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房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22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楼房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楼房的救生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第二高塔,540米高的俄罗斯奥斯坦金诺电视塔火灾,导致俄罗斯各大电视台的节 目全部停播,莫斯科所有寻呼台和内务部、莫斯科急救系统的通信中断,4人困在电梯里死 亡,多人受伤,电视塔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震惊世界。高层建筑的火灾一直都在牵引着人们 视线,但在火灾时消防电梯的可靠性问题更值得深思。因为对于高层建筑火灾,消防人员靠 近火灾现场的唯一便捷途径是消防电梯。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规范也规定高度超过32米的公 共建筑、工业建筑及12层以上的居住建筑都应设置消防电梯。但在现实生活中消防电梯很难 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安全性、可靠性也不是很高。影响消防电梯的可靠性问题的原因很多, 有标准的问题、也有技术问题、更有设计、施工、管理问题。任何环节的疏漏、脱节,都会 影响消防电梯的可靠使用,特别是目前消防电梯的技术还难以确保其完全便用,消防电梯本 身无防水功能,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还有现有消防救生采用的举臂登高消防车,可实施53 米高的火灾扑救和救人,即大约相当于15层的高度,消防力量不足和消防装备有限影响了高 层火灾的扑救工作, 一旦15楼以上髙层发生火灾,除徒步拎水带上楼灭火,更多的时候消防 官兵只能望"火"兴叹。53米的髙度只是消防云梯车的极限值,通常消防云梯车只能升至限 定值的80%左右,如果地面风力达到4至5级,消防云梯车就无法升高作业。这样50米以 上的高层建筑一旦起火或有人员被困,消防云梯就难以发挥作用,被困人员只能依靠自己的 能力逃生,而部分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不全,消火栓门存在被居民用杂物堵住等各种现象, 更是给救火逃生带来阻力。总之,传统的高楼逃生,电梯是禁止和危险的,走楼梯存在被火 势和浓烟阻断的危险,还有采用自救逃生的各种降落器、救生设备又是不安全、稳定的,使 用上还存在心里障碍,随者楼房高度的增加和日益密集,楼房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在发 生火灾等危急情形下,人们行之有效的逃生手段却非常少,而消防救生的手段和就生高度又 受限制, 一旦15楼以上高层发生火灾,除徒步拎水带上楼灭火,更多的时候消防官兵只能望 "火"兴叹,如今研究开发高楼救生逃生的有效方法成为迫切的问题,我们急需有效的高楼 M救援手段。
申请F^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克服或至少减少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楼房升降、救生、逃生的装置,具 体目的之一是生产—种不需外接电力的能够在墙体自由行走、升降的可靠保险的设备装置。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楼房升降装置包括承载梯厢、 转轮系统、动力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承载梯厢连接有转轮系统、动力 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上述承载梯厢可在楼房的墙体上移动或停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磁力吸引连接装置包括有磁块 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上述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设 置在所述承载梯厢靠墙的一面,所述的墙体上设置有条形钢铁件,上述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 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与条形钢铁件相互吸引,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
