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房缓降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55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房缓降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楼房缓降逃生装置,主要用于中低层楼房中居民为了躲避火灾等突发状况而籍此跳楼缓降逃生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的楼房中一旦发生火灾,楼房中居民必须尽快通过各种途径逃生。目前也有一些楼房逃生设备,但这些设备要么使用较为复杂,要么需要电机驱动,不太实用,也难于推广。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快捷简便且无需电机驱动的楼房缓降装置,使楼房中的人们能籍此自救并缓降到地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提供一种能使用快捷简便、无需电机驱动、安全可靠的楼房缓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楼房缓降逃生装置,由绳索、连接扣、握力器部分等组成。所述绳索有两条,一条长绳索用于缓降逃生,长绳索穿过握力器部分的前端,握力器部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固定在长绳索上,一条短绳索用于捆绑逃生者,所述连接扣用于将两条绳索连接起来,并置于握力器部分之上。

握力器部分包括握力器本体,活动握手,活动钢轴,固定钢轴,弹簧、压板,固定板和螺栓等组成。活动握手前端有通孔,活动钢轴置于其中,并藉此将活动握手安装在握力器本体内部。固定钢轴固定在握力器本体上,弹簧将活动钢轴和固定钢轴连接起来。压板前端为凹凸不平表面,压板后端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动握手上,从而能随着活动握手的前后移动而运动。握力器本体前部留有凹槽,能容纳绳索,握力器本体侧边有固定板和螺栓,用于将绳索固定在握力器部分内部。

进一步的,握力器本体侧边的固定板一侧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但可进行有限的上下移动,另一侧上有手拧式螺栓,半固定在固定板上,当需要使用时,可快速方便地将手拧式螺栓固定在握力器本体上的螺纹孔中。

进一步的,活动握手上有波纹状结构,可增大使用者手指的握力。

进一步的,连接扣为两个连接在一起的中间有通孔的圆柱体,其中一个孔用于穿过长绳索,另一个孔侧边留有略大于绳索直径的缺口,用于从此处将短绳索纳入连接扣中。

进一步的,短绳索一端由螺栓固定在销钉中空的内部。销钉直径与连接扣内孔直径一致,且大于绳索直径,保证销钉插入连接扣内孔后不易松脱。

进一步的,短绳索另一端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环形扣,使用时需将销钉及其连接的绳索穿过环形扣。在短绳索上固定有数个保护扣,略小于短绳索上的环形扣,环形扣和保护扣相配合使用,并可根据逃生者的腰围来进行调节捆绑的松紧程度,系上后不易松脱。

本发明的有益作用在于:操作方便快速,结构简单,性能安全,且不需要借助电力,能让逃生者以更快的速度组装好并缓降逃生。

本发明可让逃生者在一分钟以内快速组装好并实施缓降逃生,但因需要手指大力握住活动握手来控制下降速度,因此不适合小孩、体力衰弱者等人群。

本发明中如果长绳索过长,则操作难度加大,因此本发明适用于住在3~10楼的人群逃生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握力器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短绳索和连接扣配合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握力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连接扣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压板的主视图;

其中:1、长绳索;2、连接扣;3、握力器本体;4、活动握手;5、销钉;6、短绳索;7、螺栓;8、活动钢轴;9、固定钢轴;10、弹簧;11、手拧螺栓;12、固定板;13、压板;14、保护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楼房缓降逃生装置,由绳索、连接扣、握力器部分等组成。所述绳索有两条,一条长绳索1用于缓降逃生,长绳索1穿过握力器部分的前端,一条短绳索6用于捆绑逃生者,所述连接扣2用于将长绳索1和短绳索6连接起来,并置于握力器部分之上。

