,但周边为封闭的扁形塑胶管做为排气管,该排气管3的进气端30则结合一硬质管体31,以便利用该硬质管体31穿入套袋1而提供套袋内的空气能顺利流出的开口,且硬质管体31穿过套袋1所预留的洞孔后,硬质管体31的周边与套袋1的洞孔之间必须以硅胶或其它任何可能的物质予以密封,以获得良好的套袋内、外隔离功能。通过由这种设计,氧气从进气管2进入套袋1内后,会在套袋1内形成正压,因而套袋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套袋内,而使用者所呼出二氧化碳则会因为比重较大,以及套袋1内的正压力原因,让二氧化碳经由硬质管体31导入排气管3而排出,当然,部份氧气也会随着排出套袋外,但因为氧气是不断地补充进入套袋内,故并不影响套袋内的正压。当排气管3内的二氧化碳排完后,扁平的排气管3的相对两侧壁会因为排气管外的大气压力作用而相互贴合在一起,因而能防止外界空气从排气管进入套袋内。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相同的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正压头套,其特征在于,是在一不透气的套袋下端设置开口,该套袋的上端与下端之间设有束带,在该束带上方的套袋穿入有一进气管与一排气管,且该进气管与排气管均固定于该套袋,进气管的出气端高于该排气管的进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袋与束带是采用塑胶材料或其他透明材料制造,并且以高周波予以接合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压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为一种圆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压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为一种两端贯通,但周边为封闭的扁形塑胶管,该排气管的进气端结合一硬质管体,利用该硬质管体穿入该套袋,且硬质管体的周边与所述套袋之间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压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以上的套袋厚度大于束带以下的套袋厚度。
专利摘要一种正压头套,是在一不透气的套袋下端设置开口,该套袋的上端与下端之间一体连接地设有束带,在该束带上方的套袋穿设有一进气管与一排气管,且该进气管的出气端高于该气管的进气端,该排气管为一软质的扁平管,具备防止空气逆流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将套袋套于头部,并将束带绑于颈部,再将进气管的进气端接于氧气设备,将氧气经由进气管通入套袋内供使用者呼吸,并保持套袋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力,使用者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则经由该排气管流出,通过以避免套袋外的空气进入套袋内。
文档编号A62B7/00GK2635114SQ03272999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7日
发明者卢立华 申请人:鼎胜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