及条形钢铁件的大小及相处的距离、位置决定了磁块和条形钢铁件间的吸引力,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当吸引力足够大时就可保证所述承载梯厢载入人或物时不会脱离墙面而倾倒,这时磁 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可设计设置在距离在钢铁件外表面一定距离的承载 梯厢上并依靠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上的转轮吸靠在墙面上或者把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 盘或电磁吸吊器设计直接设置吸附在钢铁件的外表面,当然最好的方案是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设计成设置在距离在钢铁件外表面一定距离的承载梯厢上并依靠设 置在所述承载梯厢上的转轮吸靠在墙面上,上述钢铁件可预埋在墙体内并还可在外表施工装 修层,这样在所述动力系统的带动下,所述承载梯厢就可在设置有钢铁件范围内的墙体上移 动行走,当然为了安全保险,我们可在转轮系统的转轮下的墙体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剖 面为凹形,上述轨道垂直或不垂直沿着墙面或行走路线铺设,凹形轨道的两个平行面平行于 行走路面,上述转轮可在上述轨道的四槽内滚动行走,上述轨道设置在或预埋在所述的墙上, 所述轨道和转轮的连接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中靠墙的一面设置有锯齿状的轨道,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 有齿轮,上述齿轮与上述锯齿状的轨道相吻合t
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为平面状,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有轮胎; 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的一面设置有粘扣带的毛面,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有粘扣 带的钩面;
承载梯厢上还可设置有刹车装置与上述凹形轨道上的平行于墙面的钢板面或垂直于墙面的钢 板面连接,上述刹车装置的刹车片可夹住四形轨道上的平行于墙面的钢板面或垂直于墙面的 钢板面而起刹车作用,同时上述凹形轨道上的平行于墙面的钢板面还起了防止承载梯厢脱离 墙面的防倾倒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磁力吸引连接装置包括有磁块 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和条形钢铁件,上述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 电磁吸吊器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上,靠墙的一面,上述条形钢铁件设置或预埋在所述墙体上, 上述条形钢铁件是条状钢板或条状钢铁板或凹形槽钢或工字形钢轨,所述转轮系统包括与墙 面接触的带有轮胎的转轮,所述承载梯厢在上述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 的磁性吸引力作用下通过轮胎压靠在楼房的墙面上,所述承载梯厢可通过轮胎的转动作上下 升降或移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动力系统可采用汽油发动机系 统或柴油发动机系统或电动发电机系统;所述转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的转轮,可采用圆盘状 或圆柱状;所述刹车止停系统采用现有汽车的刹车系统包括有行车制动系统,主要用于行车 时的减速和刹车用,上述行车制动系统可采用气压刹车系统或液压刹车系统或气顶油的刹车 系统或采用气体推动液压缸的刹车系统,所述刹车止停系统还可包括逆向油压器、驻车制动 系统,主要用于停车和紧急情况下时才使用、排气制动部分,上述转轮可以是圆盘状或圆柱 状,外圈可设置有齿轮或轮胎或粘扣带以便于与行驶面有较好的摩擦力或粘结力或传力以便 于行驶升降,所述刹车止停系统还可包括驻车制动系统、排气制动部im括发动机制动和排 气制动,它在降落时才使用,所述行车制动系统还包括有操控系统如踏板,手刹等;液压系统 如液压油、刹车总泵、液压油管、刹车分泵助力系统如真空助力泵电子控制系统如ABS 泵、ABS传感器、ABS电脑;执行系统如刹车钳、刹车片、刹车盘,这些系统均为现有技术, 这里不加详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包括有凹形或 工字形的轨道,所述凹形或工字形轨道设置或预埋在墙体上,凹形或工字形轨道的两个平行 面中的一个平行连接、设置在墙体上,上述轨道垂直或不垂直沿着墙面或行走路线铺设,所 述转轮系统包括转轮,转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上,上述转轮可在上述轨道的凹槽内 滚动行走,上述轨道平行于墙面的外惻的钢板面起防止承载梯厢脱离墙面的防倾倒的作用, 