握力器部分包括握力器本体3、活动握手4、活动钢轴8、固定钢轴9、弹簧10、固定板12、压板13和手拧螺栓11等组成。活动握手4前端有通孔,活动钢轴8置于其中,并藉此将活动握手4安装在握力器本体3内部两侧的凹槽内。固定钢轴9固定在握力器本体3上,4个弹簧10将活动钢轴8和固定钢轴9连接起来。压板13前端为凹凸不平的表面,能增大对长绳索1的压力。压板13设计成两侧有对称的臂,如图6所示,从而能绕过固定钢轴9。臂的后端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动握手4上,从而能保证压板13随着活动握手4的前后移动而运动。握力器本体3前部留有凹槽,能容纳长绳索1。握力器本体3侧边有固定板12和手拧螺栓11,用于将长绳索1固定在握力器部分内部。握力器本体3侧边的固定板12上面有两个通孔,一个通过螺栓7进行固定,但可进行有限的上下移动,另一孔上有手拧螺栓11,半固定在固定板12上,当需要使用时,可快速方便地将手拧螺栓12固定在握力器本体3上的螺纹孔中。固定板12和螺栓7、手拧螺栓11有两套,在握力器本体3两侧对称分布,从而保证能更安全地将长绳索1固定在握力器本体3前端内部。在弹簧10弹力的作用下,压板13通过前端的凹凸表面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将长绳索1紧紧压在握力器本体3前端凹槽内。

连接扣2为两个连接在一起的中空有通孔的圆柱体,如图5所示。其中一个孔用于穿过长绳索1,另一个孔侧边留有缺口,缺口直径略大于短绳索6直径,用于从此处将短绳索6纳入连接扣2中。

短绳索6一端由多个螺栓固定在销钉5中空的内部。销钉5直径与连接扣2内孔直径一致,且大于短绳索6直径,保证销钉5插入连接扣2内孔后不易松脱。

短绳索6另一端为一已经制作好的环形扣,使用时需将销钉5及其连接的短绳索6穿过环形扣。在短绳索6上固定有数个保护扣14,略小于短绳索6上的环形扣,从而能穿过环形扣,环形扣和保护扣14相配合使用,并可根据逃生者的腰围来进行调节短绳索6捆绑的松紧程度,系上后不易松脱。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到的螺栓采用标准零件。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本发明不用时,可收纳在一个小盒子中。

当遇到火灾危险且无其它逃生途径时,逃生者从盒子中取出本发明装置,将短绳索6带有销钉5的一头从自己后腰绕过身体,穿过另一头已制作好的环形扣,再根据逃生者自身的腰围,将环形扣纳入合适的保护扣14中,从而保证短绳索6能紧紧捆绑住逃生者的腰部。

将销钉5下部的绳索纳入连接扣2带有缺口的孔中,而后向下拉动短绳索6,使销钉5与连接扣2上的孔紧密配合,不易松脱。

取出长绳索1,一端穿过连接扣2上另一个通孔,并牢固地系在房间内某一固定重物如床脚上。

取出握力器部分,用手掌对准握力器本体3一端,手指插入活动握手4的握手部分,用力握手指,从而克服弹簧10的弹力,使得活动握手4在活动钢轴8引导下沿着握力器本体内侧凹槽进行直线运动,进一步带动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动握手4上的压板13产生向后运动,当压板13和握力器本体3前端的缝隙达到一定程度后,将长绳索1位于连接扣2下方的绳索部分纳入该缝隙中。松开手指,让压板13在弹簧10弹力作用下,将长绳索1紧紧压在握力器本体前端内侧。再将两个位于固定板12上的手拧螺栓11拧入握力器本体3上的螺纹孔中。并形成连接扣在上、握力器部分在下的状态,如图1所示。

逃生者将长绳索1末端丢出窗外使其自由下垂,一手握住长绳索1起辅助作用,一手握住握力器部分,当需要下降时,用手指大力握住活动握手,压板13与长绳索1之间的摩擦力下降,在逃生者自重的作用下,连接扣2向下滑动并带着握力器部分一起下滑。当逃生者感觉下降速度过快,可松开手指,让压板13压紧长绳索1,从而降低下降速度甚至停留在空中。

逃生者通过手指对活动握手4进行用力,可控制下降速度,直到下降到地面位置。

上述为单人逃生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如果有多人需要逃生,必须每人准备一套握力器部分、短绳索6和连接扣2,长绳索1可共用。

多人逃生时,需一次性将多个连接扣2穿在长绳索1上,而后每人将短绳索6捆绑住自身,再轮流将短绳索6一端的销钉5固定在各自的连接扣2上,随后取出自己的握力器部分,将长绳索1固定在握力器本体3前端内部,而后依次按上述使用方法进行缓降逃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