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缓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42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逃生缓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自高处缓降逃生的管 状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在许多高楼建筑物中,为了在火灾或地震发生时,可快速疏散大 楼内的人,通常都会架设所谓缓降管1,可方便逃生者沿缓降管1逐节往下滑移逃脱。这类 缓降管1包括一条上下延伸的管体11、多个沿该管体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而可将该管体 11局部径向往外顶扩的顶撑环12,及多个套设固定在管体11外而可使该管体11局部径 向束缩的漏斗状紧束套13。该缓降管1使用时,逃生者可直接往下跳入该管体11中,借由 紧束套13造成的管体11束缩的结构外形,阻挡并减缓逃生者下降速度,使逃生者可逐节缓 降。但是一般紧束套13结构都是呈正漏斗状,也就是,紧束套13的上开口与下开口是 呈同轴状,所以当该紧束套13套设安装在该管体11时,上开口与下开口都与该管体11同 轴心,所以跳入该管体11并通过其中一条紧束套13的逃生者身体,会直接继续往下穿过同 轴的下方另一条紧束套13,一旦逃生者身材较为瘦小时,例如小孩或娇小女性,紧束套13 的束缩挡阻功效便会明显降低,易致使逃生者下降速度过快,失去缓降功效,而危及逃生者 生命安全。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逃生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 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逃生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 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 一种新型结构的管状逃生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逃生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 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逃生缓降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 结构的逃生缓降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逃生缓降装置,从 而更加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逃生缓降装置,包含一个上下延伸而能够供人体沿其长度往下通过的中 空的挠性管体,还包含多个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套设固定在该挠性管体外的偏心漏 斗状的弹性紧束套,紧束套分别具有一个口径小于该挠性管体内径而致使该挠性管体局部 径向束缩的上开口,及一个口径小于该上开口口径的下开口,且该上开口与该下开口是呈 偏心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0008]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的下开口位置是偏心地位于该上开口正 下方范围内。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分别界定出一条连接在其上开口轴心与 下开口轴心间的倾斜状的偏斜轴线,且上下相邻的两个紧束套的偏斜轴线的倾斜方向不 同。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包括一条束套本体,该束套本体具有一 条界定出该上开口与下开口的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的束套部,及多个突设于该束套部内、外 其中一条周面近顶缘处的强化块部,该逃生缓降装置还包含多条分别径向穿设于强化块 部,且穿设绑固在该挠性管体的绑绳。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本体还具有一条突设于该紧束套部内、 外,其中一条周面顶缘的环状的上强化肋部,及一条突设于该紧束套部内、外,其中一条周 面底缘的环状的下强化肋部。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分别还包括多个分别贯穿铆固在强化块 部,并分别供绑绳贯穿的环状的金属环扣。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还包含多个分别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分 布地固定在该挠性管体中的顶撑环,顶撑环口径大于紧束套的上开口 口径,且顶撑环是分 别将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往外展开地间隔安装在紧束套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 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 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可供人体穿过逃生,并包含一条上下延伸而可供所述 人体沿其长度往下通过的中空的挠性管体,及多个呈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的紧束套。紧束套 是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套设固定于该挠性管体外,而分别驱使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 束缩,紧束套分别具有一条口径小于该挠性管体内径的上开口,及一条口径小于该上开口 口径的下开口,且该上开口与该下开口是呈偏心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逃生缓降装置的紧束套的偏斜结 构设计,可驱使挠性管体产生偏斜,而有效减缓逃生者下降速度,确实达到缓降的目的,就 算是小孩或娇小女性等逃生者,也都适用,可大幅提高逃生缓降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 新型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 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一般逃生缓降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的实施例的一条紧束套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的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逃生缓降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 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的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栋建 筑物高处,而可方便逃生者自高处直接往下缓降逃生。该逃生缓降装置包含一个上下延伸的中空挠性管体3、多个沿该挠性管体3长度 方向间隔分布地分别安装固定在该挠性管体3中的环状顶撑环4、多个间隔套置于该挠性 管体3外周面且分别介于两相邻顶撑环4间的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紧束套5,及多条分别用以 将紧束套5绑固于挠性管体3的绑绳6。该挠性管体3可供逃生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穿过,并可沿其长度方向缩合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该挠性管体3是由防火材质的挠性布料制成,但是实施时,该挠性管体3的 材质不以此为限。