我们还可设计在承载梯厢上设置刹车装置或钢铁件与轨道连接,当采用刹车装置与轨道连接 时,刹车装置的刹车片或刹车盘或刹车钳可夹住轨道的钢板面起到刹车作用,同时轨道平行 于墙面的外侧的钢板面同样起到防止承载梯厢脱离墙面的防倾倒的作用,当采用钢铁件与轨 道连接时,轨道平行于墙面的外侧的钢板面通过约束钢铁件起到防止承载梯厢脱离墙面的防 倾倒的作用,上述钢铁件可以是钢板或钢棒或钢轴,我们还可在承载梯厢的两倒设置有转轮最好在两侧各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转轮与承载梯厢的两侧的凹形轨道内垂直于墙面的钢 板面可转动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转轮系统的转轮设置在凹形或 工字形的轨道的凹槽内,所述轨道和转轮的连接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靠近墙面的一面设置有锯齿状的轨道,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 置有齿轮,上述齿轮与上述锯齿状的轨道相吻合;
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有轮胎,所述转轮可在上述凹槽内滚动豕 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的一面设置有锯齿状的轨道,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有轮胎, 所述承载梯厢的外側还设置有外周边带有齿轮的转轮,上述外周边带有齿轮的转轮与上述锯 齿状的轨道相吻合并可在上述轨道内滚动,上述轮胎可在所述墙面上滚动并带动承载梯厢在
墙面上移动;所述轨道在接近地面位置变化为条形轨道,在上述条形轨道的周围的墙面上设 置有钢铁板。条形轨道的高度大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通过上述条形 轨道进入所述轨道的凹形槽内,在上述条形轨道的周围的墙面上设置有钢铁板,钢铁板可与 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设置的磁块磁性吸引连接,这样方便了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与墙面的连 接,并增强了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的轮胎与墙面的摩擦力便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通过动力 系统带动行驶进入所述凹形轨道。
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的一面设置有粘扣带的钩面,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有粘扣 带的毛面;
所述承载梯廂的两侧设置有转轮,最好在两側各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转轮与设置在承载 梯厢的两侧的凹形或工字形的轨道的凹槽内垂直于墙面的钢板面可转动接触连接,上述承载 梯厢的两侧设置有转轮与设置在承载梯厢的两側的凹形或工字形的轨道的凹槽内垂直于墙面 的钢板面的可转动接触保证了承载梯厢的移动轨迹,并保证了承载梯厢不会向两侧翻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轨道在接近地面位置变化为条
形轨道或截面是L形的轨道,在上述条形轨道或截面是L形的轨道的周围的墙面上设置有钢
铁板,条形轨道的高度大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通过上述条形轨道或
截面是L形的轨道进入所述轨道的凹形槽内,在上述条形轨道或截面是L形的轨道的周围的 墙面上设置有钢铁板,钢铁板可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设置的磁块磁性吸引连接,这样方便 了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与墙面的连接,并增强了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的转轮与墙面的摩擦力 便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3iil动力系统带动行驶进入所述凹形轨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承载梯厢上设置刹车止停系统, 上逑刹车止停系统的刹车片或刹车盘或刹车钳与所述凹形或工字形的轨道连接,刹车片或刹 车盘或刹车钳可夹住或压住凹形或工字形的轨道的钢板面达到刹车的作用,同时上述凹形轨 道上的平行于墙面的钢板面还起了防止承载梯厢脱离墙面的防倾倒的作用,所述承载梯厢上 还可设置有钢铁件伸进所述凹形或工字形的轨道的凹槽内,上述钢铁件是钢板或钢轴,钢铁 件起了防止承载梯厢脱离墙面的防倾倒的作用,当然所述承载梯厢上还可设置刹车止停系统 与所述转轮系统的转轮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承载梯厢靠近地面的底部设置
有滚轮,上述滚轮便于所述承载梯厢在地面的移动,这样平时不用时所述承载梯厢可置放在 存放场所,需要时移动到所述轨道前提供使用,这样平时不影响建筑的外观,需要时或发生 火灾时可移动到所述轨道前提供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刹车止停系统包括在承载梯厢 设置的可与固定设置在墙面上的锯齿状的轨道或凸出墙面的凸件连接的挂钩或顶杆,上述挂 钩可以是钢挂钩,顶杆可以是钢櫸或钢板,上述挂钩或顶杆可通过弹簧或液压或电机带动挂 在或顶在墙面上的锯齿状的轨道或凸出墙面的凸件上,起到止停保险作用,所述楼房升降装置还可设置有转向系统,所述楼房升降装置设置有转向系统后,其它的动力系统、承载梯厢、 转轮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结合汽车的设计可设计出既可在路面行驶又可在墙面行驶的机动车。
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可安全地靠在楼房墙体上行走、升降, 特别是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设置在楼房的外墙上后可形成独特的消防电梯,其优点是可 避免上述现有消防电梯的各种问题如火灾时防水、断电、进烟等问题,还可解决举臂登高消 防车的高度限制的问题,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行走没有高度限制,这样当火灾发生时, 消防人员可登上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并带上灭火设备往返穿梭于高楼的各楼层和地面之 间进行灭火救生,如果是火灾发生的初期,消防人员可由此登高,迅速到达火源楼层,把火 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或者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万一火势已经蔓延,这种装置也可以灭火 和救援双管齐下,由导轨、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以及各个楼层的疏散通道或窗口,构成 一个与地面沟通的临时应急通道, 一方面运送消防人员和器材进入楼内灭火补救,另一方面 快速疏散楼内被困人员及时脱险。它弥补了现有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高度不够、体积庞大、救 援能力的不足,弥补了现有缓降器等逃生手段不安全且无法实现灭火与救援并举的不足,保 证了高楼火灾应急升降运送人员和器材的需要,消除了目前高层建筑潜在的消防隐患。还有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可非常方便地与墙面上的轨道连接和分离, 这样我们可按一定量的楼房配置一部,平时存放起来,不影响建筑的外观,使用时移动并安
装到火灾楼房的外墙上提供使用。如果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的转轮系统以及其它有关系 统结合汽车的设计并增加转向系统,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还可在地面上象机动车一样自
由行驶,这样就可设计出既可在路面行驶又可在墙面行驶的机动车。特别是所述磁力吸引连 接装置如采用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的吸引力和轨道的约束力结合的双 保险方式可确保了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与墙面连接的可靠安全并保证了承载梯厢通过轮 胎在墙面上行走所需的摩擦力,还有成熟的现有的汽车动力系统、刹车系统、逆向油压器、驻 车制动系统都确保了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在墙面上的行驶、刹车、定位,如转轮系统的转 轮的外圈设计为齿轮状与所述轨道内的齿轮轨道咬合,那么在上述刹车系统的控制下,所述 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在墙面上的刹车、定位更加得到了保障,因此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 是一种安全性极高的救生逃生装置。