顶撑环4是被贯穿挠性管体3的绑绳6绑固在该挠性管体3内周面,而呈上下贯 通状,可分别将其装设处的挠性管体3区段径向往外顶撑张开,而构成一个方便供逃生者 快速通过的逃生空间。由于该挠性管体3与顶撑环4都为一般构件,且非本实用新型创作 重点,因此不再详述。请参阅图3-图5所示,紧束套5是分别套固在挠性管体3外周面,且呈口径往下 逐渐窄缩的偏心漏斗状,而会驱使其所设置处的挠性管体3部位径向束缩。每一个紧束套5包括一个束套本体51,及多个铆合固定在该束套本体51上的金属 环扣52。该束套本体51具有一个口径由上往下逐渐窄缩的偏心漏斗状的束套部511、多个 沿该束套部511周围分布地突设于该束套部511外周面近顶缘处的强化块部514、一个突设 于该束套部511外周面顶缘的环状的上强化肋部515,及一个突设于该束套部511外周面底 缘的环状的下强化肋部516。该束套部511具有一个上开口 512,及一个口径小于该上开口 512 口径的下开口 513,且该下开口 513是偏心地位于该上开口 512的正下方范围内,并定 义出一条连接在该上开口 512轴心与下开口 513轴心间的倾斜状偏斜轴线510。金属环扣 52是分别贯穿铆固在该束套本体51设置强化块部514的部位,而可供所述绑绳6贯穿。本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组装时,顶撑环4是固定在该挠性管体3内周面,而用以 将该挠性管体3径向往外顶撑开。紧束套5安装时,是将束套部511套置于该挠性管体3 外,而间隔位于顶撑环4间,并将绑绳6分别径向贯穿金属环扣52,而分别穿设绑固在该挠 性管体3上,进而将该束套本体51顶缘部位固定在挠性管体3。且紧束套5固定时,上、下 两个紧束套5的上开口 512与下开口 513间的偏心方向不同,也就是紧束套5的偏斜轴线 510的倾斜角度不同,连动使被套置的挠性管体3区段分别产生不同方向的偏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紧束套5是以偏斜轴线510由上往下交替左下倾斜、右下倾斜的方 式设置,所以该挠性管体3介于上、下两个紧束套5间的区段,会以顶撑环4区隔成上、下两 半区段,若上半区段呈右下偏斜状,下半区段便呈左下偏斜状,依此交替偏斜。当逃生者利用本实用新型逃生缓降装置逃生时,由于紧束套5的偏斜轴线510是 呈交替右下倾斜与左下倾斜状,所以进入该挠性管体3中的逃生者身体往下通过第一个紧束套5套设的挠性管体3区段时,身体会被该偏斜的挠性管体3区段导引,而沿该偏斜轴线 510方向倾斜下移通过下开口 513,先以右下倾斜为例,而进入下方顶撑环4所撑开的空间 中。接着,会先碰撞到该挠性管体3被第二个紧束套5套设而偏斜的另一个区段,接着会被 该偏斜的挠性管体3区段导引转向,而以左下倾斜的方向往下通过第二个紧束套5。借此设计,逃生者每次通过一个紧束套5时,必定先会碰撞到下方呈偏斜状的挠 性管体3区段,然后再转向改以另一个倾斜方向下移通过另一个紧束套5,依此类推,进入 挠性管体3中的逃生者会在下降过程中,交替地被该挠性管体3的不同倾斜方向的区段挡 阻,而减缓其下降速度,所以就算是小孩或娇小女性,也同样能对其产生缓降作用,可明显 改善一般缓降管的设计缺点。另外,通过在强化块部514设置金属环扣52的设计,可提高紧束套5被绑绳6穿 设的部位的结构强度,可有效避免紧束套5被绑绳6拉扯而裂开的情况。而位于束套部511 顶缘与底缘的上强化肋部515与下强化肋部516的设计,同样可提高紧束套5整体结构强 度,有效避免该紧束套5在逃生者通过时,被往外弹性顶撑而撕裂的情况,所以可借由强化 块部514、上强化肋部515与下强化肋部516,及金属环扣52的设计,提高紧束套5的耐用 性,相对提高逃生缓降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紧束套5的设置,是采用偏斜轴线510交替左下倾斜、右下倾斜的 模式,但是实施时,也可将紧束套5设置成偏斜轴线510绕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逐渐偏 斜方式,使逃生者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缓降,但是实施时,紧束套5的设置方式 不以此为限。综上所述,通过紧束套5的偏斜结构设计,可使制成的逃生缓降装置供逃生者逃 生使用时,能够借由紧束套5所造成的挠性管体3偏斜状态,有效减缓逃生者下降速度,确 实达到缓降的目的,就算是小孩或娇小女性等逃生者也都适用。再加上紧束套5的强化块 部514、上强化肋部515与下强化肋部516与金属环扣52的结构设计,可大幅提高逃生缓降 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相当方便实用。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 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一个上下延伸而能够供人体沿其长度往下通过的中空的挠性管体,还包含 多个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套设固定在该挠性管体外的偏心漏斗状弹性的紧束套,紧 束套分别具有一个口径小于该挠性管体内径而致使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束缩的上开口,及 一个口径小于该上开口 口径的下开口,且该上开口与该下开口是呈偏心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紧束套的下开口位置是偏心地 位于该上开口正下方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紧束套分别界定出一条连 接在其上开口轴心与下开口轴心间的倾斜状的偏斜轴线,且上下相邻的两个紧束套的偏斜 轴线的倾斜方向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紧束套包括一条束套本体,该 束套本体具有一条界定出该上开口与下开口的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的束套部,及多个突设于 该束套部内、外其中一条周面近顶缘处的强化块部,该逃生缓降装置还包含多条分别径向 穿设于强化块部,且穿设绑固在该挠性管体的绑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紧束套本体还具有一条突设于 该紧束套部内、外,其中一条周面顶缘的环状的上强化肋部,及一条突设于该紧束套部内、 外,其中一条周面底缘的环状的下强化肋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紧束套分别还包括多个分别贯 穿铆固于强化块部,并分别供绑绳贯穿的环状的金属环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含多个分别沿该挠性 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地固定在该挠性管体中的顶撑环,顶撑环口径大于紧束套的上开口 口径,且顶撑环是分别将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往外展开地间隔安装于紧束套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逃生缓降装置,可供人体穿过逃生,并包含一个上下延伸的中空挠性管体,及多个呈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紧束套。紧束套是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套设固定在该挠性管体外,而分别驱使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束缩,紧束套分别具有一个口径小于该挠性管体内径的上开口,及一个口径小于该上开口口径的下开口,且该上开口与该下开口是呈偏心状。通过紧束套的偏斜结构设计,可驱使挠性管体产生偏斜,而有效减缓逃生者下降速度,确实达到缓降的目的,就算逃生者是小孩或娇小女性也都适用,可大幅提高逃生缓降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A62B1/20GK201840797SQ20102055730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1日
发明者刘青山 申请人:安得生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