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不仅安全可 靠而且与墙面的连接或分离极为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承载梯厢停留在轨道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在地面与轨道连接时的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设置在墙面上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 包括动力系统、承载梯厢l、转轮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所述动力系统、 刹车止停系统设置于承载梯厢1上的设备箱81内,上述承载梯厢1可通过侧边的转轮3、转 轮8、另一个侧边也对应有两个转轮(图l上未表达出来)在设置在楼房的墙体80上且位于 承载梯厢1两侧的轨道9和另一个平行的轨道(图1未表达出来)内转动达到移动行走或停 止的目的,上述磁力吸引连接装置为永磁吸吊器6,永磁吸吊器6与设置在墙面80上的平行于轨道9的条形钢板(图1未表示出来)磁性吸引从而保证承载梯厢1可依靠在楼房的墙体 80上,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的承载梯厢1上设置有永磁吸吊器6可以和设置在墙面上的 平行于轨道9的条形钢板磁性吸引,上述永磁吸吊器6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1靠墙的一面, 上述平行于轨道9的条形钢板设置在或预埋在所述的墙体80上,上述永磁吸吊器6与平行于 轨道9的条形钢板相互吸引,永磁吸吊器6和平行于轨道9的条形钢板或铁件的面积大小及 相处的距离、位置决定了永磁吸吊器6和平行于轨道9的条形钢板或铁件的吸引力大小,有 两种情况第一种当吸引力足够大时就可保证所述承载梯厢1载入人或物时不会脱离墙面而 倾倒,这时永磁吸吊器6可设计设置在距离条形钢板或铁件外表面一定距离的承载梯厢1上 并依靠磁性吸引力保证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1上的转轮3、转轮8吸靠在上述轨道9的凹槽 内的两个平行面靠墙的的一面设置有锯齿状的轨道82上,或者上述永磁吸吊器6直接设置吸 附在上述条形钢板或铁件的外表面> 当然最好的方案是永磁吸吊器6设计成设置在距离在铁 件外表面一定距离的承载梯厢1上并依靠磁性吸引力保证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上的转轮3、 转轮8吸靠在上述轨道9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靠墙的的一面5设置有锯齿状的轨道82上, 这时上述条形钢板或铁件可预埋在墙体内并还可在外表施工装修层,这样在所述动力系统的 带动下,所述承载梯厢1就可在设置有条形钢板或铁件范围内的墙体80上移动行走,为了安 全保险,我们可把转轮系统的转轮3、转轮8设置在墙体80上预埋的轨道9的凹槽内,所述 轨道9剖面为凹形,上述轨道9垂直或不垂直沿着墙面或行走路线铺设,凹形轨道9的两个 平行面平行于行走路面,上述转轮3、转轮8可在上述轨道9的凹槽内滚动行走,上述轨道9 设置在或预埋在所述的墙体80上,所述轨道9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靠墙的的一面5设置有 锯齿状的轨道82,所述转轮3、转轮8的外周边设置有齿轮2、齿轮7,上述齿轮2、齿轮7 与上述锯齿状的轨道82相咬合或吻合。图1仅展示承载相1 —侧的转轮3、转轮8与凹形轨 道9的连接示意图,在上述承载厢体1的另一側同样对应设置有两个转轮和一根凹形轨道, 具体连接方式类同上述结构。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承载梯厢10停留在轨道U上的示意图,轨道ll限制了承载 梯厢iO运动轨迹,轨道11和对面平行设置的轨道使承载梯厢IO不会向墙外倾倒也不会朝两 侧翻到。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 包括动力系统、承载梯厢22、转轮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所述动力系统、 转轮系统、刹车止停系统设置于承载梯厢22上的设备箱内,上述承载梯厢22可通过側边的 转轮16、转轮20、另一个侧边也对应有两个转轮(图1上未表达出来)吸靠在楼房的墙体 18上,位于承载梯廂22两侧设置有凹槽钢轨23和另一个平行的凹槽钢轨(图1未表达出来), 上述磁力吸引连接装置为永磁吸吊器15、永磁吸吊器19,永磁吸吊器15、永磁吸吊器19与 设置在墙面18上的平行于凹槽钢轨23的条形钢板17磁性吸引从而保证承载厢22可依靠在 楼房的墙体18上,上述永磁吸吊器15、永磁吸吊器19设宣在所述承载梯厢22靠墙的一面, 上述平行于凹槽钢轨23的条形钢板17设置在或预埋在所述的墙体18上。楼房的墙体18上 设置有条形钢板17和平行于条形钢板17的凹槽钢轨23,承载梯厢22上设置有轮胎16、轮 胎20、轮胎21,承载梯厢22上设置有永磁吸吊器15、永磁吸吊器19,承载梯厢22在上述 永磁吸吊器15、永磁吸吊器19与条形钢板17的磁性吸引力作用下通过轮胎16、轮胎20压 靠在墙面18或条形钢板17上,轮胎16、轮胎20压靠在墙面18或条形钢板17上可产生足 够的摩擦力保证所述承载梯厢22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下可通过轮胎16、轮胎20的转动作上下 升降或移动并可在刹车止停系绵作用下停止在墙体18上,所述承载梯厢22上设置刹车装置, 上述刹车装置的刹车盘12与设置在承载梯厢22侧边的上述凹槽钢轨23连接,刹车盘12可 夹住或压住凹形轨道的钢板面13达到刹车的作用,細时上述凹槽钢轨的平行于墙面的钢板面 13还起了防止承载梯厢22脱离墙体18的防倾倒的作用,当在钢板面13上设计有凸起轨道 时,结合刹车盘12的凹槽设计,就可让上述钢板面13上的凸起轨道嵌入刹车盘12的凹槽内, 这样就可防止承载梯厢22朝两侧翻到,当然本实施例我们在承载梯厢22的两侧分别设计有凹槽钢轨23,承载梯厢22的两侧分别有刹车盘12与凹槽钢轨23连接,承载梯厢22的两侧 分别有轮胎16、轮胎20 (图3仅表示一侧的轮胎16、轮胎20和凹槽钢轨23,另一侧的轮胎 和凹槽钢轨未图示,其结构类同图3所示)与两侧的凹槽钢轨23连接,这样实现防止承载梯 厢22朝两侧翻倒同时也可防止承载梯厢22脱离墙而倾倒,所述承载梯厢22上还设置刹车 止停系统与所述转轮系统的转轮20、转轮21连接,承载梯厢22在地面上时是靠转轮20、转 轮21来运动的。图3仅展示承载相体22—侧的转轮16、转轮20与凹槽钢轨23的连接示意 图,在上述承载相体22的另一侧同样对应设置有两个转轮和一根凹槽钢轨。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的结构与上述图3的结构基 本相同,相同之处参考图3的说明,这里仅对不同之处作说明,如图4所示,楼房的墙体上 设置带有锯齿状轨道的条形钢板25和平行于条形钢板25的两根凹槽钢轨,承载梯厢上设置 有外周带有齿轮的转轮26,外周带有齿轮的转轮26可移动与条形钢板25的锯齿状轨道相互 咬合连接起到止停保险的作用,上述承载厢梯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条凹槽钢轨以防止承载梯 厢朝两侧翻到同时也可防止承载梯厢脱离墙而倾倒。图4仅展示承载梯厢一侧的两个轮胎与 凹槽钢轨的连接示意图,在上述承载梯厢的另一侧同样对应设髯有两个轮胎和一根凹形轨道。
图5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的结构与上述图3的结构基本相同,相同 之处参考图3的说明,这里仅对不同之处作说明,如图5所示,楼房的墙体上设置带有锯齿 状的突起件36的条形钢板27和平行于条形钢板27的凹槽钢轨,承载梯箱上设置挂钩28, 上述挂钩28通过弹簧或液压或电机带动可挂在条形钢板27上设置的锯齿状的突起件36上, 起止停保险作用,上述承载厢梯厢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条凹槽钢轨以防止承载梯厢朝两侧翻到 同时也可防止承载梯厢脱离墙而倾倒。图5仅展示承载相体一侧的两个转轮与轨道的示意图, 在上述承载相体的另一侧同样对应设置有两个转轮和一根凹形轨道。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在地面与轨道连接时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凹形 轨道29在接近地面位置变化为条形轨道33,在上述条形轨道33和另一根平行条形轨道(图 6未图示出)之间的墙面上设置有条形钢铁板,设置在墙面上的平行于轨道29的条形钢板与 永磁吸吊器32磁性吸引从而保证承载梯厢30可压靠在楼房的墙体上,条形轨道33的高度大 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的承载相体30的高度,所述的承载厢体30的转轮31、转轮35通过 上述条形轨道33进入所述轨道29的凹形槽内,在上述条形轨道33的侧边的墙面上平行设置 有钢铁板(图6未图示出),钢铁板可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设置的永磁吸吊器32可容易产 生磁性吸引力或卸除磁性吸引力,这样方便了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与墙面的连接,并增强了 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的转轮31、转轮35与轨道29内锯齿形轨道的咬合传力便于所述的楼房 升降装置通过动力系统带动行驶进入所述凹形轨道29内,图6仅展示承载相体30 —侧的转 轮31、转轮35与轨道29的连接示意图,在上述承载相体30的另一侧同样对应设置有两个 转轮和一根凹形轨道。采用上述结构后,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可非常方便地与墙 面上的轨道连接和分离,这样我们可按一定量的楼房配置一部,平时存放起来,不影响建筑 的外观,使用时移动并安装到火灾楼房的外墙上提供使用。如果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的 转轮系统以及其它有关系统结合汽车的设计并增加转向系统,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还可 在地面上象机动车一样自由行驶,这样就可设计出既可在路面行驶又可在墙面行驶的机动车。 特别是所述磁力吸引连接装置如采用永磁吸吊器的吸引力和轨道的约束力结合的双保险方式 可确保了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与墙面逹接的可靠安全,还有成熟的现有的汽车动力系统、 刹车系统、逆向油压器、驻车制动系统都确保了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在墙面上的行驶、 刹车、定位,如转轮系统的转轮的外圈设计为齿轮状与所述轨道内的齿轮轨道咬合,那么在 上述刹车系统的控制下,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在墙面上的刹车、定位更加得到了保障, 因此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是一种安全性极高的救生逃生装置。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永磁吸吊器可容易产生磁力或卸除磁力,这样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 置不仅安全可靠而且与墙面的连接或分离极为简单。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设置在墙面上的正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包括动力系统、承载梯厢65、转轮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 所述动力系统、转轮系统、刹车止停系统设置于承载梯厢65上,上述承载梯厢65側面设置 有的转轮57、转轮6K转轮56、转轮60,在楼房的墙体59上且位于承载梯厢65的两側设 置有垂直的轨道52和轨道51,上述磁力吸引连接装置为永磁吸吊器58,永磁吸吊器58与设 置在墙面59上的平行于轨道52的条形钢板50磁性吸引从而保证承载梯厢65可压靠在楼房 的墙体59上,所述的一种楼房升降装置的承载梯厢65上设置有永磁吸吊器58可以和设置在 墙面59上的条形钢板50磁性吸引,上述永磁吸吊器58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65靠墙的一面, 上述平行于轨道52的条形钢板50设置在或预埋在所述的墙体59上,上述永磁吸吊器58与 条形钢板50相互吸引,永磁吸吊器58和条形钢板50的面积大小及相处的距离、位置决定了 永磁吸吊器58和条形钢板50的吸引力大小,最好的方案是永磁吸吊器58设置在距离条形钢 板50外表面一定距离的承载梯厢65上并依靠磁性吸引力保证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65上的转 轮57、转轮61、转轮56、转轮60吸靠在上述轨道52或轨道50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靠墙 的一面设置有锯齿状的条形轨道55和条形轨道53上,这时上述条形钢板50可预埋在墙体内 并还可在外表施工装修层,这样在所述动力系统的带动下,所述承载梯厢65就可在设置有条 形钢板50的范围内的墙体59上移动行走,为了安全保险,我们可把转轮57、转轮6K转轮 56、转轮60设置在轨道52和轨道51的凹槽内,所述轨道52和轨道M剖面为凹形,上述轨 道52和轨道51垂直或不垂直沿着墙面或行走路线铺设,轨道52和轨道51的两个平行面平 行于行走路面,转轮57、转轮6K转轮56、转轮60可在上述轨道52或轨道51的凹槽内滚 动行走,上述轨道52和轨道51设置在或预埋在所述的墙体59上,所述轨道52和轨道51的 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靠墙的的一面分别设置有锯齿状的条形轨道55、锯齿状的条形轨道53, 所述转轮57、转轮61的外周边设置有齿轮与上述锯齿状的条形轨道55咬合靠接,转轮56、 转轮60的外周边设置有齿轮与上述锯齿状的条形轨道53相咬合靠接。所述轨道52和轨道 51分别在接近地面67的位置变化为条形轨道55和条形轨道53,条形轨道55和条形轨道53 的高度大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的承载梯厢65的高度,所述的承载梯厢65的转轮57、转轮 61、转轮56、转轮60吸靠在上述轨道52和轨道50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靠墙的一面设置 有锯齿状的条形轨道55和锯齿状的条形轨道53上,并可通过上述条形轨道55和条形轨道 53进入所述轨道52和轨道51的凹形槽内,条形钢板50可与所述永磁吸吊器58磁性吸引靠 接,这样方便了所述的承载梯厢65与垴面59的连接,并增强了所述承载梯厢65的转轮与轨 道的摩擦力或传力便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的承载梯厢65通过动力系统带动行驶进入上述 轨道52和轨道51内。当卸除永磁吸吊器58的磁力后,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承载梯厢65移 动到其它位置,承载梯厢65可通过滚轮63、滚轮62及承载梯厢65底部对应设置的另外两 个滚轮的滚动而移动。
毫无疑问,本申请的电动器还有多种变换及改型,总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及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房升降装置包括承载梯厢、转轮系统、动力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承载梯厢连接有转轮系统、动力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上述承载梯厢可在楼房的墙体上移动或停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吸引连接装置包括有磁块或永 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吸引连接装置包括有磁块或永 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和条形钢铁件,上述磁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 吸吊器设置在所述承载梯厢上,所述转轮系统包括带有轮胎的转轮,所述承载梯厢在上述磁 块或永磁吸吊器或永磁吸盘或电磁吸吊器的磁性吸引力作用下通过轮胎压在楼房的墙面上, 所述承载梯厢可通过轮胎的转动作上下升降或移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可采用汽油发动机系统或柴油发动机系统或电动发电机系统; 所述转轮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的转轮,可采用圆盘状或圆柱状;所述刹车止停系统采用现有汽车的刹车系统包括有行车制动系统,上述行车制动系统可采用 气压刹车系统或液压刹车系统或气顶油的刹车系统或采用气体推动液压缸的刹车系统,所述 刹车止停系统还可包括逆向油压器、驻车制动系统。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包括有凹形或工字形的轨道a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系统的转轮设置在凹形或工字 形的轨道的凹槽内,所述轨道和转轮的连接可采用卞列方式之一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靠近墙面的一面设置有锯齿状的轨道,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 置有齿轮,上述齿轮与上述镙齿状的轨道相咬合;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有轮胎,所述转轮可在上述凹槽内滚动;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的一面设置有锯齿状的轨道,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有轮胎, 所述承载梯厢的外側还设置有外周边带有齿轮的转轮,上述外周边带有齿轮的转轮与上述锯 齿状的轨道相吻合并可在上述轨道内滚动,上述轮胎可在所述墙面上滚动并带动承载梯厢在 墙面上移动所述轨道的凹槽内的两个平行面的一面设置有粘扣带的钩面,所述转轮的外周边设置有粘扣 带的毛面;所述承载梯厢的两侧设置有转轮与设置在承载梯厢的两側的凹形或工字形的轨道的凹槽内垂 直于墙面的钢板面可转动接触。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在接近地面位置变化为条形轨 道或截面是L形的轨道,在上述条形轨道或截面是L形的轨道的倒面的墙面上设置有钢铁板。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梯厢上设置有刹车止停系统,上述刹车止停系统的刹车片或刹车盘或刹车钳与所述凹形或工字形的轨道连接。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梯厢靠近地面的底部设置 有滚轮。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f所述刹车止停系统包括在承载梯厢设置的可与设置在墙面上的锯齿状的轨道或凸出墙面的凸件连接的挂钩或顶杆。
全文摘要
一种楼房升降装置,所述楼房升降装置包括承载梯厢、转轮系统、动力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承载梯厢连接有转轮系统、动力系统、刹车止停系统、磁力吸引连接装置,上述承载梯厢可在楼房的墙体上移动或停止。
文档编号A62B1/02GK101584912SQ200810071108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3日
发明者吴旭榕 申请人:吴旭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